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运全的摆渡人生

时间:2022-10-23 03:44:58

9月20日清晨,薄雾笼罩着都柳江,露珠从江边古榕树的叶子上轻轻滑落。老船公梁运全从梦中醒来,他走出船篷,撑起船桨,将木船划离岸边。寂静的江面上,回响着船桨“哗哗”的划水声。

梁运全1949年出生于榕江县古州镇大河口村,11岁时父母相继去世,15岁时因患骨结核而落下终生残疾。

19岁时,梁运全成为大河口码头的一名摆渡人,从此开始了以船为家的生活。

少装半吨货 多带几个人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都柳江航运蓬勃发展,梁运全常运货到从江及广西的一些县市。每次货物装船,他都会少装半吨,以便途中遇着搭船的人时,好捎带他们一程。“反正顺路,也不多花什么力气。” 他说。

不运货时,梁运全常年摆渡在古州镇大河口、杨家湾、将军岩之间。有时搭船的人身上钱不够了,少给钱,他渡;遇到没钱的,他还是照样渡。

大河口村有几户村民在五榕山脚下种菜,如果撑船过河去菜地,不到半里路,但如果过将军岩大桥走路去,要走两里多路。梁运全对他们说:“这么远的路,走路过桥多不方便,还受累。平时我闲着,你们要过去就叫我一声,我渡你们去。”等天黑后,梁运全又用船把他们渡回来。这时,村民们往往会送几把自家地里摘的蔬菜给梁运全,但大部分菜都会被他退回。“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 他说。

45年来,梁运全免费摆渡了多少人,没有人记得清,但让古州镇大街小巷的人们称道的,是他曾救过22个人。

“救人是应该的”

梁运全第一次救人,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一个深夜。当时,一位妇女与丈夫吵架后,一时想不开跳了江,幸好被住在船上的梁运全发现并及时救起。“现在她还健在,儿孙满堂。”梁运全说。

2010年5月的一个中午,都柳江的洪水刚刚退去,梁运全与朋友坐船去古州镇杨家湾办事。船快靠岸时,他突然看到一个10余岁的小男孩在汹涌的江水中拼命挣扎,被江水裹挟着向下游漂去。梁运全急忙撑船追赶上去,终于抢在诸葛洞险滩前把小男孩救上了船。小男孩的父亲感激梁运全的救命之恩,让儿子认他当了“保爷”。

45年来,梁运全救过的人,有老人,有妇女,有小孩,也有追捕贩毒嫌疑人而不慎落水的警察……由于身患残疾,他下水救人时,自己也常常遇到生命危险。

上个世纪70年代,梁运全运粮下广西,行至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一个名叫富禄的村寨时,都柳江突涨大水。他把船停靠在岸边后,突然听到小孩的哭喊声,寻声望去,只见两个七八岁的小孩边哭边用手指着水里。

不好!一定是有人落水了。梁运全迅速跳入水中,从孩子掉落的地方顺着江水往下游。此时,浑浊的江水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深吸一口气,埋头钻过10多只船底,又游了一段距离,才抓到落水小孩的衣服。他憋着气,紧紧地将孩子抱在怀里,脚用力一蹬,浮出水面,游回岸边。说起当时的情形,他至今仍有些后怕:“当时水很大,眼看浪头就要扑过来,稍微慢一点,人就没命了。”

尽管常常遭遇危险,尽管年事已高,但只要看到有人落水,梁运全都会尽力去救。在他看来:“救人是应该的。”

“救人是应该的。”老船公梁运全用45年的默默付出,践行着这个朴素的真理。如今已64岁的他,依然每天生活在都柳江上,以3条小木船为家,继续着自己的摆渡人生。(责任编辑/任玉梅)

上一篇:我眼中的贵州之变 下一篇:兖矿为什么能迅速融入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