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23 09:03:08

目前,仔猪腹泻不仅是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实际生产中,仔猪由于受到疾病感染、饲粮、环境、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猪场和养猪户发生断奶仔猪腹泻现象,同时也是对仔猪危害最大的疾病。仔猪断奶后头7天腹泻发生率为0.6%,8~13天发生率为32%,14~17天腹泻发生率增至41.4%,到22~28天腹泻降至8.4%,死亡率高达20~30%,仔猪腹泻已成为仔猪死亡的原因之一,即使是耐受过来的仔猪,也会发育不良(形成僵猪的主要原因),影响仔猪日后的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诱发断奶仔猪腹泻有多种原因,其中仔猪本身消化系统不太健全,所含消化酶的活性较低,胃酸较少,消化能力较低,引起腹泻。应激因素,分群、捕捉、组群、惊吓、去势、气候多变等应激引起体质下降,消化不良,引发腹泻。以及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病病因素等多种诱因都可能引起仔猪腹泻。

一、断奶仔猪腹泻原因

1.环境因素

仔猪由舒适的产房转入保育箱,特别是由保育箱转移到保育舍,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离开母猪的环境应激,由依附母猪吃奶变成独立采食饲料生活的群体,易引起消化不良而腹泻,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2.营养因素

仔猪由吃奶或奶加料变成完全吃饲料的适应性应激,乳仔猪饲料中油脂含量高,饲料霉变,或饲料存放时间太长,青、绿饲料或轻泻饲料比例过大,食盐含量超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足,钙和磷比例失调,饲料配方不科学而引起腹泻造成仔猪生长滞缓。

3.仔猪本身消化系统

仔猪消化系统不太健全,所含消化酶的活性较低,胃酸较少,消化能力较低,引起腹泻。

4.疾病因素

由于仔猪免疫系统不健全,所含母源抗体又随时间推移而成倍下降,降低了仔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导致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如仔猪黄白痢、副伤寒沙门氏菌、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弓形虫病、焦虫病、慢性猪瘟、冠状、轮状病毒等引起腹泻。

5.应激因素

分群、捕捉、组群、惊吓、去势、气候多变等应激引起体质下降,消化不良,引发腹泻。

6.霉菌毒素作用

发霉变质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菌可导致仔猪发生出血性腹泻。在养猪的饲料中,多是自产的粮食和一些农副产品,很容易发霉,发霉后又舍不得扔掉,照样饲喂,极易产生霉菌中毒,仔猪发生出血性腹泻。另外,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是霉菌毒素中毒引起腹泻的诱因之一。

另外,在发病期间,由于大量乱用抗生素,使胃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受到破坏,也是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的重要原因。

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 圈舍每天要清扫,清除舍内的粪便、垃圾和污物。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当条件合适时,即可大量繁殖,达到引起猪发病的程度,只要有这些病原存在,发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实践证明,搞好环境卫生,定期严格的消毒,可使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降低50~80%。一般猪舍应每隔3天消毒1次,对猪舍、猪栏、饲槽等用具进行彻底清洗,再用3%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另外,平时应每周进行1次带猪消毒,可选用对皮肤无刺激的消毒药物,如0.3%的过氧乙酸、0.5%的百毒杀等。 及时补料、补铁和补硒 一般仔猪从7日龄开始进行诱食补料,有利于仔猪增重,也可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加消化机能,减少断奶后某些饲料对仔猪消化道的敏感刺激。

二、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提高舍温,并保持稳定

管理混乱、卫生状况恶劣的猪舍容易发生大肠杆菌性腹泻,无间歇产仔计划,频繁引进外地猪易发传染性胃肠炎[2]。因此,要及时消除粪尿污物,定期清洗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定期通风换气,使室内保持通风干燥清洁。断奶仔猪免疫力低下,对温度骤变也不适应。断奶幼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0~40日龄为21~22℃,41~60日龄为21℃,60~90日龄为20℃,所以要尽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20~25℃)。

2.适时断奶

从繁殖周期看,断奶越早越好。但在生产中,断奶越早往往发生腹泻较多。根据目前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经验,早期断奶以35日龄为宜。

3.早期补料

从仔猪7日龄开始抓紧早期补料,尽可能早开食,既有利于增重,也可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机能,减轻断奶后某些饲料对仔猪消化道的敏感刺激。有资料证明,断奶后第1周的泻痢发生率与断奶前消耗的饲料量成反比。因此,抓好断奶前补料可以预防腹泻发生。早期补料要抓好2个关键:一是饲料的诱食性,二是仔猪补料的配方要全价营养,并容易消化。

4.喂量要适当,切忌过饱

一是断奶后2~10d适当限饲(每天每头不超过200g),适当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这是因为此时仔猪胃容积较小,可以多餐少喂。

5.调整饲料营养成分

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随仔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增高,因为蛋白质是日粮发生超酸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水平可减轻肠的免疫反应。但是单纯降低仔猪饲料中的蛋白水平势必影响增重。国外近期提高赖氨酸水平、降低粗蛋白,既可减轻仔猪的消化负担,有利于增重,又可预防和减轻仔猪腹泻。

6.在饲料中添加多种制剂

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实质是“缺酸少酶”,可饲喂添加剂予以补充,提高消化能力。因此,在饲料中应添加多种制剂,具体有以下几种:①添加VE,以保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免疫力。②应用微生态制剂,如抗痢宝、乳康生、促菌生、乳酸生等,这类制剂适用于细菌性腹泻的预防,同时也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③应用酸制剂,降低pH值,增加胃内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有利于胃肠道内有益菌生长,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保持胃肠道微生物平衡。④应用酶制剂,酶制剂应用于早期断奶仔猪,可以弥补仔猪体内各种消化酶的缺乏,保证猪的正常消化功能,消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常用的复合酶制剂有保力胺、八宝威、溢多酶等。⑤应用药物纯中制剂,效果也很好。

三、断奶仔猪腹泻的治疗

1.补液疗法

对被毛粗乱、皮肤干燥、眼窝下陷的仔猪要及时补水。当下痢猪失去身体水分的10%时即面临死亡威胁,因此对腹泻仔猪应及时进行补液。可用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温水1kg)让猪自由饮水;也可腹腔注射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或10%葡萄糖盐水10mL、地塞米松2mL、10% VC 2mL和适量抗生素,每天2次,连用3d。

2.抗菌药物疗法

有条件的猪场应进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无条件的则用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注射或灌服。如每头猪肌肉或静脉注射硫酸黄连素5~10mL、青霉素10~30万单位和链霉素15~30万单位;每天每千克体重用土霉素或卡那霉素30mg拌饲料投喂,连用4~7d。

3.中药疗法

党参20克、茯苓18克、白术12克、薏苡仁30克、砂仁18克、桔梗12克、白扁豆18克、山药12克、陈皮6克、板蓝根18克、苦参10克、炙甘草12克、小米90克。

用法:白扁豆、白术、山药、小米等四味药加食盐5克,文火炒至黄微黑。上药共研为细末,按每头6克的比例,混料饲喂每天2次,早晚各1次,连用3~5天。

综上所述,由于断奶仔猪的生理性因素、病原性因素、饲料营养因素、应激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断奶仔猪的腹泻,所以在防治时不能单纯的考虑问题,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效果。虽然导致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但最初都与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在防治断奶仔猪腹泻的诸多措施中,全面提高并规范断奶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规程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管理中要打破旧的思想观念,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疫、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提供更科学、合理、完善的营养,早发现早治疗。

上一篇:如何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下一篇:如何做好玉米保护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