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泛舟“编译”人生

时间:2022-10-23 09:35:20

何炎祥教授敬业乐业精业,勤政廉政善政,把教书育人工作很好地结合在自己的岗位实践中,其学识魅力、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为广大师生所钦佩。

学之魅:术业专攻 诲人不倦

何炎祥认为,作为综合性大学的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应当是其文化底蕴和学识魅力。文化底蕴蕴涵于他对计算机教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学识魅力源自于他对教学工作的激情和高水平的课堂驾驭能力。

正如何老师所言,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他30年如一日,如一块磁石一般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身边。为了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能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他亲自为本科生主讲“计算机导论”,并使这门基础课程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他重视专业基础教学,主讲的“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丰富,突出实用,为学生学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推动教学改革,致力攻坚克难,把被学生视作“天书”的“编译原理”课程打造成了国家精品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何编译”。“编译原理”课程网站也以其内容全、编排精、互动实的特点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访问。正如学校教学督导组一位专家评价的那样,“何炎祥老师主讲的‘编译原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将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与相关的研究领域有机结合,再辅以漂亮的板书、生动活泼的讲解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难怪学生不无感慨地说,“只要看看上课时教室里的人数就知道课堂效果了。”

他的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他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学习与IT发展”素质教育讲座场场爆满;他指导的两名本科生于2007年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他先后指导博士后7名,已指导毕业的博士生23名,硕士生68名,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单位的教学科研骨干;2005年11月,由他指导的研究生作品“移动终端上的GPS系统(Mobile GPS)”获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他指导的熊乃学博士学位论文于2008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被学校推荐参加国家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中,长期主持博士生讨论班,每周一次的讨论班甚至吸引了一些慕名的本科生。“虽然有些听不懂,但是能够感受这种学习氛围,也不枉此行。”一位高年级本科生如是说。

思之魅:崇尚学术追求卓越

何炎祥常说,要做个有思想的人。思想的魅力体现在他的教育管理理念和学院文化之中,体现在他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倾心奉献之中。

作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他对学科发展见解不凡,对学院发展充满信心。在人才培养上,他提倡“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激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又要求强素质、专技能,实现计算机人才素质结构由T型向∏型的转变。在学院发展战略上,他主张构筑大学科、搭建大平台、提升教学科研质量,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他强调教师教学科研并重,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举,特别是做好领军人才和大师引进工作,抓好创新团队和学科梯队建设。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他主导实施了学院、研究所、课群组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使得学院面貌焕然一新。在实际工作中,他团结带领党政领导班子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学院发展尽心尽力,成绩斐然。

多年来,他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在科研与学术交流中起到了表率作用。他曾主持和主要承担包括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40余项,200多篇,其中,近1/3论文被SCI/EI/ISTP/英国科技文摘/俄罗斯科技情报文摘等索引和摘录。出版著作和教材15本,其中《分布式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和《编译原理及其习题解答》等多本教材成了畅销的学习指导用书。他先后多次到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访学、参会和合作研究。

人之魅:表里如一甘为人梯

熟悉何炎祥的人,都说他胸襟宽广、精力充沛。的确,他在计算机学院的“掌门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学科带头人、“编译原理”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学术领域的大忙人角色之间自由切换,游刃有余。谈及“秘诀”,他说了八个字:“常修吾身、常思进取”。

一直以来,他都坚持着早起晨跑的习惯,刮风下雨,数九寒冬,从不间断,这也保证了他有充足的精力从事繁忙的工作。他善于统筹安排,调控时间,出差一般安排在周末,尽量不影响日常工作;2008年,在全年工作几近收尾之际,他才抽出宝贵的20天时间,到美国UCI大学计算机系从事合作研究,借以充电。他对同行邀约总是尽心尽力,毫不敷衍,用他的至真至诚在校内外营造了良好的学院发展氛围,个人也赢得了普遍赞誉。2008年11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之际,何炎祥专呈亲笔贺电一封,该院领导回电,“无不惊叹于何院长玉笔亲书洒脱手迹,它将载入哈工程大软件学院发展的史册。”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他深知,教育不仅要有文化品位、智慧高度,还要兼具人格深度,要为师生员工树立爱校爱教的典范,处处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武汉大学庆祝建校115周年暨纪念西迁乐山7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中,他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地说道,“西迁乐山的峥嵘岁月,锻造了武大人追求卓越、和而不同的坚强意志,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武大人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梦想始终不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他积极为学校建言献策,其建议成为学校实践载体的重要内容。

他注重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并一再强调,“要给年轻人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年轻人的特长和优势,让他们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不断锻造自己。”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教学团队形成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良好风尚,核心成员伍春香副教授被评为“武汉大学师德标兵”,他指导的博士后吴黎兵获得湖北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高校组)理科组一等奖,被省总工会授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千秋业,看三尺讲台,诗意阑珊;立杏坛,毕一生心血,青胜于蓝。春风细雨,披星荷锄;术专业精,培桃育李。

这,就是何炎祥教授的风范。

关于课程教学的评价

1.同行专家的评价

(1) 校内专家的评价

何炎祥老师主讲的“编译原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将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与相关的研究领域有机结合,再辅以漂亮的板书,生动活泼的讲解和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是计算机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被学生们称之为“何编译”。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加恒

(2) 校外专家的评价

编译程序(Compiler)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系统软件,是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支撑基础。何炎祥老师主编的《编译原理》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典型实现技术,内容包括适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的形式语言理论和自动机理论,常用的词法分析方法,各种经典的语法分析技术,中间代码生成及语法制导翻译方法,存储器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代码优化和代码生成方法,词法分析器生成工具LEX和语法分析器生成工具YACC,以及并行编译程序和编译自动化等。该教材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典型方法与新技术的融合。而且概念清晰,重点明确、文笔流畅、深入浅出,系统性强,是国内同类教材中很有特色的一本教科书。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卢正鼎

2.学生的评价

韦福如(200031500228):何老师备课认真负责,对教学兢兢业业;板书清晰、工整、流畅;授课富有激情,能调动同学们的最大热情,使其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他在课堂授课的同时,也和同学们讨论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及相关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热点,抛砖引玉,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谢国庆(200031500028):何老师上课投入,讲授清晰透彻,把“编译原理”这门枯燥难懂的课程讲得深入浅出,他经常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王晓宇(200031500203):我个人认为何老师的课有两个特点:一是重点突出,讲解分析直入要点,其他非重点的知识一语带过;二是他上课很有激情,常常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或是搞活课堂气氛,使我们能够对上课保持着较高的热情。何老师的这两个特点,使得我们的上课学习效率很高。

刘鹤辉:何老师:您好!我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本科学生,名叫刘鹤辉。写这封信主要是感谢您所给予我们的巨大帮助。

前几天,我们课题组由于项目的需要,自己设计了一种小语法,我们负责这个编译器前端部分的开发。由于我们以前从没有做过较为大型编译器的开发,所以刚开始碰到不少问题。正在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在网上找到了贵校的编译原理主页,在里面获得了很多我们需要的东西,并在今晚成功地完成了我们编译器前端部分的开发。我们真的非常感谢您以及贵校编译原理课题组所给予我们的巨大帮助,也非常感谢你们博大的胸怀。

上一篇:也谈“网络原理”课程教学方法 下一篇:“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