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导学案真正落到实处

时间:2022-10-23 09:59:30

导学案兼顾教案与学案之长,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邳州市实施导学案已有多年,每周的集体备课就是准备下周的导学案,在收到一定效果的同时,笔者发现导学案也越来越流于形式。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呢?下面是笔者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导学案中问题导学的重要作用

1.问题导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学案首先是导,这里的导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是导学案的重中之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效果的高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如果导学案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时时都吸引着学生,学生的精力就自然集中。例如一位教师在“基因工程”这一节的导学提纲中这样设计:“时有一句口号说‘芝麻赛黄豆,黄豆赛西瓜,玉米棒子比人大’。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仅仅是一句笑话,然而这样的笑料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同学们能说出实现这一愿望的理论过程吗?”很明显学生看到这个问题之后就会主动看书、积极讨论从而达到非常好的预习效果。

2.问题导学要紧扣三维目标

导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问题导学应将三维目标贯穿于整个导学案之中。一是知识目标。在导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指出知识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学到什么程度。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是过程与方法。在问题导学中,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实验过程中怎样操作,具体设计出如何培养学生能力的整套方案。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章节的内容都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等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讲艾滋病这一节时,教师通过讲授艾滋病的传播与危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成为不再歧视艾滋病人的宣传者。

二、导学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要精心设置探究的问题

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有明确要求,在导学案中设置一个好的探究课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问题要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入手,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问题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明确让学生做什么、学什么和将要取得什么样的结果;②问题设计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③问题设计最好要新颖,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2.要坚持对学生进行评价

探究的目的是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高,所以每位教师都要对学生探究的态度、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探究学习中的优缺点,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评价分成三个层次,先是学生自评,再是组内互评,最后是教师总评,三种评价的内容设计成表格,每一次探究活动进行一次评价,学生按日期将评价收好,以便查阅。

三、导学案的习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1.练习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导学案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问题化。导学案中的练习包括课前的导学练习、课堂上的突破练习以及课后的巩固练习。它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积极的推进作用。练习设计的依据是本节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兼顾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习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做到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习题设计要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地设计练习,使练习有层次。让差生在练习中找到自信,让优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

2.练习设计要能够培养学生能力

双基教学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导学案的制定中仍然不能忽视。既要抓好基础知识又要抓好基本能力。以练习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导学案中的练习应该是一些紧扣本节内容的有价值的问题,它引导学生去探索、讨论,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巩固练习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放题,既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大胆创新,又有利于学生发展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导学案要重视学法指导

在导学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导学案要明确指示学生如何读图、如何记忆、如何思考、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它主要包括知识识记和技能训练的方法指导、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导学问题阅读教材,对学生感到比较难以解答的问题进行提示,提供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等。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总之,我们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要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真正做到“低负高效”,从而让导学案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上一篇:女儿成长给我的启示 下一篇:浅谈民间音乐对音乐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