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城市味道

时间:2022-10-23 12:06:47

期待更多城市味道

城市空间是唯一有两位主编的版块,大概领导们也觉得这两个版不太好统起来。大武汉是城市,这没问题,武汉以外呢,按以前印象,都应该是乡下。荆楚各地放在城市空间版块,有点别扭。干脆设两个主编,互不打搅。

这两个版都是珠玉在前,但继承下来的成色完全不同。武汉版,办过多年,一向是本报新闻改革的特区。荆楚各地,2000年改版时,是湖北日报A、B、C三叠中B叠的封面版。当时的荆楚各地版,涵盖城乡,全编辑部记者和诸多通讯员供稿,主打新闻,领一时之先。

今年改版,大武汉还是升级的武汉版,荆楚各地却不复当年。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安排自有其道理。事实上,湖北除武汉外,其他城市发展也十分迅速,襄阳、宜昌、黄石都在提向大城市进军。所以,荆楚各地版很想脱乡入城,多办出点城市味道,办成另一个城市新闻版。

但命运多舛。一开始,荆楚各地被确定为城市专版,每周三期,襄阳、宜昌各一,另一期由其余14个市州林区轮流坐庄。这样出了4期后,觉得不行,才改为综合新闻版。此后50余期实践,有几个印象比较深:一是蒙广告商青睐,本版经常只有半个版;二是蒙各路大侠青睐,本版常承担为稿件谋出路的重任——记者站稿件、社会新闻稿件、地方工作性稿件,甚至通讯员稿件等,需在此杀出一条血路。而个人印象最深的,是本报记者(武汉新闻中心记者除外)关注农村较多,关注一般经济政治工作较多,对城市,特别是对鲜活的城市生活关注较少,他们喜欢下基层,一写稿直接就到了乡镇和村。

为了尽可能保持荆楚各地版的城市味道,我做了四点努力:

一是强制划线:报道区域以城区为主,最多下到县城,原则上不报道镇(实际上偶尔也下过镇,城乡一体化嘛);报道内容以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流行风尚、生活情感等为主。

二是力争说点党报上相对新鲜的事和词,关注一些党报不易关注到的角落。比如:造价师、心理减压中心、高端自行车、国税微博、90后男幼师、立体停车场、清明花、联合国审计、草根写歌人、殡葬设备生产商等。

三是引导记者转变写作角度。记者站不写工作不可能,那就尽量从公众角度、媒体角度来写新闻。比如:写质监局服务企业的稿件,原题是“我检验你产品,你监督我人品”,是站在部门角度写表扬稿,改为“湖北名牌全省第二的背后”,就成了做新闻。再比如:写矿业大镇发展服装业,用“华丽转型”太俗,改为“矿业大镇乐穿牛仔装”,就有点意思了。

四是精编稿件,最大限度增加信息量。整版通常发稿16条以上,6000字,比一般版面多发500字以上。

荆楚各地每周只有3期,我还是很珍惜这块天地。现在离开了,遗憾的是自己设想的城市味道还没做出来。我始终认为,湖北现在、未来都会是农业大省,但越来越多的人将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精彩才刚刚展开。希望后来者会有新的思路,能够做得更好。

至于建议,有一条,就是要建立更核心的团队。大武汉版每周5期,有十几位记者勤奋奔走为它供稿;荆楚各地每周3期,虽对应十余个记者站,但站长们工作范围广,很难拿出大部分精力为这个版供稿。因此,荆楚各地主编一方面要通过策划,把站长、分社社长们抓得更紧,另一方面也可适当拓展作者队伍,当然,这得处理好编采和业绩考核等问题。

最后,祝愿荆楚各地版越办越好,与大武汉一起组成湖北日报最华丽、最具吸引力的新闻版块之一。

上一篇:与生活同源与百姓同心 下一篇:深耕细作版面 助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