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导入艺术探究

时间:2022-10-23 11:06:24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导入艺术探究

[摘要]新课程高中生物学中适于运用比较法教与学的内容很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充分运用比较法,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导入是教学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明显标志,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这一环节启动的,因而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一堂课是一场戏,精彩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一锤定音。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课堂 创新教学 导入艺术

生物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坚实的课堂教学理论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且能够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生物这门学科和文学艺术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是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的,相比较而言,这门学科是比较枯燥的。因此,运用什么养的技巧把学生带入生物课堂、了解奇妙的生物世界是一个难题。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当教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开场白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能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这里的“开场白”就是我们说的“导语”。导语是一堂课刚开始时教师导入新的教学情景的一段话语,是关于本堂课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应用方法向学生做的必要交代。

1 创设情境导入

情境创设来源于现实生活,但需要高度浓缩和提炼,克服创设的随意性,必要时可以适当进行加工处理,更能符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实现教学目标。如:“细胞分化”的教学,以德国某体操运动员和她白血病儿子的真实故事导入。教师问:“关于白血病,你了解多少?正常人体内的白细胞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教师问:“刚才我们讨论了正常的白细胞产生,患者体内异常的白细胞即癌细胞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关内容,如癌细胞的产生、致癌因素、癌细胞的特征以及预防癌症的措施。过渡:“对于患者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案?”学生答到:“化疗和放疗以及移植造血干细胞。”教师问:“放化疗方案有什么缺陷?”组织学生讨论。过渡:“在药物方面,科学家试图寻找副作用小的一些抗癌药物如紫杉醇。”并提供紫杉醇的资料,教师问“如何大量繁殖红豆衫满足紫杉醇的用药需求?”此问的意图引出植物克隆,并落实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过渡:“刚才同学提出第二个方案移植造血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体内除了干细胞以外,还有其他的干细胞吗?”播放干细胞视频,组织学生画概念图归纳干细胞类型。再现情境:医生希望给该运动员的儿子移植造血干细胞,但配型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获得治疗患者所需的造血干细胞?组织学生讨论方案。此问的意图引出动物克隆,并落实动物细胞的全能性。教师总结:“刚才讨论了治疗白血病的一些方案,但有些方案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实现,所以现在还有许多患者处在生死边缘,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激发学生对患者感同身受的真挚情感。

2 前后联系导入

生物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带出新内容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把以前所学的知识和新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新内容有亲切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新课上去。它适用于与以前所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具有全面的了解。有些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已经初步涉猎过,在高中生物教学新授内容教学时,可以进行前后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课教学。例如:在开展“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回顾,以使进入新课学习时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设计与教材有关的趣味故事

通过精心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悬念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追求真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活跃状态。例如:在讲授“呼吸作用”时,通过“地窖杀人”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人去菜窖里取白菜,一下去就没有上来,后来又下去一个人,同样也没有上来。第三个人拿着点燃的蜡烛顺着梯子下窖,才下到一半时,他就大喊大叫:“有鬼呀!有鬼呀!”同学们想想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问题既简短又有趣,很多同学在了解一些枯燥的理论之后,再听到这样有趣的故事,好奇心立刻就会被激发,也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原因,这样教材中的知识就会在愉快的氛围中北学生接受,而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就会牢牢掌握相关知识。

4 直观呈现导入

这里所说的直观呈现有两种方式。.一是运用媒体导入,以多媒体为主要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为高中生物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在新课导入环节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下载专门的教学软件,将植物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二是通过有关实验,把看不见的生命活动过程变为可以看到的现象,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想象和理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可以明确学习目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巧妙的导入新课,就能很好的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就会去主动学习,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他们就会把这节课甚至以后几节课的学习当成一种快乐,也助于教师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用心去设计每一课的导入,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上一篇:语言活动中游戏的运用 下一篇:怎样对高中数学新课改教学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