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普查阳性和高危的百分率分析

时间:2022-10-23 03:24:46

鼻咽癌普查阳性和高危的百分率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鼻咽癌普查检出阳性和高危的百分率,应用敏感性,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使临床对鼻咽癌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利用间接法原理(ELISA)法检测EB―VCAIgA抗体和EB―NA1IgA抗体。结论用ELISA法检测EB―VCAIgA抗体和EB―NA1IgA抗体,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群众的普查。

【关键词】鼻咽癌;普查;阳性;高危;百分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9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41-01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广东属于高发区,有‘广东癌’之称,其发生已被证实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可产生各种抗原及相应的抗体[1]。为了能对大量群众筛查,广东中山生物工程公司专门开发试剂研制了一个鼻咽癌风险评估软件。本文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采集的10748例标本进行检测,探讨普通群众鼻咽癌筛查出的阳性和高危的百分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标本来自我院防保科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下乡采集的5374例。年龄为30-59岁。其中男4996例,女5752例。无时间限制静脉采血3-4ml,分离血清,待检。

1.2试剂由广东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原理用纯化基因重组EB病毒抗原NA1(或EB病毒VCA抗原)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标抗人IgA及其它试剂制成,利用间接法原理(ELISA)检测人血清中的EB-VCA IgA抗体(或EB-VCA IgA抗体)。

1.3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果显色加终止液,最后上酶标仪测各孔A值。

2结果

采用间接法原理(ELISA)法,测定10748例普通人群血清,利用鼻咽癌风险评估公式,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EB病毒是疱疹病科r亚科成员唯一能引起人类感染的淋巴滤泡病毒。40岁-50岁为高发年龄组。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EB病毒血清诊断可以作为鼻咽癌诊断的辅助指标,目前已开展的有EB-VCA IgA抗体及EB-NA1 IgA抗体和EB病毒DNA酶抗体等。其中过去常用的指标如EB-VCAIgA,单独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还不够理想,EB-VCAIgA阳性人群中鼻咽癌查出率仅1.2%[2]。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多种抗体联合检测时可显著提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对鼻咽癌早期血清学诊断和筛查有重要的价值。其中EB-VCAIgA和EB-NA1IgA联合检测评估,可以提高鼻咽癌的筛出率。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人类自身身体素质的逐渐降低,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所以鼻咽癌患者越来越多。鼻咽癌属于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提高,在广东、广西、江西和福建等省份发病较多,且男性发病率要远高于女性,多发于30岁以上的人群等。

因为鼻咽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研究发现,鼻咽癌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等所导致的。其中,遗传因素还包括种族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也就是说鼻咽癌受种族的影响,例如黄种人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其他种族,且太平洋地区国家甚多。而家族聚集性主要是指鼻咽癌患者多半会存在家族遗传史。通过病毒感染主要是指受EB病毒的影响,而该病毒并非是致病的唯一因素,因为鼻咽癌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另外,环境因素也是导致鼻咽癌的一种原因,例如像亚硝胺类的微量元素就会容易导致鼻咽癌的出现,此外人类也会由于性激素失调和维生素缺乏等因素而引起粘膜对致癌物的敏感性改变,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正是由于鼻咽癌常常会发生在鼻咽部的顶前壁和咽隐窝等处,病灶主要以粘膜下浸润型、溃疡型和结节型等类型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低分化鳞病,并且会伴有未分化癌和腺癌等形态,所以需要加强对鼻咽癌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讨论的10748例,仅为血清学检查,并末进一步跟踪鼻内窥镜和(或)鼻咽MRI检查,活检及病理检查,末作确诊统计。但从上述结果知道,此次普查的高危率和阳性率分别为2.89%和5.60%,属于高发生率。由于鼻咽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3-4],只能通过筛查来提高鼻咽癌的早诊率,检出更多临床早期患者。通过血清学检查,阳性者能够提前5-10年可以测知发生鼻咽癌。我们采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对人群进行筛查,可及早发现早期患者和处于癌前阶段的人群,为早期治疗获得更好的时机。在2013年12月广西临床检验免疫培训课,蔡永林主任的课题《EB病毒相关检验及项目咨询》中提到,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敏感度及特异性都约为90%,相比其它同类产品的高。且其方法为ELISA法,操作简便,能实现自动化操作,适合进行大批量群众的筛查。

参考文献

[1]陈瑜萍,阮辉,肖志勇,等.鼻咽癌患者EB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vol.7,NO.2.

[2]季明芳,郭媛卿.中山市鼻咽癌高发现13年前瞻性研究[J].肿瘤,2003,23(4):272.

[3]苏进,许新华.鼻咽癌干细胞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7):2965.

[4]樊英,李佳,黄仲曦,等.鼻咽癌细胞系候选癌基因的筛选[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502.

上一篇:慢性胃炎的中药治疗与分析 下一篇: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