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后作毛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3 04:25:49

烟后作毛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毛豆是从台湾引入的一种采青荚吃鲜豆的豆科作物,商品主要外销日本、东南亚等地,但近几年国内市场也在渐旺。由于毛豆自身的特性――生育期短(播种至采青荚天数为65~80 d),分支性差,耗肥耐肥,豆荚大而长,病虫危害较重,豆种种皮薄吸水快,呼吸作用强,接入烤烟地后作种植,有季节的主动性(烤烟一般在 7月上中旬收获完毕),有前作烤烟留下充盈的养分,可为毛豆提供高产的种植条件。但毛豆是春性型品种,虽然春秋两季都可种植,但秋季种植采青荚生育期明显缩短,尤其是营养生长期约缩短10 d左右,因此,烟后作毛豆高产栽培又有其特殊性。2007年笔者在烟后作种植秋毛豆,667 m2平均产量551.75 kg,与同片田的稻后区毛豆667 m2平均产量510.4 kg相比,增产41.35 kg,增幅为8.1 %。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烟后作毛豆要夺得高产,必须抓好如下几个技术要点。

1选好品种

烟后作毛豆,因在高温季节种植,毛豆又是春性型品种,秋种其生育期会明显缩短,尤其是营养生长期较短,若品种选择不当,又没把握好此特性,容易造成营养生长不足,个体发育不全,分枝少,单产受损较大。因此,既要选择春性钝感且早季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又要选择较耐肥、抗倒伏的品种。推荐选用2808、上海青、师番等品种。

2适时播种

播期选择,一要避免播种后两天内有雨天气,二要避开毛豆采青荚期高温与下雨天气,即要选择播种后60 d左右有适宜毛豆采摘的好天气。福建省长汀县宜选择在7月中旬末至下旬初或8月上旬中播种。播种后用细沙土或本身土盖种。

3合理密植

毛豆根系较浅而发达,又是采摘青荚,因而要营造适宜根系生长和有一定叶面积指数的生长环境,使其有一个适宜的荫蔽度,以保证采青荚时豆鼓荚青。要求畦面宽65~70 cm,沟宽30 cm,畦要整高,畦面要整细、整平。双行种植,行距35 cm,穴距20~25 cm,每穴播2~3粒种,确保每穴有2株苗,每667 m2有1万~1.2万株。667 m2用种4.5~5 kg。其中直接播种用3.5~4 kg,播预备苗0.5~1 kg,用于补苗,确保齐苗(补苗应在真叶长出后移苗补种)。

4科学施肥

基肥:每667 m2用腐熟农家肥500 kg或25 %复混肥25~30 kg,加钙镁磷肥50~75 kg,在整畦时开条沟作包心肥施用。

促苗肥:出苗后15 d,每667 m2用45 %复合肥7.5~10 kg对水15担浇施1次;出苗后20~25 d,每667 m2用45 %复合肥10 kg,46 %尿素2.5 kg,氯化钾5 kg,在畦中间沟施1次。以后看苗补肥。采荚前15 d,每667 m2用46 %尿素5~6 kg撒施1次。

根外追肥:在始花期、盛花期每667 m2分别用磷酸二氢钾100 g、硼肥50 g、钼肥20 g、广谱增产菌15 g,对水60 kg,各喷施1次。

5搞好田管

5.1中耕除草

在翻犁前10 d先用10 %草甘膦250 g对水15 kg喷施除草。毛豆生长至2片真叶时进行1次中耕除草,促进根系生长。分枝后期结合清沟培土进行第2次中耕。

5.2水分管理

播种后灌好一次转身水,要求水灌半沟,湿润畦面即可。苗期、花期若田间干燥可灌一两次跑马水。结荚鼓粒期应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荚传病。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促进荚青豆鼓。

5.3防治病虫

虫害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豆荚螟。在重视生物、物理防治的同时兼用化学防治,化学药剂中一定要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国家严令禁止使用的农药。蚜虫在低龄若虫时用10 %吡虫啉1 500倍液或5.7 %氟氯氰菊酯1 500倍液防治。斜纹夜蛾、豆荚螟在低龄幼虫期间用2.5 %溴氰菊酯2 000倍液或10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 000~4 000倍液加苏云金杆菌1 000~1 600倍液或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1 000~1 500倍液喷施防治。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斑点病、炭疽病、锈病。根腐病每667 m2用95 %敌磺钠184~368 g对水60 kg喷雾(或对水灌根)或2 %抗霉菌素120稀释成50~100倍液灌根。斑点病用70 %代森锰锌150 g加50 %多菌灵200 g对水50 kg喷雾。炭疽病用70 %代森锰锌加70 %甲基硫菌灵500~600倍液或用25 %咪酰胺50~100 mL对水60 kg喷雾。锈病用70 %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加25 %三唑酮125 g对水50 kg喷雾。

6适时采荚

毛豆的商品价值在于采收青荚,因此一定要掌握好采荚时期和采荚质量。当豆荚已充分鼓粒饱满,豆荚保持自然鲜绿色时为最适采摘期。采摘时应注意抓住豆荚基部采,避免拉伤豆荚,并注意避免采收堆放中人为和机械损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上一篇:沿海大棚落葵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下一篇:瓜菜茬口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