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

时间:2022-10-23 01:43:46

小学儿童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

【摘要】 目的 考察小学儿童孤独感与其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方法 以修订的《儿童孤独问卷》与自编的《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为工具,对以整群取样法随机选取的3至6年级小学儿童共411人进行测查。结果 ①除了3年级的自我孤立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之外,孤独感总分、社会适应感、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4年级女生的孤独感总分与社会适应感得分以及6年级女生的社会适应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②除问题解决特质与自我孤立感相关不显著之外,小学儿童孤独感总体及各个维度与社会创造性倾向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威信、交往能力、冲突解决特质分别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的4.0%,3.7%,7.0%,而小学儿童交往能力、威信均可以显著地预测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结论 可通过提高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降低或消除其孤独感。

【关键词】 社会创造性倾向;孤独感;小学儿童

The Relations of Social Creative Tendency of Primary Schoolchildren to Their Loneliness. Gu Chuanhua, Li Yang, Zhou Zongkui.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of social creativity tendency of primary schoolchildren to their loneliness. Methods 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and Social Creativity Tendency Questionnaire for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were administered to 411, 3 to 6 graders of primary school by cluster sampling. Results ①No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is found in loneliness except that the perceived isolation score of 3 grader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aders, and the loneliness score and social adaptation score of 4 grade girls, social adaptation score of 6 grade girl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boys;②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exist between loneliness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social creativity tendency, and 4.0 percent, 3.7 percent and 7.0 percent of loneliness variance are separately explained by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eer influence, problem-solving ability and social competence, and peer influe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 can be significantly predictive of the loneliness and each dimension within it. Conclusion The loneliness can be debased or eliminated by improving the social creative tendency among primary schoolchildren.

【Key words】 Loneliness; Social creative Tendency; Primary schoolchildren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后,以Asher等人的研究为标志,小学儿童的孤独感及与之相联系的交友问题开始成为国外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1]。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发现,小学儿童中存在着相当普遍的孤独感;这与儿童的同伴地位、学业适应等学校环境因素密切相关[2-5]。例如,Chen等人发现[4,5],儿童的交友状况可以正向预测其心理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同时又可以负向预测其内在的心理问题与孤独感,儿童的学业成绩可以显著预测其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进而降低孤独感等消极的情绪问题。

概言之,儿童的孤独感与其社会交往直接相关。有研究甚至把孤独感看作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受到威胁时产生的认知和情绪反应[1]。另一方面,儿童社会交往的质量又是与其问题解决的策略密切相关的,他们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与同伴交往中的各种问题,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和情感[6]。

社会创造性(social creativity)是个体在日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个体以新颖、独特、适当而有效的方式提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品质[7]。它与作为一种社交行为操作系统的社会技能不同。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是否具有密切的关系?迄今人们尚无相关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即要考察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其社会创造性倾向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小学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从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小学随机选取3至6年级学生共411人,样本分布情况具体如下。

独立性检验表明,各年级的男女生人数不存在显著的差异(χ2=0.827,df=3,P=0.843>0.05)。

2.2 研究工具

2.2.1 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 由Asher等人(1984)编制,主要用以评定小学3~6年级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不满程度[8]。原量表包括24项(包括插入项与孤独感基本项目),从“始终如此”到“绝非如此”进行5级评分,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一致性、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

为了使问卷的结构更为合理,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量表(孤独感基本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方差最大性正交旋转(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后抽取3个主因素,根据项目意义分别命名为自我孤立感(包括6项)、社会适应感(包括5项)、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包括5项)。各项目在相应主因素上的负荷均为0.45~0.73,各主因素的解释率分别为17.70%,16.28%,14.51%,累积方差解释率为48.49%。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分半信度系数为0.83。为便于学生回答,每个项目后的选项改为从“从不这样”到“完全是这样”5个等级。反向记分后,儿童在总量表以及各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儿童的孤独感水平越低。

2.2.2 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 参照已有相关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同时结合对小学生的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亲子交往问题的访谈资料,自主编制适用于3~6年级儿童的小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问卷共包括24个项目,每个项目后设“完全不符合”、“部分符合”、“完全不符合”3个选项。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6个主因子,即威信或同伴影响力、问题解决特质或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交往能力或社会智力、主动尽责性,累积解释率为52.15%,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其良好的结构效度(χ2/df=1.51,IFI=0.99,NFI=0.96,RFI=0.96,CFI=0.99,TLI=0.98,RMSEA=0.05);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0.87,γ=0.72)、分半信度(分半信度系数为0.81)和重测信度(r=0.63),同时,问卷还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以班主任对学生社会创造性的评价作为效标,要求班主任从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挑战性、冒险性、有效性、适当性以及解决社会性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精致性九个方面,以“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5个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高评价组学生(教师评价标准分≥1)在社会创造性问卷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低评价组(标准分≤-1)(t(143)=4.48, P

2.3 施测 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对低年级(3,4年级)学生采取逐一读题的方式施测,数据在两周内收集完毕。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的输入、管理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简单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3~6年级小学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

3 结 果

3.1 3~6年级小学儿童的孤独感特点 小学3~6年级男女生在孤独感总量表以及自我孤立感、社会适应感、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3个维度上得分的分布见表2。

进一步检验表明,除了3年级的自我孤立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之外(F(3,407)=3.63,P

另一方面,4年级女生的孤独感总分与社会适应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33,P

3.2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与孤独感的简单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小学儿童的孤独感社会创造性倾向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小学儿童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自我孤立感、社会适应感、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与社会创造性倾向及其各个维度(威信或同伴影响力、问题解决特质或冲突解决能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交往能力或社会智力、主动尽责性),进行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除问题解决特质与自我孤立感不相关不显著之外,小学儿童孤独感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3 以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为协变量对孤独感的多元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与总体孤独感的重叠关系,以孤独感的各个维度为因变量,以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各个维度为协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可见,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冲突解决特质、日常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分别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的4.0%,4.0%,7.0%。

3.4 小学儿童孤独感对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对孤独感及其各维度的相对影响,分别以总体的孤独感及其各维度为因变量,以社会创造性倾向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stepwise regression),结果见表5(表中只呈现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

显然,小学儿童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均可以显著地预测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自我孤立感、社会适应感和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即日常的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越强,威信或同伴影响力越大,儿童的总体孤独感以及自我孤立感越低,社会适应感越强,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越积极。

4 讨 论

4.1 关于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年级与性别差异 本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孤独感除了3年级的自我孤立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之外,孤独感总分、社会适应感、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这总体上与已有研究的结果一致[5]。3年级学生的孤独感较高,这可能与中年级学生正处于社会关系适应的关键期有关,这一时期,儿童虽然经过低年级的学习生活,已经基本能够完成学业适应,形成了相应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但他们在自我意识、友谊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仍然经历着重要的“转折”,自我意识迅速增强,正在形成但尚未形成亲密共享的、相对稳定的友谊关系[8]。因而,3年级学生感受到的自我孤立感相对较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随着亲密而稳定的友谊关系的形成,这种孤立感会显著下降。

另一方面,小学女生的孤独感得分总体较高,即小学女生的孤独感总体上要比男生低,这突出表现在4、6年级的社会适应感方面。国内相关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9]。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社会交往和友谊关系的性别差异日趋明显,女孩更容易结成亲密、相互分享彼此秘密和感情的知心朋友,更注重人际关系,而男孩对活动和成就更感兴趣[10]。因而,极容易导致上述孤独感的性别差异,这在高年级,包括基本完成了学业适应的4年级与将进入青春期的6年级,尤其明显。

4.2 关于小学儿童孤独感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学儿童孤独感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与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各个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多元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尤其是威信或同伴影响力、日常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冲突解决特质与孤独感存在明显的重叠,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均可以显著地预测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即日常的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越强,威信或同伴影响力越大,儿童的总体孤独感以及自我孤立感,社会适应感越强,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越积极。这与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11,12]。Hawley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采用适当的、亲社会的适应策略的小学儿童更讨人喜欢,在同伴中的影响力较大,内部友谊动机和幸福感都较强[11]。Chen等人也在有关研究基础上指出,善交往的儿童更可能主动地、熟练地获取社会支持,因而更可能具有社会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意象,而那些胆小、退缩等不善于社会交往,同伴地位较低的儿童恰恰相反[4]。人木主义研究者则认为,孤独感是个体对交友多少与交友质量的主观感受,它主要由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消极评价、个体基本的社会技能的缺乏这两种人格特征所引起,“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令他满意的程度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就产生了[13]。根据这种观点,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同伴影响力较大的儿童不易感到孤独。

显然,作为一种集独特性、适当性、流畅性、变通性等特征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社会性品质,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可以帮助他们创造性地解决各种人际冲突和社会生活问题,在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亲子交往、同伴交往等)中选取适当、有效的社交策略,因而扩大了他们的社交范围,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增强了其社会适应感,最终避免了孤独感及各种有关的消极情绪。因此,可以通过培养和提高小学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倾向,改善他们的社会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降低或消除他们的孤独感。

5 结 论

5.1 除了3年级的自我孤立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之外,孤独感总分、社会适应感、对同伴地位的自我评价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4年级女生的孤独感总分与社会适应感得分以及6年级女生的社会适应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5.2 小学儿童孤独感得分与社会创造性倾向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威信或同伴影响力、日常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冲突解决特质分别可以解释孤独感变异的4.0%,4.0%,7.0%,小学儿童社会智力或交往能力、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均可以显著地预测孤独感及其各个维度。

(致谢:感谢武汉市广埠屯小学与街道口小学全体师生的配合和参与!)

6 参考文献

[1]陈会昌,谷传华.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3)

[2]Cassidy J, Asher, SR. Loneliness and peer rel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1992,63:350-365

[3]Margalit M, Ben-Dov I.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Kibbutz versus city comparison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995,18(3):519-563

[4]Chen, X, Li, D, Li, et al. Sociable and prosoci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nese children: Common and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0,36(3):302-314

[5]周宗奎,范翠英.小学儿童社交焦虑与孤独感研究.心理科学,2001,24(4):442-444

[6]Pakaslahti L, Karjalainen A, Keltikangas-Jarvinen 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olescent prosocial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prosocial behaviour, and social accept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2,26(2):137-144

[7]谷传华.社会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与相关因素: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的历史测量学研究和个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31-359

[9]池丽萍,辛自强.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3,26(5):790-794

[10]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9-179

[11]Hawley PH, Little TD, Pasupathi M. Winning friends and influencing peers: Strategies of peer influence in late childhoo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002,26(5):466-474

[12]王美芳等.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培养.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25-30

[13]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18(1):29-30〗

(收稿时间:2007-09-12)

上一篇: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 下一篇:高中生成就目标、考试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