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绵阳市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研究

时间:2022-10-23 10:57:12

对绵阳市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普及程度差异研究

摘要:本文比较了目前绵阳市武术散打与跆拳道发展的不同境遇,进而深入分析武术散打的普及程度落后于跆拳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推进武术散打运动普及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散打;跆拳道;普及程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45-01

1、武术散打与跆拳道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我国武术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散打运动的开赛及成为全运会、亚运会、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大众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在绵阳市武术散打的普及程度令人担忧。三台县的文武学校是绵阳市规模最大的专业武术学校,多次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算是知名武校了,开办多年学员不到千人。江油的武馆学员不到百人,绵阳市区仅仅只有一个练习散打的精武馆人数一直没突破过200人。而跆拳道在绵阳的发展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就市区内道馆就有5家加上各县城的大小道馆总多达40多家学员上万人。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与跆拳道的发展相比,武术发展的现状又实在令人堪忧。

2000绵阳市第一家跆拳道馆在丰谷开办。2002年成立绵阳市跆拳道协会至此,跆拳道在绵阳市的发展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小孩到年轻人,学习跆拳道的人数逐年递增,近几年,甚至出现了有的跆拳道馆被挤爆的场面。走在街上也随处可见穿着跆拳道道服的人,可见跆拳道在绵阳的发展是让人羡慕的。而其在普及过程中更是覆盖了各县区的大小城市使其在各地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和普及。

2、武术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

2.1 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比赛服装的差异

武术散打在服装上运动员穿着短裤,服装在形式上、内容上不仅完全脱离了中国武术的本质特色,而且中国传统武术的服饰文化被无情割裂。即使有中国武术段位的标志性服装,也只是一种礼仪服饰,并没有用于练习和比赛。跆拳道服装为白色,设计规整统一。不同级别的练习者系不同颜色的腰带,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2.2 武术散打和跆拳道技术特点、练习方式的差异

武术散打包括拳法、腿法摔法等,技击方法多样、复杂,不但讲究手法与腿法的协调配合,而且还讲究劲力。在跆拳道练习中实战较多,迎合了练习者防身自卫的初衷,因为实战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技能的机会。跆拳道实战练习多在同一级别学员之间展开,技战术水平悬殊不大;同时由于跆拳道高度发展腿法,讲究快、准,与散打腿法的快、狠、讲究功力相比较,伤害性显著要低。散打因为腿法力量大杀伤性强,一旦被击中易造成伤害,所以一般练习者较为惧怕散打的实战练习。

2.3 武术散打和跆拳道比赛规则的差异

从比赛规则来看,跆拳道的竞赛规则特征主要有:禁止用拳技术攻击脸部;限制用任何方法攻击腰以下的部位,禁止扭打和摔倒对方;使用全接触技术和专门防护器材;强调技术真正发挥力量的评估体系,这就形成了一种以准确、有活力、精彩好看的击打技术特征明确的竞赛活动。跆拳道规则统一,评判相对简单,它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是经过书面申报,专家研讨,集体论证,而后才由国际跆拳道联盟加以认可,最后公布与众。散打运动竞赛规则的随意性较大。

2.4 武术散打和跆拳道礼仪规范的差异

在散打比赛规则中,也有运动员应遵守的礼节的条款:运动员互相携手进场;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每场比赛开始时,运动员互相行抱拳礼;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互相行抱拳礼,再同时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还礼,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礼仪”是跆拳道运动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跆拳道练习过程,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练习时衣着端正,头发整洁,对教练、同伴时刻都要表现出恭敬、服从、谦虚、互助互学的心态。谦逊和正确的言语,忍让与友好的态度,虚心和好学的作风,也是跆拳道练习者应遵循的重要礼仪。

3、结论与建议

武术散打的服装不符合现代审美观,无法吸引大众。武术散打在服装上运动员穿着短裤,服装与跆拳道服装相比缺少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武术散打缺乏面向大众的习武场所会馆,限制了武术散打的社会传播进程。武术散打的练习方法相对较难,使练习者望而却步。竞赛制度的不统一影响了武术散打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武术散打段位获得的局限性影响了练习者的学习热情。武术散打在礼仪上不够规范。武术散打虽然在礼仪上有一定的规范,但和跆拳道相比。缺少对精神修养的重视,没能制定一套严格的统一的礼仪规范,贯穿到训练比赛与生活始终。

设计合适的武术服装。应设计出一种既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实用、美观,适合现代人思想、心理特点,能够让大众接受的专用服装。并且在武术散打的日常训练和比赛之中实行统一着装。首先,重视武术在学校的传播,尤其重视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其次,派遣专业人员及通过表演的方式,对其他民族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层的传播;最后,建议政府成立专门的“国术”推广部门,并且跆拳道推行过程中,“道馆”模式值得借鉴。

中国武术散打不可固守旧有,不要拘泥于传统武术的束缚,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大胆借鉴国外各种技击技术的发展、理论、训练和管理经验,重视与海外进行学术交流。中国武术散打的竞赛规则必须走体育竞赛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使国内与国际的比赛规则相一致。改革散打运动的段位制,简化散打段位制考试方法,下放段位制考试权限,细化段位级别,让高校等下级会员单位能够举行散打段位制考试,充分发挥段位制的作用。制定一套严格的统一的礼仪规范,贯彻到学员的训练与生活始终,使其对于练习者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起到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彪武术散打与柔道跆拳道运动的体育文化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3):37-39

[2]马波,跆拳道的发展对中国武术的启示,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23-24

[3]徐武,黄光立,我国传统武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05,2(10):4-6

上一篇:加强施工组织管理提高科技创新力 下一篇:浅谈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