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体育教育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时间:2022-10-23 01:44:10

试论中学体育教育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摘要: 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以人为本”,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强调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在中学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人本主义教育观,有利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中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中学 体育教育 人本主义 教育观 运用

人本主义教育观主张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将情、智、德融为一体的人格教育及价值观的学习;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强调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运用人本主义教育观有利于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有利于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1.中学体育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以人为本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的活动。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进步的现代人,使人高尚而文明,使整个社会进步、和谐、自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了“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本性的实现,本身无高低之分,它能给人带来极高的,即所谓的“高峰体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需要的满足,强调“主体性”人格的确立。[1]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体育教育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自我。

2.中学体育教育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校体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需要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来理解体育的价值,产生需要,进而达到积极主动地参与,同时教师还要把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和学生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启发学生思考、探索、体验,逐步形成意识、能力和习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样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有利于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机会。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学校体育教育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校体育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等的参与,其运动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适应能力等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学校体育教育中,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通过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体育兴趣的培养,智力活动的促进,积极发掘学生个性的独立性、独特性、创造性和整体性,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适宜的发展。

(4)淡化“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学观。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的是从“完整的人”来全面发展人,把教育的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本位,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应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发展的机会,使体育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2]

3.中学体育教育应重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体育教育重视素质教育并在素质教育中体现人本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把以知识技能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观、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例如:根据学生自身发展标准改革那些专业竞技化,影响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符合教育规律。教师对那些既没有什么锻炼价值,学生又不喜欢的教学内容可从教学内容中删除;对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项目,可以选入教学内容中,以学生的要求为根本依据;并且通过创设各种有益的环境,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思维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在场地、器材上力求新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唤起学生的创新激情,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提高。

4.中学体育教学评价应是综合体系

人本主义教育评价观认为评价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在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和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等方面建立符合社会进步、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或模式,真正发挥体育教育评价的信息反馈功能、考查鉴别功能和强化功能之作用,以激发师生更好地改进教与学的活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第一,评价理念,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第二,评价视点,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第三,评价体系,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3]

参考文献:

[1]王安新.“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新发展[J].体育学刊,2002,(5):4-6.

[2]樊晓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J].教学与管理,2005,(3):73-74.

[3]吴昊.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和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4,(1):54-56.

上一篇:激励法在少年排球训练中的运用 下一篇:高中体育自主式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