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青花婴戏纹碗

时间:2022-10-23 07:32:40

明嘉靖青花婴戏纹碗

明代近300年,历17朝。其中嘉靖一朝共45年,在景德镇派烧各类瓷器60万件,是明代历朝瓷业生产总量最多的。

16世纪以来,瓷业生产的需求逐步增加,景德镇的民营瓷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官窑对民窑的压榨,也从反面促使民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当时一部分钦订瓷器以“官搭民烧”的名义硬性摊派给那些有实力的民窑烧造。代烧官窑器的民窑谓之“官古器”户,所烧造的瓷器除精选部分作为“贡瓷”外,余下部分供民间上层使用,从而使得官、民窑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

嘉靖青花器的色料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平等青”(又名陂塘青),色泽淡雅,蓝泛灰青;另一种是“石子青”(又名无名子),色泽深沉灰暗,黑蓝带灰;还有一种“回青”(又名佛头青),色泽浓艳泛紫,幽青可爱,嘉靖官窑器和“官古器”采用的就是这种青料,一般民窑器是不可以采用的。据《江西大志・陶书》中记载:“回青淳则色散而不收,石青多则色沉而不亮。每两加石青一钱,谓之上青;四六分加,谓之中青;十分之一,谓之混水……中青用以混水,则颜色清亮。”典型嘉靖青花那种浓重艳丽的发色,正是准确掌握配比的结果。

笔者收藏的一件嘉靖青花婴戏图碗(见图),口径12厘米,足径4.8厘米,高6.2厘米。青花色泽浓翠艳丽,略泛红紫。采用的是中青勾线,笔路分明。上青用于混水,颜色清亮,浓重处无宣德时期那种铁锈斑。一般民窑青花器,由于不是用回青料,青花呈色往往是泛灰或灰暗。

嘉靖青花瓷器纹饰多样,婴戏题材十分常见。所绘的孩童不像永宣时期矮胖、圆脸、大前额;也不像空白期至成化时期,孩儿头上飘有刘海,四肢短小。此图所绘孩童后脑大,前额留有一撮刘海,长袍盖膝,手擎莲花,嬉戏玩耍。远处有艳阳、云彩及石栏,近处有山石、芭蕉及花草。碗心绘有“月下独乐图”,只见明月之下,高士抚琴而坐,悠然自乐。绘画技法上采用的是单线平涂,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

嘉靖青花器的胎质初期与前朝正德相近,细白坚致。后来胎质明显粗糙,特别是大件器更是如此。而官窑和民窑的“官古器”胎质相当精细,体轻,釉面细润肥厚,多泛青白色。琢器一般厚重,底足处理粗糙;圆器多翘棱,底心下凹和塌底,民窑器更甚。笔者收藏之碗,胎质细洁,色白微灰,胎体轻薄,迎光而视,通体透亮。釉面滋润光亮,色如鸭蛋青,底釉为亮青釉。釉内气泡密集,大小相对一致,分布均匀。造型规整,线条柔和。圈足矮浅,自上而下向内倾斜,足脊细窄滚圆,挖足较深,足墙与底面交角处成弧形,露胎处可见火石红。尤为独特的是碗底内心凸出,似馒头状。冯先铭先生所著《中国陶瓷》一书中谓之“馒头心碗”。这种碗是嘉靖朝独有的,他朝未见。

嘉靖官窑器除用帝王年号款外,也有用吉语款的。民窑器有用年号款、年款的,较多用的是吉祥款和赞颂款,如“上品佳器”“长命富贵”“万福攸同”等。本碗足底中心书有“万福攸同”款,外加双圈。

笔者根据藏品特征,初步判定为嘉靖时期“官搭民烧”之产物,是一件典型的“官古器”。遗憾的是其口沿有极小处脱釉而形成锯齿状,足脊稍有磕伤,但不伤大雅。

责编 潇然

上一篇:警惕废弃的钱币钢模被利用 下一篇:乾隆御赏玉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