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金砖国家”引进FDI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时间:2022-10-23 04:12:11

21世纪以来“金砖国家”引进FDI发展现状比较研究

摘要:“金砖国家”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之一,通过对其引进FDI发展历程回顾和现状分析,可以看出2000―2010年“金砖国家”引进FDI规模占全球比重在大幅上升,FDI的产业分布不均衡,FDI来源地分布存在着较大差异,FDI的进入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为辅。

关键词:金砖国家;FDI;现状;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1-0050-06

一、“金砖国家”引进FDI的规模比较

(一)“金砖国家”FDI流入量比较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00―2010年“金砖国家”FDI流入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720亿美元(中国)、262亿美元(巴西)、257亿美元(俄罗斯)、164亿美元(印度)和35亿美元(南非);FDI流入量年均增速由大到小依次是31.3%(俄罗斯)、21.2%(印度)、10.0%(中国)、5.8%(南非)和4.0%(巴西),均高于-1.2%(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俄罗斯、印度和中国FDI流入量年均增速高于8.3%(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南非和巴西则低于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进一步考察了“金砖国家”FDI流入量占全球比重的演变趋势。经计算,该五国FDI流入量占全球比重由2000年的5.8%增长至2010年的17.8%。就单一“金砖国家”而言,2000―2010年中国FDI流入量占全球比重均值为6.2%,远高于巴西(2.3%)、俄罗斯(2.2%)、印度(1.4%)和南非(0.3%);FDI流入量占全球比重年均增速由大到小依次是32.8%(俄罗斯)、22.7%(印度)、11.3%(中国)、7.0%(南非)和5.2%(巴西)。

一国FDI流入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是衡量FDI对东道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直接贡献的一项重要指标。经计算,2000―2010年“金砖国家”FDI流入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16.0%(巴西)、12.2%(俄罗斯)、9.8%(南非)、7.3%(中国)和5.1%(印度)。就单一“金砖国家”而言,巴西和中国FDI流入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俄罗斯和印度FDI流入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南非FDI流入量占固定资本形成比重波动较大,并无明显的演变轨迹。

综上,2000―2010年“金砖国家”FDI流入量增长较为迅速,占全球FDI流入量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就单一“金砖国家”而言,中国FDI流入量远高于其他四国,约占该五国FDI总流入量的1/2。俄罗斯和印度引进FDI的增长势头强劲,流入量呈跳跃式增长。巴西和俄罗斯引进FDI对本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其次是南非,中国和印度较小。

(二)“金砖国家”FDI存量比较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2000―2010年“金砖国家”FDI存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3 099亿美元(中国)、2 284亿美元(巴西)、2 121亿美元(俄罗斯)、766亿美元(印度)和737亿美元(南非);FDI存量年均增速由大到小依次是29.4%(俄罗斯)、28.3%(印度)、14.5%(巴西)、11.8%(南非)和11.6%(中国),均高于9.9%(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俄罗斯、印度和巴西FDI存量年均增速高于13.1%(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南非和中国则低于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

为了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进一步考察了“金砖国家”FDI存量占全球比重的演变趋势。经计算,该五国FDI存量占全球比重由2000年的5.5%增长至2010年的9.4%。就单一“金砖国家”而言,2000―2010年中国FDI存量占全球比重均值为2.5%,高于巴西(1.7%)、俄罗斯(1.5%)、南非(0.6%)和印度(0.5%);FDI存量占全球比重年均增速由大到小依次是16.0%(俄罗斯)、15.1%(印度)、4.2%(巴西)、1.6%(南非)和1.4%(中国)。

一国FDI存量占GDP比重是衡量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经计算,2000―2010年“金砖国家”FDI存量占GDP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31.8%(南非)、23.1%(俄罗斯)、21.7%(巴西)、12.1%(中国)和7.2%(印度)。巴西和南非FDI存量占GDP比重较大,且走势相对平稳;俄罗斯和印度FDI存量占GDP比重较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FDI存量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综上,2000―2010年“金砖国家”FDI存量增长较为迅速,占全球FDI存量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就单一“金砖国家”而言,中国FDI存量高于其他四国,但FDI存量增长率是“金砖国家”中最低的,且中国是唯一一个FDI存量占GDP比重增长率为负的国家,这表明中国引进FDI与经济规模并未得到同步发展。俄罗斯和印度引进FDI的增长势头强劲,FDI存量增长率快于其他三国,FDI存量占GDP比重保持较高增长率,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巴西和南非FDI存量增长率高于中国,低于俄罗斯和印度,但FDI存量占GDP比重高于其他三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二、“金砖国家”引进FDI的产业分布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金砖国家”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小,且相对稳定;2000―2010年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1.6%(中国)、1.5%(俄罗斯)、1.1%(巴西)、0.2%(印度)和0.1%(南非)。巴西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样本期间先上升,后下降,在2007年达到峰值(2.4%)。俄罗斯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2004―2010年小幅波动。印度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很小,仅少量FDI流向农业,如园艺作物种植、谷物种植。中国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样本期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南非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样本期间波动较大,总体低于其他四国。

“金砖国家”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的总体水平较高,2000―2010年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66.6%(中国)、61.8%(俄罗斯)、56.6%(南非)、52.3%(巴西)和36.2%(印度),除印度外均超过50%。巴西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样本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除外),2010年到达峰值73.5%。俄罗斯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2004―2010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个别年份除外)。印度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样本期间先上升、后下降,总体低于其他四国。中国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在2000―2005年基本呈水平走势,在70%~75%徘徊,2006年后下降势头较为强劲。南非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样本期间并无明显的变化趋势。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2000―2010年“金砖国家”采矿业引进FDI占全部FDI比重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31.6%(南非)、30.0%(俄罗斯)、11.6%(巴西)、0.9%(中国)和0.2%(印度),南非和俄罗斯采矿业引进FDI所占比重较高,其次是巴西,中国和印度较低。2000―2010年“金砖国家”制造业引进FDI占全部FDI比重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61.9%(中国)、37.1%(巴西)、27.5%(俄罗斯)、24.8%(南非)和24.5%(印度)。

“金砖国家”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差异较大,2000―2010年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62.1%(印度)、43.3%(南非)、42.6%(巴西)、37.3%(俄罗斯)和31.8%(中国)。其中,巴西第三产业引进FDI主要流向金融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俄罗斯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除外),FDI主要流向金融业、房地产、交通和通讯业。印度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远高于其他四国,是“金砖国家”中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的国家,主要流向计算机软件和通讯业等。中国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最小,但随着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优化,2006年后流向第三产业的FDI逐年增加。南非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低于印度,略高于其他三国,主要流向金融业、贸易、交通和通讯业。

在初步分析基础上,本文利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标对“金砖国家”引进FDI的产业结构特征作出进一步判断和比较,现对该指标的含义和计算公式作如下说明。

其中,FDIi为一国三次产业FDI流入量,FDI为一国当年FDI流入量,GDPi为一国三次产业增加值,GDP为一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i=1、2、3。当θ>0时,即某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大于该产业的GDP贡献率,说明这一产业的FDI流入规模超过其适度规模;当θ=0时,即某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等于该产业的GDP贡献率,说明这一产业的FDI流入规模为适度规模;当θ

由表3可以看出,2000―2010年“金砖国家”第一产业引进FDI的结构偏离度都小于0,且均值由大到小为依次为-0.66(俄罗斯)、-0.82(巴西)、-0.87(中国)、-0.97(南非)和-0.99(印度),说明“金砖国家”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远小于第一产业的GDP贡献率,第一产业的FDI流入量低于适度规模。2000―2010年“金砖国家”第二产业引进FDI的结构偏离度都大于0,且均值由大到小为依次为1.04(巴西)、0.82(南非)、0.70(俄罗斯)、0.44(中国)和0.33(印度),说明“金砖国家”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均高于第二产业的GDP贡献率,第二产业的FDI流入量超过适度规模。2000―2010年“金砖国家”第三产业引进FDI的结构偏离度均值由大到小为依次为0.17(印度)、-0.24(中国)、-0.34(南非)、-0.36(巴西)和-0.37(俄罗斯),说明印度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高于第三产业的GDP贡献率,第三产业的FDI流入量超过适度规模;其他四国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低于第三产业的GDP贡献率,第三产业的FDI流入量低于适度规模。

“金砖国家”引进FDI产业分布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存。该五国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较小,均低于适度规模;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较大,均超过适度规模,俄罗斯和南非引进FDI主要流向采矿业,巴西、中国和印度主要流向制造业;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较小,除印度外,第三产业引进FDI均为达到适度规模。“金砖国家”引进FDI的产业分布主要取决于该五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与生产要素成本等。[1]

三、“金砖国家”引进FDI的来源地比较

如表5所示,本文统计了2000年和2010年“金砖国家”前十大FDI来源地的分布情况。根据UNCTAD的分类标准,本文将前十大来源地按照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避税地进行分类。经计算,“金砖国家”引进FDI来源地分布情况可划分为三类。一是巴西和南非,该两国前十大FDI来源地以发达经济体为主,发展中经济体为辅,没有来自避税地的FDI。二是俄罗斯和印度,该两国前十大FDI来源地中发达经济体和避税地所占比重相近,发展中经济体所占比重较低。三是中国,与其他四国不同,发展中经济体在中国引进FDI来源地中占据主导地位,发达经济体的比重相对较低。以2010年为例,“金砖国家”引进来自发达经济体的FDI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88.3%(南非)、78.6%(巴西)、44.8%(俄罗斯)、28.9%(印度)和7.3%(中国);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FDI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62.1%(中国)、10.6%(印度)、5.4%(南非)、5.1%(巴西)和3.7%(俄罗斯);来自避税地的FDI所占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40.7%(印度)、25.8%(俄罗斯)和12.9%(中国),巴西和南非均为零。综上,巴西和南非FDI来源地分布优于其他三国,FDI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其次是俄罗斯和印度,中国引进的FDI主要来自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与避税地,FDI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金砖国家”FDI来源地分布差异的成因主要是:巴西和南非凭借着区位优势,对欧美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寻求型FDI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该两国也分别是这一部分FDI进入拉丁美洲和非洲其他经济体的平台。俄罗斯、印度和中国FDI来源地中避税地所占比重较大,中国FDI来源地中发展中经济体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返程投资”(Round―tripping Capital),即该三国境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到境外,然后选择在避税地作为境外关联企业注册地,再以FDI的名义返回到境内。

四、“金砖国家”引进FDI的进入方式比较

一国引进FDI的进入方式分为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跨国并购是绿地投资发展的高级形式。20世纪以来,跨国并购已成为全球引进FDI最主要的进入方式。一国引进FDI进入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东道国的FDI存量、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率、市场规模、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市场流动性等。

由表6可以看出,2000―2010年“金砖国家”以跨国并购方式引进FDI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104亿美元(中国)、51亿美元(巴西)、45亿美元(俄罗斯)、34亿美元(南非)和32亿美元(印度);2003―2010年“金砖国家”以绿地投资方式引进FDI均值由大到小依次是1067亿美元(中国)、486亿美元(印度)、403亿美元(俄罗斯)、270亿美元(巴西)和58亿美元(南非)。由此可见,“金砖国家”FDI的进入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为辅。经计算,2003―2010年“金砖国家”以跨国并购方式引进FDI占全球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1.9%(中国)、1.3%(俄罗斯)、1.0%(印度)、0.9%(巴西)和0.8%(南非);以绿地投资方式引进FDI占全球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12.4%(中国)、5.3%(印度)、4.6%(俄罗斯)、3.1%(巴西)和0.6%(南非)。除南非外,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以绿地方式引进FDI占全球比重均大于以跨国并购方式引进FDI占全球比重。

五、结论

通过对“金砖国家”引进FDI发展历程回顾和现状分析,小结如下:

1. 2000―2010年“金砖国家”引进FDI规模占全球比重大幅上升,在全球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FDI的流入量和存量均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其他四国引进FDI规模由大到小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

2. “金砖国家”FDI的产业分布不均衡。通过构建结构偏离度指数可以看出,“金砖国家”第一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甚微,第二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相对较大,除印度外,其他四国第三产业引进FDI所占比重相对较低。“金砖国家”引进FDI的产业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五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规模与生产要素成本等。

3. “金砖国家”FDI的来源地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巴西和南非FDI来源地以发达经济体为主,发展中经济体为辅;俄罗斯和印度FDI来源地中发达经济体和避税地的比重较高,发展中经济体相对较低;中国FDI来源地中发展中经济体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避税地,发达经济体比重相对较低。

4. “金砖国家”FDI的进入方式以绿地投资为主,跨国并购为辅,以跨国并购方式引进FDI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引进FDI进入方式的构成相似,其主要原因在于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政府管制较多和可供并购的目标企业较少等。

参考文献:

[1]易会文,钱学锋,刘建明.FDI与中国产业关联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2).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需要野狼而非哈士奇 下一篇:父亲曾是我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