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23 01:00:19

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加剧,让市政建筑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市政建筑工程,而地下室底板施工作为市政建筑工程的基础所在,其施工质量高低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息息相关。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的现状问题,探讨其施工技术注意要点,以期推动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不断改进完善。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地下室底板施工,因为,在整个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可谓重难点环节,优化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是保障地下室施工质量提升,巩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为此,探讨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工艺将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下水底板施工现状分析

1.1渗漏原因分析

通常地下室底板发生渗漏问题是由于主体建筑完成施工后其基础地基失衡所致,一般情况下基础地基失衡即地基不均匀位移或沉降,因为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地下室基础底板渗漏渗水问题,对地下室后期投入使用不利。另外还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也会引起渗漏现象,因该行为易造成空气等多重物质与混凝土产生物质变化,比如荷载、温度等因素、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性、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或施工过程敷衍应对、偷工减料所致混凝土开裂,均会诱发底板渗水渗漏情况。

1.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由于混凝土质量性能直接取决于配合比,所以,一旦混凝土配合比缺乏科学性,不但会造成混凝土质量水平降低,背离市政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与其要求,还会因混凝土失效而导致底板变形裂缝等现象,并诱发严重的结构问题,是市政建筑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1.3对底板砼养护不科学

养护地下室底板砼是增强底板混凝土结构质量使其达到规定强度标准的强力保障,然而,在砼养护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对时间控制不合理,养护时间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时间,造成砼结构强度性能普遍较低,无法承受地下室预期设计荷载,最终诱发变形裂缝问题,严重不利于地下室底板质量提高。

2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地下室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以及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国内越来越多城市开始认识到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集成应用地下室来缓和地上空间使用压力,虽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表面上只需实施技术标准即可,然而地下室实际施工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地质问题、地上压力及上下联系等,一旦某个方面产生安全隐患势必会导致恶性循环,而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组成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必须给予其高度关注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1)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地上工程主要考虑开放性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混凝土配比,地下则首要考虑地质变化造成的破坏及封闭环境的影响,科学合理地配比混凝土,尽量达到结构稳定持久、质量性能高于地上建筑和不变形、裂缝的要求,同时配合比还需与地质条件差异性相结合,尽可能与地下室底板施工保持高度匹配,注意必须是在大量试验之后才能投入施工使用。

(2)合理控制温度。

要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是关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将混凝土最高升温最大化地降低,尽可能减小其内外温差,对温度应力进行有效控制,以避免底板产生裂缝变形的问题,此外更需要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促使单位水化热、混凝土浇筑温度降低到施工要求程度,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控制混凝土温度的目的。

2.2增强防渗漏能力

一旦地下室底板产生渗漏现象,即代表着整体地下空间都存在安全隐患,而上述分析中提到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未能控制施工荷载、地基沉降等问题,为此必须及时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筛查分析,再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渗漏措施,比如:某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时,首先开展地下室基层环境清理工作,将基层防水措施落到实处,并抹平基础裂缝位置实施灌浆防水,然后再将水泥基防水材料与水按照1∶0.4的比例混合,保持1.2㎜左右的厚度涂刷基层位置2遍,最后使用约0.8~1.0kg/㎡的防水材料,严格根据防渗漏技术实施,注意养护阶段避免重物碰撞,以保证防水层整体性不被破坏,充分提高底板防渗漏控制水平。

2.3底板砼养护技术

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中还需要注意底板砼养护技术,相比地上空间而言,地下底板砼影响因素较多,比如封闭环境、潮湿、地质变化等,以及主观方面部分物品重量与人流量的增加,均会严重威胁地下室底板质量,为此当完成砼浇筑后,应在12h内对其进行有效养护,主要采取覆盖草袋养护的措施,这里需要注意覆盖范围为混凝土整体表面,且以草袋内产生水凝结状态为宜。而实际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降温速率及温差情况设置具体的养护层厚度,特别是加强混凝土的保湿养护,一般不能低于14d,只要砼达到一定强度标准时方可允许施工人员行走,并进行支架安装和模板施工,但仍需严禁冲击性作业。最后当地下室投入使用后,应对底板砼实施阶段性养护,同时还要根据使用年限做出系统全面的评估,观察记录其参数指标变动的情况,然后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异性养护策略,多维度、全方位地解决安全问题,确保内部空间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但这一切要基于广泛调查的基础,注意这里的调查包括用专业仪器调查,以及对服务群体的调查,只要加强对服务群体实际感受的了解,才能真正提高养护水平。总而言之,地下室底板施工与建筑物整体质量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提高施工管理重视程度,积极严格地执行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方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地下室底板施工的质量,使其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

3结束语

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功能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全面落实各施工细节,真正做到安全施工和生产,同时为了确保地下室底板施工顺利开展,还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有效控制其温度,加强防渗漏措施等,方能充分促进市政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施工与当代人们的实际所需相符。

参考文献

[1]刘金科.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27):122-122.

[2]罗兰.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17):95-96.

[3]耿涛.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4(10):56-56.

作者:李明 单位:贵州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中合同变更索赔探讨 下一篇: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