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香店拳

时间:2022-10-23 10:43:56

一、香店拳源流

明末清初闽中少林寺被清政府烧毁,东南沿海实行海禁和移民内迁的政策,少林寺武僧散落民间,其中罗汉门智远和尚躲避在福州“庆香林”香店内,并在店中传授少林拳,为避清政府缉拿,只传内(香店场内人员)不传外,同时传授练功治伤和独特的“四大金刚”、“护法”等少林医方秘典。福州民间武术界常把香店拳称为“香店手”或“香店法”、“和尚手”。

福州登云的房利贵等将拳法又分别传授下去,其后传至徐心波等。我本人即学自徐师傅。香店拳在解放后打破保守旧规,在福州地区广为传播,现已传播到国外,习者众多。

二、香店拳拳技特色

香店拳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闽中少林罗汉拳的特点,拳风古朴、刚烈,刚中含柔。主要套路有三战、硬三战、八步(上中下三盘)、十字、十八伏魔腿、少林一百零八手、罗汉拳、五十四拳母、八步徒手对打、刀术、剑术、少林棍、伞术、板凳法等。手法上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变化,身法上讲究吞、吐、浮、沉,内外讲究“精、气、神、手、眼、身”六合。技击中“猫蹿狗闪,兔滚鹞翻身”,短打近攻,动作迅疾,灵活多变,攻防技术全面。拳、掌、指、肘的运用丰富,变化莫测。练时要求走似疾风,站如固钉,进似利箭,退要稳健,还要做到眼明手快、腹实含胸、肩沉肘附、足蹬力猛。

香店拳是内外合一、软硬功兼练的拳种,架子大开大合,动作迅疾,拳势激烈,凝则勇猛沉厚,变则轻巧快捷,静则精气神力俱凝,动则手眼身法步齐至,拧浑身劲于一点。

香店拳师傅们多从事传统手工制香,终日揉搓香料,造就了他们特殊的臂力,更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拳形风格。

1?郾硬马硬桥,以声催力

香店拳讲究“练拳不练桩,房屋无立柱”,因此马步沉稳,实而不僵,功深时落地生根,并具弹劲。

三战套路也称作“三正”、“三变”,为香店拳的基本功、入门拳,拳有冲、砸、靠、转,掌有折、翻、吹、推,肘有横、顶(图1)、拦、抖,步有三角马、四平马、点马、弓箭马等。

属于激烈功法的有桥手训练、练天地骨(尺桡骨)、三角马进退桥手对练、碰基顶马等。基马是练好香店拳的基础,基马要求马步扎实、稳定,又不失柔韧性,灵活而富有弹性。桥手的硬度要求有一定的抗击打力,又有弹力、旋转力,周身上下协调一致、伸缩自如、反应迅速、无坚不摧。配合“三正”,自身间架调整到合理状态,发挥两腿作用,并通过腰部转发出寸劲。三角马为母马,三角马的宽度以本人肩宽为准,长度为前脚后跟离后脚脚尖一个自身脚长为准,要提肛,收腹,小腹有上升之势。马步的要领在于裹裆,两膝着力,大腿肌肉拧起有前后左右对张之力,松而不懈,坚而不僵,有松才能有紧,而在对敌发力的瞬间就要做到松紧有度,松是手段,紧是目的,因两脚进退路线呈三角形,故名三角马。

在马步稳固的基础上才能发力,还要配合发声。这种发声要先用特殊的方法找到气入丹田的感受,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使气达丹田,声由内转,并用丹田之力,利用声波鼓荡发出声音,使声波如江水滚动滔滔不绝,震动整个腹腔,以致胸腔都产生共鸣,全身细胞同时动员做到声力并发,声催力出,力随波荡,周身肌肉随音波任意鼓荡,功力强发音时间越长,肌肉的发力鼓荡也可越久。柔劲配长音,刚劲发短音。发声有五音:哞、哈、哼、嘿、咦。每个音有不同的嘴形,每个音里都含有佛家梵音中低沉的腹音,此五音与拳术的外形五行相照,形、神、声、法高度统一。

2?郾周身是手,变幻莫测

香店拳的“十八手”即神秘的“少林达摩十八手”、“十八主手”,配合身法变化每个主手又可分拆出几种不同的用法,手法上有捞(抄)、锄(拆)、插、劈、锁、叉(图2)、捅、震、砸、抖、钩、挂、盖、拱(图3)、抓、拦、翻等十八技法。

十八主手来源于各套路的动作,但绝不是按照套路演练中的模样简单复制,而是拳学中精华所在。这十八手每手都可作为基础变化出其他的手法。在变化中讲究手随意转,意随敌变,关键在于火候的把握。这种火候的把握唯一的途径就是实战,这个火候就是获取优势的机缘,瞬间即逝,完全要靠心灵、胆识、气势,否则很难得其一二。一旦掌握这种灵机,一手就可变化无穷。

如主手可单纯性连续进攻,在打击对方中不必考虑效果如何,轮番进攻,遇到反抗内中劲力变化,招式不变,直到被对方化解,才随势变化,换一手法依然连续进攻,身体在一松一紧的变化中,力量根在脚,发动于腿,主宰于腰,推动手臂掌拳,做出各种的变化。

用怎样的主手来打,首先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对方特点、我方自己的状态来决定;其次还要根据与对方肢体相碰瞬间感觉出的迎力与顺力的火候变化,随机应变。经验告诉我们,实战中接近对方时肩撞、肘打、脚踢、步进要手脚齐动,应感而击,而不是盲目地用进攻手法,妄加臆测地把十八手变成死的固定的招数。真正的十八手就是像长了眼睛的导弹从各个方向进攻敌方的弱点,让对方感觉我周身都是手,防不胜防。

3?郾守中打中,攻守不断

中线是人体的重心所在,守中就是护住自身的中线,不被对方击中。中线就是人体前面正中部位、中医经络的任脉通行路线,上部脸到咽喉、中部胸腹、下部下阴到马步地面。因此控制住中线就可控制住对方的重心,打击到对方的要害。香店拳的护中策略是通过步法的调整来把自己的中线移动,以步带身,保我重心不失,同时不停进攻对方的中线。

香店拳秉承了少林拳的特点,在训练拳术时往往在20秒内用全力激烈发劲,这种目的就是为了练协调性、爆发力和“一口气”的功夫。动作中少有花哨,简练、严谨;一阴一阳,守中打中;下盘坚固,落地生根;行气发力,起于腰胯,发于丹田,内外协调一致。出手遇实则刚,化势为柔,身化手攻,夹守带攻,在攻守中手法严密紧凑、快速、连贯、手不空回,出手不僵即砸,不封即缠,不扣即捞,不叼即震,得机突然发出抖、摆、砸等进攻性手法,使劲力透达对方脏腑。

从外形上看,香店拳连续发力时身体左右快速旋转就好像孩童时玩的玩具“拨浪鼓”,在此过程中肩沉、胛骨微合,胸口内缩,使胸、背、肩、肘等的劲力可以聚在一起,再加上气沉丹田,全身上下劲力聚合一起,随身体的旋转手臂屈伸扭转不断发出含蓄并带有弹抖、震颤之劲。

4?郾攻防全面

香店拳的各种套路都含有上中下三盘的攻防动作在其中。

有明显上下变化比较多的套路“八步”中就分上、中、下三盘手的变化,上下起伏,指上打下,腿法的横扫腿、挂勾腿等与手法并用,变幻莫测。

还有“四门腿”套路基本属中下盘功夫,以单蝙蝠步为主,腿以弹为主,配有蹬剪捆绑法兼以勾踢、扣、摆腿法,有立中出腿更有跪中施法,还有扫腿、蹬腿、踹腿、单(双)蝙蝠腿等动作。实战中对方攻我时,我往往闪身前跃或缩身后跳或下跪蝙蝠步,待其扑空,然后立身回击或转入下盘进攻(图4)。

下盘以倒地动作为主,又分为主动倒地和被动倒地。有蓬车莲、海底朝天脚、金交剪等动作,用翻、滚、跃、钻、绞交替配合,双手起辅助撑地作用,也能抓拿对方手脚,三者紧密配合,或从地上击摔敌方或直接用四肢巧妙擒拿对方,使敌方动弹不得。

三、香店拳禅风

虽然香店拳技击性很强,但是作为少林拳一脉,它的灵魂里还吸收了佛学的思想,在激烈的搏击中也为了解放思维的桎梏,达心性的升华,在拳中体会无意得真意的禅机;认为“拳属武入于兵,兵者战之用,拳不离攻防,法不离奇正,变不过虚实,用不过刚柔,健身为基,练拳为功,御敌为用,拳不能不用,但拳不能妄用、滥用,要用之当用,不用之用乃拳之大用”,终以慈悲为怀(图5)。

香店拳中还有秘传草药学、骨伤中医学,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以及疑难杂症,既可用于自己平时练武受伤治疗,也可帮助别人,悬壶济世,因此香店拳的嫡传徒弟个个都身怀独特医术。

上一篇:浮沉 第14期 下一篇:二郎拳竞赛套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