“物债二分”是生活的逻辑

时间:2022-10-23 04:38:12

“物债二分”是生活的逻辑

摘要:在大陆法系民法中,物权和债权是传统财产权的重要支柱,二者的关系是当下民法学者关注的重点。在现存的民法理论中,物权行为理论科学性阐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以物权和债权的区分为基础,以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区分为核心,以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为内容,正确地剖析了交易的法律本质。我国很多学者认为我国不存在物权行为理论,但是在《合同法》、《物权法》中又存在着物权行为理论的内容。因此,物权行为理论作为财产法理论构建的规律,其内在的科学性规定了民法必须接受。“物债二分”是生活的逻辑。

关键词:物权;债权;物权行为理论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3)02-0034-04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关于德国的物权行为理论继受与否的争论由来已久。物权行为理论是19世纪德国民法学界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是支撑整个德国民法典体系的核心理论,完整地为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所继受。中国法学界接触到物权行为理论源于日本法学的二手资料,加之中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实践中的典型交易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形式,因此,大多数学者对反映现代化交易中的物债二分加以否定。“物债二分”到底是逻辑的必然还是价值的权衡?物权和债权的区分是法学家的“创造”还是对生活的“发现”?这一问题正是物权行为理论所要解决的,笔者特在此文中予详细解释。

二、物权行为理论的逻辑推演

(一) 逻辑起点――支配权和请求权的区分

从法律生活的角度来看, 世界可以区分为作为主体的“我”与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两个部分。权利乃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媒介, 因此权利所指向之对象即为外部世界, 而权利客体乃是作为权利对象的外部世界之组成部分。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提出,可以被主体的意志支配的客体有三:外在于我的有体物;他人履行特定行为的自由意志;他人在与我的关系中所处的状态。此三者的分类即相当于其哲学上的“本体”、“因果”和“相互关系”[1]。翻译成法律语言就是权利的客体包括“物”、“给付”和“法律关系”[2]。由此构成了支配权、请求权和形成权的基本区别。支配权是权利人仅仅依据自己的意思就可以实现权利上的利益的权利类型。具有意思独断性和意思绝对性的特征。请求权是权利人必须要借助于相对人的意思才可以实现权利目的或权利上的利益的权利类型。具有意思相对性的特征,其实现有赖于相对人的履行[3]。在民法中,支配权的典型者就是物权,请求权的典型者就是债权。

物权和债权除了在客体上有区别之外,二者还有其他重要的区别:物权具有绝对性,债权具有相对性;物权具有排他性,债权具有相容性;物权具有优先性,债权具有平等性;物权受到取得时效的限制,债权受到消灭时效的限制;物权实行法定主义,债权实行意定主义。这一系列区别反映了物权和债权在性质上的绝对差异,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的区分理论打下了基础。

(二) 理论基石――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此即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区分。

在民法中,法律行为是民事权利发生变动的最主要的法律依据。而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根据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不同,法律行为(财产性的)分为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负担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向一个或多个相对人承担某种作为或不为某种作为义务的法律行为[4]435。处分行为是指直接将某种既存的权利予以变更、出让、设置负担或予以抛弃的行为[4]436。二者主要在法律效果上有所区别:负担行为只是为当事人自己设定法律上的义务,而处分行为直接发生权利的变动。

除此之外,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不同还表现在对当事人的要求不同、是否需要有外在形式不同。对于前者,由于债权具有相对性、负担性,因此不要求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对标的物具有处分权,原则上也不要求合同具有形式;但后者不同,物权行为要求处分人在处分标的物时一定要对标的物有处分权,而且物权具有绝对性,义务人为不特定的多数人,所以物权行为必须通过一定的公示方式表达出来,以保护财产的动态安全与静态安全。

(三) 逻辑结果――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

由于物权和债权是不同的权利,因此二者的变动方式亦不相同。因此,物权和债权相区分,这就是逻辑的必然结果。民法将之称为“区分原则”,即在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它们的成立和生效应依据不同的法律根据的原则[5]。德国民法典之所以能够区分为债权编和物权编,区分原则是其基础理论之一。由此,物权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展示了出来:物权行为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其内容如下:

首先,在区分原则之下,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是相互独立的。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都是法律行为,都有独立的意思表示。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是否有效依各自的生效要件来进行判断。

其次,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的效力之间互不影响。此处重点强调的是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债权行为效力的影响,换句话说,债权行为的无效或被撤销不影响物权行为的生效。之所以要求有无因性,是要维护法律交往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债权行为无效,不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受让人仍然享有处分标的物的权利。

最后,物权变动要采用公示公信原则。也就是说物权变动必须公示,以产生公信力。以满足物权绝对性的需要,维护交易安全。

综上所述,物权行为理论是法律逻辑推理的结果,有其内在的法律理论基础,是逻辑中“真与假”的问题,而不是价值中“对与错”的问题。

三、对物权行为理论批判的反批判

(一) 物权行为理论不符合生活现实

有些学者认为,将一个简单的交易分为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不符合生活现实,广大群众怎么也不会明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会包括三个法律行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对交易认识的局限导致的片面认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买卖远不是现达市场经济的常态,在当代的远期交易中可完整地看到物权行为理论的科学性。在远期交易合同中,当事人签订买卖合同之后,如果满足了合同的有效要件,就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交钱和交货的义务。但这仅是合同义务,义务的存在不一定会履行。如果出卖人将标的物再卖给第三人,买受人可以向出卖人追究违约责任。倘若不交付标的物合同就不生效的话,岂不是买受人只能追究出卖人的缔约过失责任?很明显,缔约过失责任对买受人的保护远不及违约责任。所以,履行中的交付或登记行为同样需要当事人有意思表示才能完成。李永军教授曾经提到: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都需要交付标的物,从外在形态上看,都是现实交付。但它们所属的合同类型有很大区别,原因是什么?就在于交付的效果意思不同。由此可见,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在实践中是相区分的,这不是法学家的“臆造”,而是法学家的对生活的“发现”,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的结果。

(二) 物权行为理论不利于保护出卖人的利益

有些学者认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物权行为理论最大的缺陷。在可撤销的买卖合同中,如果出卖人已经将合同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那么此时买受人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将来合同如果被撤销后,由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要求,出卖人只能要求买受人进行不当得利返还,而不能行使物上请求权,这对于出卖人的利益保护不周。例如,买受人如果破产,则出卖人只能和其他破产债权人一起按债权比例进行清偿,这将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第一,梅迪库斯教授运用“对称说”对此进行批判。“然而这一批评意见往往忽视了买受人这个方面。买受人就其支付的价金而言,通常也会陷入与出卖人同样的困难。在通常情况下,买受人支付给出卖人的现金进入出卖人的现金库存中,与其他现金发生混合而无法分辨,所以买受人至少根据第948条、第947条第2款丧失了对其现金的所有权。如果买受人是以非现金方式支付的(如通过银行汇款),那么在出卖人破产时,买受人也不享有优先权。既然买受人仅仅享有一项以破产份额为限的不当得利请求权,那么以相同的方式对待出卖人就并非有失公平了。”[6]由此可见,出卖人通过交易使物权请求权变为债权请求权是信用经济的必然结果,不能据此认为物权行为理论不公平。

第二,我们要重视物权行为无因性背后的价值,即对交易安全的保护。试想,甲将房屋出卖给乙并作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此时,丙找到乙说这个房子是他的,乙不能买这个房子。但是房屋登记部门上写的是甲的名字,那么此时乙应该相信谁?乙有没有义务去调查该房屋的真实权利归属?此时乙和丙的利益到底哪一个应当优先保护?笔者认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恰恰加强了物权公示的公信力,乙其于对房屋登记部门的登记的公信力就有理由相信甲是真实的权利人,没有义务去调查房屋的真实权利归属,这样才能有利于交易。

综上,笔者认为,抽象性原则不会导致不公正,一方面这是信用交易的要求,另一方面这是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其中蕴含着无因性理论的制度价值。

四、中国立法对物权行为理论的采纳

中国法学界大多数人认为,我国民法中没有采纳物权行为理论。但是,从我国现实的立法来看,对物权行为理论的采纳已经是实际存在的现象。笔者认为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分原则

《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出卖人在缔约时对标的物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卖人因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买受人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该项规定直接承认了物权行为独立于债权行为,债权行为的效力不受物权是否变动的影响。处分人没有处分权,不影响其订立合同的能力,其订立的合同仍然有效,只不过处分行为是效力待定的而已这一结论直接了我国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肯定了区分原则。。

(二) 交付和登记是物权变动的最终依据[7]

《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第16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以上规定可知,物权变动的最终依据是不动产的登记和动产的交付。而上文已经论证过交付和登记是一个独立的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可见物权行为具有独立性。

(三) 所有权保留是物债二分的体现[8]

《合同法》第133条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起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134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所有权保留合同是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互独立的例证。所有权保留合同是成立并生效的,只不过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依据当事人的约定,这就说明物权行为是独立的,物权的意思表示是独立于债权行为的。

(四)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注解

《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2)以合理的价格转让;(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款规定。”由此可见,受让人依据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并不以其与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债权合同是否有效为要件,物权行为不需要债权行为作为原因,因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我国物权法也是承认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物权行为理论,不管我国学界是否承认,它都实际地存在于我们的民事立法中。“物债二分”是法学家对社会经验的理性总结,是对社会生活的逻辑判断而不价值权衡。法律的科学性即在于此,虽然物权行为理论仍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规律的必须接受性一定会导致物权行为理论最终为我国未来民法典所接受的结果。因此,“物债二分”是生活的逻辑。

[参考文献]

[1] 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 沈叔平.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7.

[2] 马俊驹,申海恩.关于私权类型体系的思考[J].法学评论,2007(3):10.

[3] 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35-36.

[4] 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M].王晓晔,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 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304-305.

[6] 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80.

[7] 李永军.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34.

[8] 李永军.物权与债权的二元划分对民法内在与外在体系的影响[M].法学研究,2008(5):63-73.

上一篇:试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下一篇:结构性因素与汇率在调节贸易平衡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