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效的作文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23 11:01:15

小学生有效的作文教学探究

作文怎么教?为什么好多孩子一到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眉头紧锁?种种有关作文教学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小学语文教师。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该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们写作的热情呢?结合自己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灵动、直率和真实、诗意是有效作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一、有效作文教学应该来点灵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呼唤生成,强调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和精彩。但这生成在我们语文教师手中似乎更愿意“偏爱”于阅读教学的课堂,对于一直就是小学语文教改“老大难”的作文教学似乎还是水波不惊。于是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写妈妈、写老师,到了六年级还是写妈妈、写老师,年年岁岁花相似,如此重复而无新意,怎么不将孩子们写作的热情消磨殆尽呢?因此,在我们的作文课堂上也应该有生成,也应该有灵动,让它们给孩子们制造惊喜,传递快乐,让作文课同样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难忘的段心理历程”。

教例:《一节“吹”出来的作文课》。某周星期三,还没进办公室,就听见从教室里传来阵阵喧哗声。我只好转身快步向教室走去。当我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时,教室里立刻安静了许多。“老师,今天王军和张明到小摊上买了许多泡,他们刚才还吹炸了!”不用催问,好几个同学向我“报告”。情况当然属实。王军和张明只好上交了袋中所有的泡泡。泡泡果然不少,大部分是小的,也有三个蛮大,我让他们都放到了前面的讲台上。怎么处理呢?接下来我安排了同学非常喜欢的吹泡比赛,吹泡比赛空前精彩。下面的“吹泡高手”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加入比赛。教室里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等到窗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小脑袋时,我才意识到打预备铃了,快上作文课了。再看看同学们,他们的玩兴却丝毫不减。干脆,今天就将这场“吹泡比赛”进行到底,到时就让他们写这个……

课堂上,同学充分的活动自由和表达自由毫无疑问地表明了这是一堂成功的作文课。而这堂课的成功也不过源于我的“灵机一动”,但这一“动”却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课堂全盘活了,自然少不了下面精彩的生成。在作文课上,作为教师的我以泡泡为纽带,巧妙地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与他们同玩同乐同欢笑。在这种轻松、愉快、朋友般的亲近感极强的氛围中,师生的心灵一次次地碰撞,一次次地对话,学生的写作激情很快得到了萌发,个体的“写作潜能”也被充分挖掘。这样的作文教学带给孩子们的感觉是好玩、可爱的,留下的印象也是深刻、难忘的。

二、有效作文教学应该留些直率和真实

小学作文教学既是锻炼学生文字书写、表达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丰富、发展和培育学生情感的过程。古人“辞赋源于情感”的感悟告诉我们,情感才是写作的源泉和原始动力。孩子们学习写作,其内在动力也是他们内心的情感的迸发,而作文仅仅是他们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形式而已。就如花草树木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一样,情感的释放也需要自由的、合适的氛围和空间。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如果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的氛围和空间,让他们想怎么表达,就说怎么表达,想咋描述就咋描述,允许他们直率甚至不着边际。在这片不受束缚的自由自在的天地里,学生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话语氛围和空间,他们沉寂与心灵深处的许许多多的真实的东西就会像绵绵不断的涓涓细流缓缓流淌,既是那样的活泼而又那样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了倾吐的欲望,再让学生拿起笔来把想说的都记录下来,还会是难事吗?

教例:《广告,走入小学生作文课堂》。传媒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类电视台、移动车载广告,大型户外广告,报纸上、传单上到处都是广告。小学的孩子早把那广告词背的滚瓜烂熟了。什么“心有多远,思想就有多远!”“今年过年不收礼,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从上课伊始,孩子们的情绪就处在极度亢奋状态,他们围绕“广告”这个话题,个个兴致极高“我最喜欢公益广告,它把深刻的道理喻含小事中,给我以教育。”“我最喜欢小娃娃做的广告,他们很漂亮、很聪明。”“我发现有些广告做得好,但是东西很孬,骗人的。”……假如让你们来做广告,你怎么办?好不容易插上嘴的我话锋一转,又一次激起了孩子们讨论的热情。什么我只做有利于老白姓的广告啦!伪劣产品清除广告!只要有钱赚,不管那么多……

40分钟的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顾不得进行课间休息,一个个赶紧埋头将自己由“广告”生发的那些思绪通过笔尖倾诉到作文本上,“沙沙沙”的写字声中诞生了《让我们生活在无伪劣产品的环境中》《天价月饼,我们说不》《我代言真货》等一系列优秀的习作。我们做老师的经常抱怨学生习作中假话、套话太多,其实在这假话、套话的背后正是孩子们情感的畸变和童真的流失!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留些率真,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灵和生活,让他们在真诚的对话和交流中拒绝掩饰和敷衍,还一个真实的自我,“作文即育人”,这话很深刻。

三、有效的作文教学更应该存份诗意

诗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也有自己的精神哲学,有学者就曾说“儿童一生下来就会创作”,我们不是经常见到好些孩子喜欢拿着笔随意地涂涂画画吗?其实,这正是源于他们内心的冲动。孩子们有渴望,更有梦想,在他们用小小的心灵怯生生地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诗意对他们无疑是最好的引领。因为诗意没有羁绊,没有约束,更没有统治,有的只是情感的恣肆,文化的流淌和心灵的对接,孩子们需要这样的气氛,我们的作文教学更需要这样的境界。

教例:《秋天的“雨”话》。一位教师面对突然下起的毛毛细雨,带领孩子们走进雨的世界,让孩子们用心与雨对话,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下面是教学过程:

吟“雨”1、找诗。大家喜欢雨吗?可是“雨”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一个个多情的精灵!2、品诗。学生轻声读诗,想一想,议一议,你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3、诵诗。

赏“雨”1、观雨。走出教室,在阳台上欣赏一下雨中的花草,雨中的田野,雨中的山坡。2、摸雨。把手伸出窗外,阳台外,或走进雨中,感受一下雨打在手上、身上的感觉。

说“雨”学生自由交流对“雨”的感受。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1、雨的种类。雷雨、毛毛雨、暴雨、狂风骤雨……2、雨的作用。滋润万物、给大自然“洗澡”、让空气清新、调节人的心情……3、雨的弊端。影响人们出行、让人们心情烦闷、形成洪灾、房屋漏水……

写“雨”雨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一行行清丽的文字便自然地在孩子们笔端流淌,活泼而率真,真实而富有诗情。

对于孩子,对于这样的课堂,诗意无疑是让人享受的。同样,在诗意的课堂上,在诗意的教学中,孩子会在默默中受到熏陶,他们会学到儒雅、懂得大度、获得思想、得到发展。

上一篇:利用情感规律激起阅读兴趣 下一篇: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