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润通法治疗结肠黑变病5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3-08 12:53:54

温阳润通法治疗结肠黑变病56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温阳润通的方法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化原则将120例结肠黑变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温阳润通的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润肠丸口服,3个月后根据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疗效判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Х2=24.323,P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中医疗法;温阳润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5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16-01随着电子肠镜检查在临床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结肠黑变病,并将之视为肠道肿瘤的病变前兆,因此结肠黑变病渐渐被重视起来[1]。笔者5年来运用温阳润通法治疗结肠黑变病56例,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选择12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均为2008年1月――2013年5月来诊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年龄在38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56.3±7.2岁;对照组6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8例,年龄在36岁-81岁之间,平均年龄52.8±6.7岁。120例患者均长期便秘并依赖导泻剂通便,导泻剂使用时间为3年-15年,平均6.5±3.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匹配,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结肠黑变病在内镜下可见黏膜光滑、完整,有浅棕色、棕色或黑色的色素沉着,呈条纹状、斑片状、虎豹皮状改变,网络状间断或连续分布,肠腔明显变暗,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息肉隆起。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黏膜固有层内见大量含有色素颗粒的巨噬细胞,黑色素染色阳性,而铁染色阴性[2]。

1.3排除标准①因治疗肛肠疾病,例如内痔、狭窄所引起的便秘而长期服用导泻剂所致。②直肠及周围组织良、恶性肿瘤占位压迫所致便秘,并长期服导泻剂而致。

1.4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温阳润通的方法,方药组成:肉苁蓉20溃桑葚20溃制首乌20溃当归30溃白术20溃黄芪20溃桃仁15溃以上诸药煎30分钟,取汁150毫升,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加减法:小腹坠痛者加升麻5溃白芍10溃甘草10溃谎腹畏寒者加吴茱萸5溃干姜5溃乌药5溃桓拐推β者加厚朴10溃旋复花10溃佛手10溃簧嗵遄习担喘促者加杏仁10溃红花10溃葶苈子10溃荒缮伲食差者加麦芽15溃鸡内金15溃莱菔子15溃蛔院狗αΓ排便时尤甚者加浮小麦30溃党参15溃山药15溃辉嗥飨麓梗如胃下垂、直肠脱垂、子宫脱垂者加升麻15溃柴胡15馈6哉兆橐匀蟪νū愕姆椒ㄖ瘟疲给予麻仁润肠丸丸口服,1次1丸,1日3次,并于晨起后用温开水150毫升冲服蜂蜜15溃谎糖偏高者,改服温淡盐水150毫升。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复查肠镜。

1.5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P

1.6疗效评价①痊愈:便秘治愈,已摆脱对导泻剂的依赖。肠镜检查:肠黏膜红润,血运丰富。②好转:便秘明显好转,摆脱了导泻剂,或偶有服用但并不依赖。肠镜检查:肠黏膜红润,黑色病变已消退。③有效:便秘好转,对导泻剂仍有依赖,但服用间隔时间延长。肠镜检查:肠黏膜黑色病变减轻。④无效:便秘及肠镜检查均无改善。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19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13例,有效15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56.25%。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Х2=24.323,P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结肠黑变病是由于便秘的患者长期依赖导泻剂所致,导泻剂中含有蒽醌环类物质,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及倾化性,而且可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尤其对隐窝部位上皮细胞的损害,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有部分崩解产物陷入黏膜固有层,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脂褐素类物质,最终导致结肠黏膜色素沉着,是一种少见的非炎性、良性、可逆性疾病。脂褐素是溶酶体作用后剩下的不能被消化排除的残余物质,脂褐素沉积在人体组织器官中可以导致细胞代谢减缓,活性下降,从而造成人体器官功能衰退,产生衰老。结肠黑变病容易伴发癌和息肉[3],国外文献报道,大肠癌切除标本4.8-5.9%伴有结肠黑变病,因此,肠镜检查发现结肠黑变病时要警惕肠癌的存在[4]。

结肠黑变病的发病人群多见于顽固性便秘而长期依赖导泻剂的中老年患者,另一类患者是近10年间大量出现的年轻女性,这类患者多是追求美容养颜的目的而选择并长期服用了含有导泻成分的药物所致。

中医理论中大肠属于六腑之一,“实而不能满”,传输经脾胃吸收精微物质后而剩余的糟粕,大肠的传输糟粕的功能受肾阳的温煦才能得以实现。肾是一身之根本,元阳寓于其中,肾主水,司二便,开窍于前后二阴,在色为黑。肾的阳气充盛则大肠传输糟粕的功能正常,大便能够正常排泄,若肾中阳气虚衰则易生内寒,《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寒主收引,导致肠道蠕动能力下降,分泌粘液的能力也减弱,则大肠中的糟粕壅塞其中,难以下行。在人体阳气虚衰的情况下长期滥用苦寒的导泻剂,久之寒气越来越甚,则肠道呈现肾所主的黑色。

《黄帝内经》中阐释:女子从七岁开始身体迅速生长发育到四七二十八岁脏腑机能达到顶峰;男子则从八岁到四八三十二岁完成这一过程。当男女进入中老年期,尤其年龄到了50-55岁时肾精已竭,肾脏的阳气逐渐衰少,肾阳的温煦功能不足,脏腑的功能会慢慢退化。对于大肠而言,则表现在传输糟粕的能力下降,从每日一次排便变成数日一次,甚至十余日一次。糟粕长久滞留于肠道中,软便变成了坚硬的粪块,更有甚者状如羊矢,难于解出。此时用苦寒泻下药物治疗正如饮鸩止渴一般,因为苦寒伤阳,克伐正气。导泻剂中大多含有苦寒的中药,例如大黄、芦荟、番泻叶,这类药物多应用于阳明腑实证,而且是中病即止,如今却成为某些商家的美容养颜的佳品,误导患者使用。苦寒伤阳,久之脾肾的阳气必受克伐,虚寒与实寒一并作用,便秘的症状会愈来愈明显,病情进一步加重。

《黄帝内经》中对寒证、虚证的治疗原则有很明确的阐述,“寒者热之,损者温之”,因为阳气虚损而导致脏腑机能紊乱的要用温阳的方法去矫治,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阴阳平衡,即“阴平阳秘”,机体的功能才能恢复正常。

结肠黑变病中的另一部分患者往往是很年轻的女性,因追崇所谓的“养颜排毒”功效而盲目选择导泻剂并长期服用,导致肠道的病变。女性属阴,多虚多寒,因此年轻女性临床多见手足不温,痛经等寒象,再加以经孕产乳的消耗,体质会更加虚弱,多以温养为宜。盲目且长期服用苦寒泻下之剂,伤及气血,更伤一身之阳气,久之则导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

在结肠黑变病的发生过程中很多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的泻下剂后发现了此类药物的依赖性,许多病人会另谋他法来治疗便秘的症状,但实证易治,虚损难医,尤其阳气的恢复是需要很长时间温补才能成功的,当无明显疗效时,患者往往会选择放弃治疗,重新开始依赖泻下药物,终致结肠黑变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让患者全面理解此病的形成及治疗过程,使其能很好地配合。

“虚则补之”、“寒则热之”是中医治疗疾病遵守的法则,只有采用温阳润通的药物才会逆转结肠黑变病,肉苁蓉性甘、咸、温,归肾和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桑葚、制首乌均有补血润肠的功效;配以补气健脾的白术、黄芪,加速脾胃功能的修复[5];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作用[6],改善肠黏膜气血运行,诸药合用才能共奏温阳润通之效。脾肾阳气充盛,精华物质的吸收及糟粕的传输及排泄功能慢慢会恢复,故采用温阳润通法治疗结肠黑变病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肖建安,王青兵.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多因素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4(4):9-11.

[2]于成功,张丽华,黄勤.胃肠道癌前病变的内镜和病理诊断[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3):177-180.

[3]桂武斌,蔡瑞福,桂晶晶.梗阻性大肠癌的术中处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9):764-765.

[4]刘红胜,黄斌,孙丽君,等.肛管直肠黑色素瘤12例临床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2(2):12-14.

[5]田均,谭大宏,万晓丽.益气养阴通便汤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2(2):55-57.

[6]李国峰,叶长新.顽固型便秘从瘀论治经验[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8(8):74-75.

上一篇:邴雅郡教授治疗老年性失眠临床经验 下一篇:慢性胃炎的中药治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