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时间:2022-10-23 04:17:57

江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摘 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互动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文章探讨了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机理,分析了江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江西;先进制造业;生产业;融合

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国际制造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发展的主流。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发展和导入成为先进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生产者业与先进制造业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能否实现产业结构由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生产业的作用,加快生产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互动无疑对这一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而言,江西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和产业融合趋势,江西如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以生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是实现中部崛起和建设现代区域经济的两个重要战略支点。

1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机理

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广泛吸收和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与现代服务业互动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由于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分工的细化以及专业化协作的深化,制造业部门将更多的资源分配给关系其核心竞争力的方面,相应的,也随之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外包”行为。生产业实际上是制造业企业内部职能外部化的结果,它顺应了制造业部门生产活动的中间投入服务需求。由于具有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高技术的特点,生产业极大地提高制造业部门的生产效率。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制造业和生产业彼此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融合发展成为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

产业融合使得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产业及其支撑体系形成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扩大了对生产业的需求,并进一步带动和促进生产业发展。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价值链的延伸、渗透和整合,能够降低先进制造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先进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生产效率,提升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

2 江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在区域产业体系工业化进程中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影响。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更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其竞争力不断提升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江西一直重视先进制造业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从重点培育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到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出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江西先进制造业发展良好,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特色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生产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仓储、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传统生产业快速发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生产业也获得了显著发展。

总体而言,江西先进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发展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以及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偏低的现状仍未改变。生产业的发展也受制于比重偏低、结构不合理、知识密集程度较低、市场化与开放程度不高、高端服务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先进制造业水平内部分工专业化程度较低,限制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和对生产业的需求,反过来又使先进制造业利用专业服务来整合自身的技术与服务平台,进而做大做强自己的核心业务的能力受到限制。生产业的质量、类型、效率及整体水平滞后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未能给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持,不能满足先进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

3 促进江西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江西正处于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现江西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江西进位赶超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制定有利于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

政府应改变以往单一的促进政策,而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二、三产业总体竞争力为目标,制定融合发展的规制,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一方面,应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政策体系,积极鼓励先进制造企业在价值链上的提升,支持先进制造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立以先进制造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和推动先进制造企业将非核心的生产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外部专业服务;另一方面,应改革当前的生产业体制,破除垄断,放宽生产业市场准入条件,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更多外资、民营企业参与生产业的发展,构建以市场为主的生产市场体制。

3.2 促进生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江西以先进制造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其对生产业的需求数量和档次明显提升,生产业的集聚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为此,依托制造业集聚扩大对生产业的有效需求,加大对生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生产业创新基金,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建设一批为生产业发展提供载体的基础项目和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项目,培植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生产企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生产业的“群对群”对接。

3.3 加快生产业的人力资源建设

生产业是一种高智力、高集聚、高成长、高辐射、高就业的服务产业,生产业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才队伍。这就需要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以及在岗人员培训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加速集聚和有序流动,为加快生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此外,应着力引进生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和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促进高端人才的空间集聚。

3.4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的融合

从产业融合的高度审视产业转移的承接,改变以往孤立引资的做法,注重有利于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的协同引资。进一步加大生产业的扩大开放,促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先进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的引进,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生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来江西投资;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加快培育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建立一批外包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 周晔.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J].开发研究,2010,(6):118-121.

[2] 韩坚.生产业对先进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的思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11):15-18.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产业转移背景下江西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08YJ133)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农村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就业影响的实地调研 下一篇:浅谈室内燃气管道安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