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语言对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10-23 01:21:12

非言语语言对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工具”,通过语言表达,教师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教学语言并不仅仅局限在言语语言表达这一块,事实上语言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言语语言表达,一类是除了言语语言行为以外的对信息的传输者和接收者都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非言语语言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学科具有交际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因此在很多时候,仅仅依靠言语语言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就需要借助于非言语语言来达成目标。

一、非言语语言的意义

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利用言语语言来交换信息的比例大概只占到30%左右,也就是说剩下的差不多70%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言语语言来传递的。相对于言语语言,非言语语言在情感、态度等方面表现存在很多突出的优势,它既可以帮助教师传情致意,又可以帮助教师简化语言、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等,从而不仅能够丰富师生课堂交流的形式,而且能够对言语语言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由于学生的年纪偏小,对于“满堂灌”的言语语言教学方式往往无法消化,而适当配以一些非言语语言进行教学,则会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非常明显的作用。

在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懂得利用非言语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从而使得非言语语言教学出现一些问题。

二、非言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使用的比例较低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希望通过言语语言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知识,这样就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用言语语言教学占据了大半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的时间很少。

2.非言语语言使用的方法单调

非言语语言包含各种各样的形式,如英语教学中的身体语言、语音、语调、目光,甚至于教师的衣着打扮都可以作为非言语语言。然而很多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语言的时候往往缺乏新意,十分单调,只局限在某几种形式上,如很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语音语调始终保持一致,让学生觉得平淡而乏味,又或者有些教师总是习惯于固定地站在讲台上或者其它某个位置,不懂得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带动课堂的气氛等。

3.非言语语言的使用过于随意

既然非言语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利用非言语语言开展教学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像利用言语语言教学时一样要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然而,在目前的非言语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根据非言语语言的功效去进行事先的计划、安排,而更多的表现是无意识的、随意的非言语语言。例如,有些教师习惯在上课的时候做一些小动作,像是叉腰、转粉笔等没有什么确切作用的动作,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并不会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是一些无意义的非言语语言。

4.使用过程中不够协调

非言语语言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理所应当地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相协调,然而很多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语言开展教学的时候却出现很多的不协调。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手势、动作太过于眼花缭乱,从而弱化言语语言的教学,又或者有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身体太过呆板僵硬,而与精彩的言语语言教学显得很不配,这些都属于非言语语言使用不协调的表现。

应该怎样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非言语语言呢?

三、合理运用非言语语言进行教学的措施

1.合理利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非言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头”、“摇头”、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的各种相应的动作及各种表情都属于身体语言的范畴。在英语教学中,利用一些身体语言,不但可以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而且由于教师在使用身体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来自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因此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从而刺激学生更长时间地保持记忆。我们听过外籍教师上课,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学,特别是给低年级同学上课,他们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手舞足蹈,动作、表情十分丰富,尽管言语语言的交流存在障碍,但借助非言语语言,他们总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2.努力发挥默语在教学中的优势

默语也是非言语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顾名思义,所谓默语就是一种不发出声音的语言,如教师讲课过程中的停顿就属于默语的一种。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适当的停顿可以产生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便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的讲解做准备。这种作用往往在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课堂纪律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效果最为明显;第二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在说到某些重要知识时,做出适当的停顿可以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悬念,从而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教师要学会利用目光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眼睛,人们可以传达出很多用言语语言所表达不出来的内涵。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利用目光语言,用目光语向学生传达教师对于他们的期待、肯定、否定、鼓励等信息,在这种无声的交流中,可以增加言语语言的效果,避免很多嗦的语言。例如,当教师在赞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用口头语言反复强调,未免让人觉得太嗦,但如果只是适当夸赞的语言再配上适当的眼神,就会提升整个口头语言的表达效果,并且避免口头语言的重复性。

4.适当地利用实物进行表演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开展教学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观教学。教师在讲授英语课的时候,尤其是一些低年级的英语,适当带上各种直观教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适应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如在讲到“The Great Wall”(长城)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来领略长城的巍峨壮观,这比起单纯的口头语言讲述效果要好得多。

除了以上这些方式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的非言语语言还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非言语语言,都一定要秉持着恰当的原则,并且在思想和行动上对这种非言语语言足够重视,想尽一切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非言语语言的优势,从而让这种语言形式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上一篇:新课程下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探讨 下一篇:英语课堂情境的创设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