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检验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23 07:46:42

起重机检验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起重机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而起重机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技术问题。起重机虽然实现了生产流通领域机械化,降低了企业劳动强度和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实际操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为了保证起重机质量,减少使用中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国家制定了与起重机检验相关的检验制度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然而,起重机种类、型号和生产厂家各异,起重机检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检、误检、不合理、不科学评价状况。因此,分析起重机检验中常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起重机检验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起重机 检验 问题

起重机作为生产流通领域重要设备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输送人员等作业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劳动力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为了确保起重机质量,检验人员在对一些起重机进行检验时,常常会发现起重机装置设计、线路连接和标识等内容与国家检验标准不符。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起重机质量,也可能造成一些安全事故。为此,文中对起重机检验中常见问题进行如下分析,为起重机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一、起重机概况

一般起重机工作是利用间歇或重复的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来实现起升、下降、升降物料。起重机搬运物料时,需要经历上料、运送、卸料和返回等过程,作业中受工作范围大的影响而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物料传送中的电梯和升降梯一般是沿着垂直方向,用轿厢或吊笼来输送工作人员和物料,这一过程中提升电梯和升降梯的钢丝绳、安全装置质量必须可靠,不然就会给被提升中的人员和设备等造成危害。具体来说,起重机作为庞大且复杂的结构,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个起升或几个连续的水平运动,因起重机作业中需要同时向不同方向操作,使得其技术难度较大;起重机吊运的货物种类繁多且荷载多变,有时运送重达百吨千吨、长几十米和形状各异的物品,这些物品中有散粒热融和易燃易爆物品,使得吊运中存在潜在的安全事故;起重机种类多样,但是大部分起重机作业前是需要设置轨道、轮胎、履带和钢丝绳等配件和预留大面积空间来工作的,作业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波及面也较为广泛;一些起重机因载运工作人员是在固定的轨道、平台或钢丝绳上进行升降运动,这一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危及人的生命。此外,起重机实际作业中因暴露的零件多,起运中常会与人或物品直接发生接触,使得人或物品常受到损伤。因此,在使用起重机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检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人和物品安全。

二、起重机检验中常遇到的问题

1.连锁、施压保护问题

起重机安全检验规程中要求司机位置处在运动部位,应在司机通道设置连锁保护装置,这样当司机室开口打开时起重机的运行结构便不会自动开启,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作业人员出现剪切事故。而检验人员实际检验中,发现一些起重机未设置连锁安全保护装置,虽然一些起重机安装了连锁开关,也只是用胶带继续拧短接掉,不能很好的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失压保护装置作为连接启动按钮开关和接触器的重要装置,其实际工作中能有效避免按钮开关失灵。虽然起重机安全检验规程中明确起重机中必须设置失压保护装置,但是实际检验中发现多数起重机采用的是不能复位的金属开关或不安装失压装置。这样使得紧急按钮只能在紧急状况下使用,一旦按钮出现问题就会使起重机无法启动或失灵。

2.起重机标准和部件问题

起重机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在起重机地应力位置标识生产厂家、编码、检验标志和额定起重量等信息,而在实际检验中却找不到这种标识或具体标识内容。安全规程中也明确了司机室栏杆高度应该不少于105cm,而检验中发现有的栏杆高度为90cm,与实际规程标准不符,不利于起重机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起重机安全规程规定起重机滑线端梁部位应设置防护措施,以避免吊具和钢丝绳意外接触,从而损伤人或物品。检验人员检验中却发现很多起重机并未安装这一装置,特别是那些单梁起重大车。

3.止挡装置和极限装置失灵问题

止挡装置作为起重机轨道装置,实际应用中能避免起重机脱轨事故发生。而检验人员对起重机检验中,发现这一装置和起重机安全规程中的设计标准不一致,只是简单的用金属块来替代止挡装置。虽然这种替代方式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成本,但是实际使用中却容易使起重机车轮脱轨导致车轮脱轨或桥架变形。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起重机企业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设计。此外,检验人员也应该对止挡装置位置进行检验,看其是否与国家标准相符。

极限装置作为保证起重机各结构运动调节装置,其在实际工作中能自动切断前进动力源停止前进,减少脱轨事故发生。检验人员在对起重机进行检验时,发现极限装置和碰铁位置设计不科学,容易使起重机缓冲装置和止挡装置不接触,从而使极限装置无法发挥其作用。同时也发现了极限装置工作环境相对较窄,工件工作时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甚至会出现限位拆除或线路短接状况。

4.电气线路问题

起重机作业过程中是由多个电气线路控制实现任何物品运输的,在对起重机检验中问题进行分析时,应该先对其电气线路进行分析。正常情况下,国家规定起重机手电门应该采用安全电压并用手电门上的紧急开关控制起重机总电源。而目前起重机手电门电压为380V,若想达到国家标准,需要对原来的线路进行改进。然而,改进中却因改进队伍技术参差不齐或以追求利益为主,使得线路改进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甚至出现线路不规范问题。具体来说,改进队伍改进中将手电门上的紧急开关和不同按钮的控制线直接串联,使得改进后的紧急开关无法控制起重机总电源,只可以控制手电门上的紧急开关。

目前使用的起重机常见的电气问题为原件老化,电气维修人员检查出起重机是电气老化后,并未连接原来的线路而是进行单线连接,这就使得线路出现混乱无序状态。一些起重机安全装置出现问题后,维修人员虽然检测出是装置损坏造成的,但是并未及时修复或更换装置,而是凭借经验短接安全装置线路。一般起重机限位器失灵、施压保护和紧急开关失灵都是安全装置线路短接而引起的。

接零、接地问题也是起重机检验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起重机进行检验时,一般会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低压供电系统在地面与起重机连线,连接中一定要选择四芯电缆,其中三芯为相线,另一芯和供电系统零线连接,使其能与起重机金属结构连接在一起,以确保起重机质量。

结束语:

起重机作为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其种类增多和功能性提高为生产和流通领域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为起重机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现行检验法规已经不能为现代化起重机检验提供有效依据,使得检验中出现了一些难以操作的问题和遗漏问题。为了科学合理的处理这些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起重机检验部门对检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分析,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起重机质量,促进了企业发展。然而,起重机业还在不断的发展中,使用起重机的企业要求也会随之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起重机检验部门工作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超,李云安.小议臂架型起重机检验的重点与方法[J].科技与企业. 2012(04).

[2] 荀迎春,包连武,刘亚斌.电动单梁起重机检验过程中的问题[J].安全.2010(05).

[3] 殷建新.关于柔性组合式悬挂起重机检验中一些问题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

[4] 刘朝阳.石矿山用桅杆起重机检验工作的风险因素及控制[J].机电技术. 2010(03).

[5] 邵冠军.桥式起重机大车啃轨现象分析及检验处理[J].河南科技.2010(14).

上一篇:外汇储备引致的通胀效应及央行货币冲销政策的...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周期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