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3 02:58:28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改革时,需要考虑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岗位设置。人事岗位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运转,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首先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的一些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岗位设置的相关策略,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有所促进。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我国有许多事业单位,来规范组织社会的各项活动。但是时代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需要对以前的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目前的事业单位运行需要。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管理的时候不能再将重点放在人员身份的确定上,而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明确,即实现从人到物的转变。采取这样的改革方式,能够充分调动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为人们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

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概述

从本质上,岗位设置,就是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社会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为完成社会公益任务和自身发展需要,对不同工作岗位进行划分和设置。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就是要通过制度调整,实现科学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以岗定酬,实行岗位管理,逐步淡化身份色彩,强化岗位管理,淡化行政手段,强化法律意识。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方面与企业是大致相同的,都是以业务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岗位,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岗位责任,规定其任职条件。所以说,是否能够科学合理设置各个岗位,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运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由职工的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来确定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物质需求是职工最底层的需求,而精神需求才是职工的更高追求。在组织内部,一般是设置具体的奖惩机制来实行物质激励,而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则能够实现职工的精神需求。就目前来说,岗位责任制是我国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大多采用的岗位设置方法[1]。职工要达到岗位的具体标准,就不要不断的自我学习,从而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素质,精神饱满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因而,合理设置事业单位岗位,能够很好地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

2.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在进行人事改革之后,竞聘方式是目前事业单位在设置岗位时选用的方式,并且实行任期制,这跟以前的“空降”方式大大不同,也不再是传统的 “沙场点兵”,这样的岗位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对推广民主制度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为事业单位选择优秀的人才,还能够大大推动事业单位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编制管理与岗位管理相脱节。事业单位在进行岗位管理的时候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需要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的原则进行。然而在实际的岗位设置过程中,按需设岗与目前的编制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很多事业单位具有较多的空余编制,而有些其他的事业单位实际人数却多余编制人数。对于有空余编制的事业单位很难按照空闲岗位的实际需要招聘,大多是按照编制的数目进行招聘的。而对于人数多编制少的事业单位,又存在因人设岗的情况。此外,在进行岗位设置的时候,编外人员一般是被排除在外的,对于这类人才较难进行岗位管理,也很难实现同工同酬,这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是较大的挫伤[2]。

2.具体岗位缺乏科学统一的支持体系。现阶段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岗位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统一的支持体系,大多采用单纯的公务员体系,或者是直接从企业的人力资源引进,相对而言缺乏一些特色的改善,使得大多的制度经验都无法在事业单位取得实际应用。

3.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价值体现不明显。优秀人才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和单位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或单位取得更大的发展。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项目立项时需要优秀的项目带头人,在进行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在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关键岗位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与其他员工的工资待遇也类似,这使得事业单位无法留住一些专业人才,这对单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4.绩效考核制度落实不到位。在绩效考核制度方面,事业单位也有不完善之处。很多员工大多还将事业单位的工作作为一种稳定的铁饭碗的工作,因此并不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性也无法与企业员工相比。虽然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在职工绩效考核方面不断完善,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却不太顺利,其设置的奖惩机制也如同摆设,这使得事业单位很多职工都缺乏较强的时间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三、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对策

1.加强协调,解决编制管理与按需设岗脱节的问题。人事制度是在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开展的,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首先要对事业单位的编制和职能进行分解,这也是岗位管理的本质所在。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党委部门负责编制管理,而政府部门是负责事业单位的管理[3]。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协调好政府和党委部门之间的管理,尽量做到编制管理与按需设岗之间不脱节,做到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岗位,实现其特定的社会功能。

2.完善岗位设置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岗位支持系统。要制定和完善岗位设置的管理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岗位设置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岗位的设立和运行都正常有序。笔者认为在完善岗位设置的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详细了解岗位的性质和内容,同时要根据职工的实际能力来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其次,在人才评价制度的建立方面,也要根据员工的职称、工作态度以及学历和实际的业绩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将这些资料与升迁制度联系起来,以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最后,要改变原有的人才选拔模式,广泛采用企业中推行的竞聘制度,从提升职工素质的角度来实现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

上一篇:让牛顿出世吧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报价人员在投标报价中如何识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