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菌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时间:2022-10-23 11:38:10

双孢菇菌糠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 要: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的双孢菇菌糠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中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栽培效果最佳,不仅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而且显著改善了番茄果实的品质。处理1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有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双孢菇菌糠堆肥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番茄果实品质的效应。

关键词:双孢菇;菌糠;土壤养分;番茄;果实品质

食用菌菌糠是蘑菇栽培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又称为菌渣、下脚料等[1-3]。目前,我国每年菌糠量已达500万t以上[4-5],可见,对食用菌菌糠进行资源化利用大有可为。菌糠中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菌体蛋白、酶等有效成分,将食用菌菌糠经过微生物发酵、腐熟处理后可栽培生产有机蔬菜,使其称为一种融生物性与有机性于一体的新型生物有机肥料[6-8]。因此,合理利用菌糠,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了废物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试验将双孢菇菌糠和法库孟家乡当地田土按不同体积比组成混合基质,选取设施蔬菜有代表性的番茄为试验对 象,探讨不同配比的基质对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食用菌菌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11月到2013年4月在沈康高速公路两侧现代农业产业带辽宁孟家绿色食品开发区生产基地进行。双孢菇菌糠由沈阳师范大学项目合作点康平张金平双孢菇栽培基地提供,供试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为粉太郎。

1.2 试验方法

1.2.1 双孢菇菌糠发酵。将采收双孢菇后的菌糠从栽培箱中取出,经粉碎机粉碎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0%,然后建堆发酵4~5天。发酵后双孢菇菌糠看不到灰白色蘑菇菌丝,料色较深,用于冬春茬番茄栽培。

1.2.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以下3个处理组:对照组为100%田土;处理1为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处理2为50%双孢菇菌糠+50%田土。每个区域面积为5m2,3次重复,其它栽培管理条件均一致。测定施入后田间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番茄成熟后选取第2穗成熟果实3个并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Vc、有机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

1.3 测定方法

土壤碱解氮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土壤速效磷测定采用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测定采用乙酸铵提取——火焰光度法;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以及马弗炉加热法;可溶性固形物采用糖度计测定;Vc含量的测定采用2, 6-二氯靛酚滴定法;有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滴定法;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菌糠配比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土壤中施用30%双孢菇菌糠(处理1)后,碱解氮含量提高了80%,速效磷含量提高了145.8%,速效钾含量提高了60.2%,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2.8%;而土壤中施用50%双孢菇菌糠(处理2)后,碱解氮含量提高了35.3%,速效磷含量提高了86.4%,速效钾含量提高了16.7%,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7.4%。利用SPSS 13.0软件对表1中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后可知,与对照相比,处理2中土壤碱解氮在p

2.2 不同菌糠配比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2.2.1 不同菌糠配比对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番茄果实品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果实内所含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从图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和处理2(50%双孢菇菌糠+50%田土)均显著(p

2.2.2 不同菌糠配比对番茄果实Vc含量的影响。Vc含量是衡量蔬菜营养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图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和处理2(50%双孢菇菌糠+50%田土)均提高了番茄果实中Vc含量,分别提高了11.4%和3.4%。其中,处理1明显(p

2.2.3 不同菌糠配比对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番茄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它对蔬菜中的铁具有还原作用,能够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由图3可知,对照组番茄中有机酸含量为3.46 g/kg,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番茄中有机酸含量为3.52 g/kg,处理2(50%双孢菇菌糠+50%田土)番茄中有机酸含量为3.49 g/kg。可见,处理1和处理2对提高番茄果实中有机酸含量没有显著(p

2.2.4 不同菌糠配比对番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蔬菜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是指含各种可被人类消化利用的糖类物质总和,可溶性总糖(包括果搪、葡萄糖和蔗糖等单糖和双糖)是蔬菜中重要的风味成分和营养成分。从图4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在提高番茄可溶性总糖含量方面,处理1(30%双孢菇菌糠+70%田土)的效果最佳,提高了23.4%;处理2(50%双孢菇菌糠+50%田土)仅提高了6.0%,且各组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十分可观,因此菌糠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消除环境污染,而且促进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菇菌糠处理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明显改善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其中,处理1的效果优于处理2,其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33.4%,Vc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1.4%,可溶性总糖含量较对照组提高了23.4%,上述指标的提升源于双孢菇菌糠成分的特殊性,和其它食用菌菌糠相比,双孢菇菌糠含有的纤维素和粪便成分更高,经菌体转化后菌体蛋白和糖分含量丰富,易于西红柿有机物形成,所以,双孢菇菌糠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提高番茄品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适宜在蔬菜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谢修鸿,粱运江,王晓红,李玉.菌糠等物料施入风沙土对其溶解性有机质组分的动态变化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3)

2 李大军,李玉.平菇菌糠替换绵羊日粮中玉米的饲喂效果试验[J].饲料工业,2011(3)

3 谢修鸿,李玉.姬松茸菌糠改良苏打盐碱土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牧草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5)

4 侯立娟,姚方杰,高芮,陈玉佳.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研究概述[J].中国食用菌,2008(3)

5 申进文,沈阿林,张玉亭等.平菇栽培废料等有机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4)

上一篇:甘肃苹果树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下一篇:柚类的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