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杂稻的成因及防除对策

时间:2022-10-23 10:15:15

一、自生杂稻的形态特征

自生杂稻苗期叶形细长,叶色较淡似籼稻,部分稻株叶鞘紫色似杂交籼稻。拔节后叶片细长披垂,有明显的籼稻特征。苗期叶片生长速度比粳稻快,株型松散、多分蘖。

各种不同类型的自生杂稻,一般都比常规稻成熟早,但也有的成熟特别迟,有的不育。

自生杂稻有高秆、矮秆之分,高秆的在田间表现很突出,比一般粳稻品种高10~15厘米,矮秆的株高只有70~80厘米。穗子有类似籼稻的特征,籽粒排列稀疏,结实率中等或偏低,千粒重较低。高秆类型籽粒排列稀疏,颖壳有褐色和金黄色两种,褐色的结实率较低,金黄色的似中籼稻,结实率较高,籽粒千粒重24克左右,易落粒,在10月上旬开始落粒。矮秆类型大都是褐色籽粒,千粒重18~20克,米粒呈深红色或浅红色,结实率很低,易落粒,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就落粒一半以上。

二、自生杂稻的形成原因

自生杂稻的传入及蔓延,与机械跨区作业携带、收获产生落粒、栽培方式及种子夹带等有关,而免耕直播的环境条件是造成自生杂稻爆发的主要原因。

1.上年杂稻落粒污染。直播环境条件下杂稻自生,一是由于杂稻易落粒,水稻收获前已有10%~20%的杂稻自然落粒于地表;二是收获机械也会有3%左右的落粒。据试验,落在田间表层到土表下20厘米土壤中的杂稻种子,下年发芽率仍可达65.8%~66.3%,在麦套稻、直播稻等免耕直播的条件下,上年落在田间的杂稻种子不能被深埋地下,容易萌发出土,形成自生稻。

2.使用上年杂稻落粒污染的田块作秧田带入大田。水稻秧田多不深耕灭茬,部分散落于水稻残桩夹缝间、稻草上的杂稻种子大多仍有生命力,加之我们水稻育秧多采用通气育秧的方法,因而造成水稻秧田自生杂稻发生数量比较多。部分机插、抛栽稻田出现的少量杂稻,大多是使用了带有残留上年落粒自生杂稻种子的土壤所致。

3.随外来机械带入、种子夹带及鸟雀携带所致。

4.种子夹带自生杂稻种子。种子田自生杂稻去杂不彻底,发生田间自生杂稻种子。

三、自生杂稻的发生规律

一是水稻种植方式以直播稻发生较重,而且旱直播发生量明显重于水直播;移栽稻发生较轻。二是上年水稻田间品种纯度特别低的田块发生相对较重,主要是上年田间自生杂稻落粒到田间多,因而自生杂稻发生重。三是当年水稻田间管理相对较差的田块发生相对较重,因为有的自生杂稻可通过田间管理进行人工去除。四是沙土地区发生较重,黏土地区发生相对轻一些。这与土壤相对黏重,自生杂稻难以出苗有关。五是引种了不达标的水稻良种,良种纯度越低,自生杂稻发生越重。特别是在自生杂稻发生重的田块进行繁殖良种,更容易使种子中混入自生杂稻种子。

四、防除自生杂稻的对策

1.选用合格的优质良种,从源头减少危害。自生杂稻籽粒偏长、较扁,粒色偏次或有铁锈色斑点,米粒多为红色。

2.采取人工拔除。从苗期到成熟,结合水稻田间作业发现杂稻及时拔除。自生杂稻在秧田三叶期前表现尤为明显,在此阶段人工去杂既省工省时省力,又容易识别,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压缩水稻水、旱直播面积,推广水稻机插秧。旱直播是自生杂稻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压缩水稻旱直播面积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解决水稻自生杂稻的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4.灭茬泡田。在夏熟作物腾茬后,及时耕翻灭茬,灌深水泡田,以减少杂稻种子在大田的自生机会。

5.辅以化学防除。水稻移栽活棵后,用含乙草胺成分的移栽稻田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抑制残留田间的稆稻种子萌发,迅速减轻稆稻危害。

(江苏省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王志明 沈明 邮编:214400)

上一篇:来自大山深处的奇花异果 下一篇:浅议高寒地区城市排水设施的施工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