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工程造价全面管理

时间:2022-10-23 12:47:27

浅论工程造价全面管理

摘要:建设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管理,在具体的实施中,即为项目决策与设计阶段、招投标与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它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能更好的为工程建设各有关主体创造条件和促进咨询机构参与建设项目管理,也能为合理的建设提供动态的可靠依据,从而促进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cost management are generally classified into beforehand, during and after the event, three stage management, 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namely for decision-making and the design phase, project bidding and construction stage, completion settlement stage management, it throughout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project design, tender and bid and construction every construction stage, the better for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l relevant subject create conditions and promote consulting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but also for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liable basis for dynamic, so as to promote the personnel quality and raise the level of work.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项目造价全面管理就应由工程项目全要素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风险造价管理、工程项目全团队造价管理三个方面构成,全面造价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工程项目的实现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生产技术活动过程,这一独特的过程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特性:全要素造价管理技术方法是中坚,全风险造价管理技术方法是关键,全团队造价管理技术方法是核心。工程项目造价全面管理为提高投资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建设工程造价是指建设项目有计划地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形成相应的无形资产和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指建设单位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单位的全部生产费用,是建筑安装工程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所需的货币交换量。

(1)我觉得所谓建设工程造价全面管理,就是严格控制造价,即在投资决策设计、建设项目发包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和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造价与质量、进度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矛盾,又统一在一起。所以,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管理或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造价控制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与低、关系到建筑工程进度的快与慢、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产品多,消耗人工多,使用施工机械多,施工地点不固定,施工周期长,占用资金大,给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2)据我了解,从我国现存的造价管理体制上看,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忽视了工程造价过程的成本控制,在招标阶段进行了一个预算,在工程竣工之后又反映了一个结算,无法对整个工程进行实时的监控;因此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是一种事后核算型造价管理方式,只注重对已发生的建筑工程成本进行审核,把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造价发生之后,而不是在造价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失去了对实际造价的控制作用和意义。现代建设项目不仅规模大,参与建设的单位和人员多;而且建设项目工程文件繁多(如信函、通知、图纸、合同、进度报告、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记录等),信息量极大。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是以纸为载体,其传输方式又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径向传输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极易因信息交流沟通失误造成损失。虽然大多数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管理方法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工具,所以只能想到但又不能做到。种种因素相结合就造成了长期困扰建筑领域的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这种现象很难确定具体的责任人员,结果往往是超投资既成事实,只能实报实销,致使工程造价一涨再涨;造成国家、集体、个人资源的大量流失。究其根本,是由于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所导致。

(3)目前,根据我所了解的一些国外工程造价管理资料来看,国际上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以英联邦为代表的国家来看,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工程造价信息网络建设,且已形成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体系。而我省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工程造价全过程信息收集系统;但省内各级造价管理机构都建立了造价信息网,已经研究开发工程造价管理的各种软件,并正在通过网络系统有关信息;只是如今的工程计价软件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均属单个系统,未能实现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信息共享功能。

综上所述:建立一套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实施平台、最大限度地缩小既定与实际发生之间的差距,通过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及信息技术服务的结合, 实现用户在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成为目前工程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在开发建设工程综合价格计价及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必须开发出集计价软件、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信息处理及于一体的全新的工程造价管理平台。通过造价信息网络的形式,及时工程造价信息,实现各地造价信息的共享,从而达到合理控制和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可以肯定的说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大发展的最新最强的动力源。

二、工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觉得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或者说绝大部分是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往往忽视建设前期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错误的认为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控制施工的费用支出也就控制了工程造价;因而,一般只注重施工预算、结算,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在工程施工阶段,造价中的“量”、“价”已斟酌确定,“价”可以根据建筑市场行情随行就市,是可变的,受市场规律的支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量”是指工程项目的实体消耗量,一经确定,绝大部分在施工中是不能变动的,即使是施工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改变实体消耗量的因素,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前期考虑不周,设计文件粗糙等因素造成的。

上一篇:试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下一篇:关于村镇规划设计方案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