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民族拉弦乐器的室内乐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3 10:48:23

改良民族拉弦乐器的室内乐应用研究

摘要:改良民族拉弦乐器已经获得了科研意义上的阶段性成果,即提高了声音的统一性和粘和性,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得到大众的认可,才能推广和应用。以系列胡琴发音的科学性和实测数据应用于实践演出所获得的实际效果和反馈情况,论证其实用价值,力争为民族拉弦乐器在合作中音质音色的统一与协和做进一步的探讨,以便于推广这一成果。

关键词:改良;共鸣;数据;测量报告;组合测试;实践测验

中图分类号:J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01-0016-10

我国的民族器乐个性突出,特色鲜明,造就了独特的音乐韵味和特点,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不足。在乐队当中,民族器乐的弱点尤为突出,即各声部的音色、音响难于融合,特别是音色由于特点突出更难于同一。此外,由于我国音乐的律制原因,整体音响不够和谐统一,即使同种乐器由于大多属个体作坊制作,音质音色也难于统一,给民族器乐的合奏带来很大难题。

改良过程

为克服和改进胡琴的不足,四川音乐学院乐器研究室陈泽老师、贾路红老师和黄小玉老师及很多热心支持这项科研改革的同仁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几经修正和调试,改良研究出具有高音音量衰减、高低音区音色统一、音量相近的改良胡琴系列。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文化部乐器改革的大奖。

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京剧主要伴奏乐器“京胡”所独有的声学结构――复合共鸣原理。我们对之加以借鉴,在共鸣腔体内靠近振源处加装新设计并改进完善的“双管复合共鸣装置”。此装置极其轻巧,其共鸣形式由单腔体共鸣变为复共鸣,原工程塑料材料被改进为碳素纤维材料。碳素纤维材料的优点在于强度坚韧,壁管纤薄,有利于声能扩散,增大音量,使得“复合共鸣管”与琴箱空气容积更为匹配。采用这两项创新技术研制出的高胡、二胡、中胡、低音拉忽雷、倍低音拉忽雷,拥有了传统民族拉弦乐器系列所不具有的声音品质。按乐器共鸣腔体容积的大小我们已设计出接近科学数据的“复合共鸣”管,见下表:乐器的作用在于转化成音响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如何将这一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其是否有推广应用的价值,能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成为每一种乐器改革后的中心任务。为宣传四川音乐学院这一成果,宣传民乐表现力的多重可行性,提高民族乐队合奏音响的粘和性和统一性,使音响更和谐优美和悦耳,笔者几年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为验证此改良胡琴系列各方面的优越性和推广价值,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研究、实践与数据分析分如下阶段进行。

单项乐器测试

一、改良二胡

分析样本提取详见下谱:

频谱分析

(一)低音区

1.小字一组d(空弦)

2.小字一组a(空弦)

该乐器小字一组d(空弦)和小字一组a(空弦),从频谱上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征:

a.相对于二胡上的其它音,空弦音泛音比较丰富。这与有效弦长较长以及琴筒较好的共振有关。

b.谐音数量呈常态分布。泛音的振动频率与基音基本构成简单整数比关系。

c.小字一组d(空弦)在5000赫兹以上的泛音还有一定能量存在,并形成波峰。

(二)中音区

2.小字二组a

该乐器小字二组的e和a,从频谱上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征:

a.泛音呈常态分布。第一泛音强度皆超过基音,这是由于二胡共鸣箱能充分对这两个音的振动给予充分共鸣所致。

b.小字二组a有少量噪波出现,这可能与蟒皮或共鸣箱的不良共振有关。

(三)高音区

结论

全音域的谐音数量大致呈常态分布,低、中音区谐音较丰富,频谱中基音峰值相对较低;至高音区,基音峰值增高且单一;高音区由于有效弦长缩短,故泛音数量明显减少。

分析人:韩宝强

2015年1月26日

从听觉感受上来说,改革二胡整体音质较为明亮、刚健。音量较大。

由检测得知其优于同比乐器的音量比例。尤其高音区较为明亮,而且演奏法和手感等方面没有任何改变,所有会演奏胡琴的人即刻上手,没有任何异样感。(高胡、中胡略)

二、改良拉忽雷(大提琴)

分析样本提取详见下谱:

频谱分析

(一)大字组

1.大字组C(空弦)

2.大字组F

该乐器大字组c和大字组F,从频谱上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征:

a.泛音比较丰富。且第一泛音强度皆超过基音,这是由于大提琴共鸣箱不足以对空弦振动给予充分共鸣所致。所有提琴类乐器低音区都存在类似情况。

b.谐音数量呈常态分布。

(二)小字组

1.小字组c

2.小字组a(空弦)

该乐器小字组的c和a(空弦),从频谱上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征:

a.泛音比较丰富。且第一泛音强度皆超过基音,这是由于大提琴共鸣箱不足以对空弦振动给予充分共鸣所致。

b.与小字组a(空弦)相比,小字组c泛音数量不够丰富。这与琴弦有效振动长度缩短有关。

c.小字组a在5000赫兹左右的泛音还有一定能量存在,并形成波峰。

(三)小字一组

1.小字一Md

2.小字一组g

该乐器小字一组的d和g,从频谱上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征:

a.二者基音强度皆超过第一泛音强度,这说明大提琴琴箱已经能够对空弦振动给予充分共鸣。

b.小字一组两个音的泛音列形态相对于大字组、小字组较完美。

c.泛音数量比较丰富,说明大提琴共鸣箱共鸣较充分。

上一篇:玩转“小当家”,开启大班幼儿自治模式 下一篇:秦巴山区的“三色”文明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