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及防水措施分析

时间:2022-10-23 10:07:56

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及防水措施分析

摘 要:随着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当前水池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然而就目前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的实际情况而言,现浇混凝土水池却还是不免会出现渗水漏水问题,因此为了确保现浇混凝土水池的质量和性能,加大对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及防水措施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在进行现浇混凝土水池的施工之前,首先必须要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然后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本文通过对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然后对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及防水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现浇水池;施工技术;防水措施;

0.引言

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有别于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从结构方面来讲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底板及池壁厚度较薄,一般池壁高度在4.0m以上,一次性浇筑高度较高的大型水池一次性浇筑面积及混凝土浇筑量较大;为提高池体防水性能,可掺加混凝土微膨胀剂或其他外加剂,并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及混凝土振捣工作_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谈谈现浇混凝土水池的施工技术,并对其防水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1.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1.1 测量放线

基坑开挖后,应按照有关地基规范与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检查验收,应用水准仪实测垫层表面并标注实际误差值,以检查垫层混凝土的表面高程,以便调整模板及钢筋的安装高程。当垫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以后,引放水池各部轴线控制桩与垫层模板外缘线,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经纬仪将水池的池壁、柱及柱出水口的轴线投至垫层上,并据此逐一放出底板的外缘线和进出水口的基础线。

1.2 底板模板和池壁模板的安装

模板安装应做到结构稳定、构造合理、易于装拆、操作方便,并在支吊模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钢筋。在底板钢筋安装之前,应将底板外侧模板安装好,之后安装池壁下的八字吊模板。池壁模板质量,直接影响池壁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因此,应根据模板的支搭高度与浇筑方式,对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此外,为确保与上部池壁模板接茬的直顺,应严格控制池壁根部吊模的尺寸和轴线的位置。

1.3 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法

水池底板施工的关键是:第一,底板各部轴线位置及高程符合标准要求;第二,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能力要符合标准要求;第三,钢筋位置应符合要求;第四,设缝水池变形缝的防水要符合要求。此外,水池底板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而设缝水池底板的混凝土要分层浇筑,以免变形缝移位。而绑扎底板钢筋的关键是确保池壁与柱预留筋的准确位置,并控制好上下层钢筋的保护层。应按照各部主轴线施放钢筋位置线和池壁及柱筋放外皮控制线进行施工。

2.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主要防水措施

现浇混凝土水池的防水措施主要有:设置橡胶止水带和安装金属止水带。橡胶止水带主要设置在结构分区的伸缩缝、沉降缝处,比如,上部结构分区连接处、底板结构分区连接处、两个独立构筑物施工连接处等;金属止水带主要设置在分部施工缝处,常见的连接方式有折叠咬接和搭接,金属止水带可以满足施工缝的防水要求,并能增加混凝土施工的结合面积。除此之外,现浇混凝土水池还有以下防水措施;

2.1 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控制原材料质量方面应做到:第一,选择低水化热、低收缩且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第二,为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应采用粒径级配良好的石子及中粗砂,同时应控制含泥量;第三,合理使用外加剂和掺合料。

2.2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强度、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及施工和易性的要求。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以降低水灰比。同时,在施工中还可掺入适量的掺合料,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粉、减水剂,应保证掺合料和水泥总用量不低于320,且水灰比控制在0.50左右。此外,对于抗冻性和抗渗性要求较高的大面积薄壁构筑物,为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应将混凝土的粗骨料分两级配置。

2.3 做好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每层浇筑厚度及浇筑时间和方量,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混凝土表面多次模压,防止表面收缩而出现细微裂缝,增加密实度,提高抗压强度和抗裂强度。混凝土浇筑是做好混凝土防水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浇筑池壁混凝土时,必须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施工,在池壁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且不过振,不碰撞钢筋、预埋件及模板等支撑构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筑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2次抹面,使表面平整。当混凝土的落高大于2.0 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混凝土入模,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对于大直径套管底部混凝土密实度,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敲击模板听音的方法进行检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加强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持其表面湿润。土是混凝土的最佳养护介质,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早期、中期开裂,因此,对于地下或半地下工程,在拆模后应及时回填土。

2.4 在缝隙上部表面灌入防水密封胶

密封胶施工是水池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为防止破坏密封胶,在密封胶施工结束后一定要保护水池的工作面,禁止在上面进行其他施工。同时,在密封胶施工完毕后,可对水池内部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之后便可投入使用。常见的密封胶有两种:一种是用于墙体的密封胶,这种密封胶比较稠,经搅拌均匀后可以用密封胶枪挤压到缝隙内;另一种是用于水池底板的密封胶,该密封胶比较稀,搅拌均匀后可直接灌入缝隙。

为了有利于用密封胶密封缝隙,在水池混凝土板块的每条缝隙顶部均留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槽,因此,在施工前,应先用压缩空气将沟槽内的灰尘彻底清理干净,并先在沟槽内涂一层清洁剂,待清洁剂干燥后再进行密封胶的施工。此外,为保证施工质量,要特别注意避免空气留存在密封胶内,因为在有空气存在的地方,密封胶凝固后就会形成气孔,容易形成漏洞,影响密封防水效果。

2.5 在混凝土垫层表面铺设沥青油膏

为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应在垫层表面铺设防水油膏。铺设防水油膏的作用使:第一,防止水池内部的水往外渗透,起到水池最外层的屏障作用;第二,防止地下水往上渗透,减少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同时也能避免地下水渗透到水池的内部。由于油膏要直接铺设在垫层混凝土面上,因此,垫层表面应平整。防水油膏的作用机理是:随外界温度的增高,油膏受热,表面发生软化,软化后的油膏与垫层表面粘合在一起,便在整个水池的底部形成一个沥青层,这个沥青层就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3.结束语

通过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抗渗措施的探讨,得出水池施工的关键是:确保各部轴线位置及高程符合标准要求,此外,钢筋位置要准确,特别是底板内的预埋池壁筋、柱插筋,同时,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标号要符合标准要求,设缝水池变形缝的防水性能要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崇刚.综述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及防水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3:151.

[2]张春光.浅论地下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中如何预防和防治渗透水[J].电子制作,2014,07:210.

[3]周国强.给排水厂站施工中避免水池渗漏的有效方法[J].城镇供水,2014,05:46-48.

[4]李丽红,肖祖海,付欣,杨学会.装配整体式建筑土建工程成本分析[J].建筑经济,2014,11:63-67.

上一篇:浅议高温干燥环境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下一篇:针对GPS测量技术在地形测量控制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