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23 12:15:09

54例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外科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108例肛周脓肿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108例中进行切开挂线术治疗(挂线组)总共54例,进行切开引流术治疗(引流组)总共54例,总结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结果与引流组相比,挂线组患者术后脓肿的复发率是3.7%与18.5%、肛瘘形成率是3.7%与27.8%、创面愈合时间是20.4±0.9)d与(28.4±0.9)d等,都明显低于引流组(P

【关键词】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肛瘘形成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之一,起病急、变化快。一旦确诊,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如延误治疗,可能会造成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不良后果。本研究对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诊治的108例肛周脓肿患者中54例采用了一次性切开挂线法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108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间住院的肛周脓肿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38例;年龄在14-68岁,平均年龄为34.5岁,其中20-40岁者66例;病程最长的是19d,最短的是3d,而其中病程5-16d者有72例。低位脓肿即肛提肌之下脓肿32例,高位脓肿即肛提肌之上脓肿76例;随机分配54例进行切开挂线术治疗(挂线组),54例进行切开引流术治疗(引流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以及分类基本是相似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均采用简易的骶管麻醉处理。患者均取截石位,会做常规消毒处理。治疗组进行切开挂线疗法,对照组进行切开引流术。

1.2.1治疗组取15mL的2%利多卡因,采用垂直穿刺骶管麻醉。麻醉成功以后采用侧卧位使患者的脓肿在后方或者下方,用碘伏由外向内消毒肛周皮肤,再用沾有稀碘伏的棉球消毒肛管内,随后就用喇叭镜置入内,寻找感染的腺及是否有肛隐窝溢脓,有者即内口。选取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作以为中心的放射状梭形切口,切口长度应与脓肿等长或者稍长一些。手指探查脓腔,彻底分开脓腔内所有的纤维分隔,再用刮匙搔刮除去坏死组织。一根手指伸入肛内作导引,另一根食指(或持银质球头探针)从脓腔向原发灶部位探查内口,或选取两食指间最薄弱处人为制造出一内口,将内口与外切口之间的皮肤呈放射状切开,用7号丝线连接橡皮筋系在球头探针上,再将探针及丝线引出,同时收紧橡皮筋,注意如果是涉及到肛管直肠环时皮筋不要收得太紧,以免失禁,要双重结扎。内口的两侧予以钳夹后7号丝线结扎。必须彻底止血,双氧水、甲硝唑注射液冲洗脓腔,凡士林油纱条填塞脓腔,压迫止血,敷料外固定。

1.2.2对照组在脓肿中央波动最明显处行弧形切口,避开脓腔处,排尽脓液。然后依次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术中如果发现脓腔与两侧坐骨直肠间隙相通,则还需在左右两侧距肛缘约2.5cm处避开坐骨结节,由前向后各做一弧形的切口,使3个切口在底部互通。两侧弧形切口的下端与后位切口间皮桥不应小于2.0cm。再用球头探针沿着切口基底部缓慢向肛内探查,并将探针前端引出肛外,沿着探针切开的内口与脓腔之间的组织,并将切口向肛窦上方延长,以清除基底坏死的组织部分,修剪切口成梭形,从而使之引流通畅。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间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两组脓肿复发率、术后肛瘘形成率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3结论

直肠周围脓肿,就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间发生了急慢性的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之一,起病急,变化快,本病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婴幼儿有时也发生。它的特点是:发病较快,局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切开引流或者自行破溃后容易形成肛瘘,以至经久不愈,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学习。肛周脓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肛腺感染、损伤感染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所导致的严重的营养不良,全身虚弱,抗感染能力低下等因素。其中约95%的感染源来自肛腺。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造成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不良后果。

肛周脓肿治疗的传统疗法,是用单纯的切开引流方式进行的,但其存在着手术后复发概率较高的缺点,患者经常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治疗。近年来对肛周脓肿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关键点:要找到正确的脓肿内口并且合理的处理已受感染的内口。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可知,常用的寻找方法有压迫脓肿法,探针检测法,肛内镜检查法以及脓腔探入法等。手术的切口应该与脓腔的大小相差不多,这不仅有利于寻找脓肿内口,也有利于扩大手术视野。同时寻找内口的过程,动作应该尽量轻柔,避免损伤患者的直肠黏膜而产生其他并发症。挂线应该松紧适宜,以防止皮筋过早的掉落而造成切割过快,使功能不正常,为了达到较好的治愈效果,脱线的时间不应少于8d[2]。

参考文献

[1]李春雨,聂敏,王军,等.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2):203.

[2]李强,房洁渝.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50-151.

上一篇:长QT综合征致恶性心律失常3例病例报告 下一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