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中电罗经校正之实用方法

时间:2022-10-22 11:43:34

海洋工程中电罗经校正之实用方法

摘 要 本文介绍了电罗经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工作原理,详述了利用天文测量理论校正电罗经的方法,并结合观测数据,对精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罗经;真方位角;天文方位角;定位三角形;垂线偏差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098-02

海洋工程的许多场合,都需要电罗经提供定向数据。电罗经作为一种实时的方位定向设备,因具有指向精度高,不受外界磁场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影响之特性,使其在海洋工程导航定位中的作用,至今尚无可取代。以SG Brown Meridian Surveyor电罗经为例,其运行稳定后的静态精度为:0.05°sec latitude RMS,动态精度为:0.2°sec latitude。在近海工程领域,当定位基线长度受限的情况下,应用任何一种有效的GPS差分服务,通过实时GPS定位数据进行的方位解算,都无法达到这种精度等级。

一台经检测性能正常的电罗经,当其被安装在需定向的工程设施上时,电罗经的方向基准线很难与这些设施的水平中心轴线完全平行一致,其间的夹角,通常称之为“安装误差”。海洋工程中,习惯上,常将电罗经的这种安装误差与其运行误差视为一个误差整体(称之为联合误差),而进行校正。

1 电罗经的工作原理

电罗经又称陀螺罗经,是根据自由陀螺仪的定轴性和进动性,并利用地球自转和重力场的联合作用,对陀螺仪施加两个控制力矩(“找北”力矩和阻尼力矩)设计而成的。

当电罗经中的陀螺仪主轴与地球自转角速度w方向一致时,地球重力场将不会在陀螺仪上产生力矩作用,此时,陀螺仪主轴将表现出定轴性,始终稳定在子午面内指北。当电罗经的陀螺仪主轴初始指向与地球自转角速度w方向不一致,而是存在一个夹角时,地球重力场将会对陀螺仪施加一个力矩(称为“找北”力矩),此力矩的作用将使陀螺仪主轴产生向其所在子午面方向的进动。因惯性及“找北”力矩的影响,其主轴将以振动的形式反复穿越子午面进动下去。电罗经通过对陀螺仪施加阻尼力矩,使得其主轴最终稳定于子午面内,其指向与地球自转角速度w方向一致。

由上述电罗经的工作原理可知:电罗经提供的方位指示,是以真北方向为基准的真方位角。

2 电罗经的校正方法

设置一方向线,测定其真方位角,作为校正电罗经的方位参考基线。安置电罗经,使其方向基准线与参考基线重合或平行,并令其首向与参考基线的方位指向一致。记录电罗经运行稳定后之测量值,并与参考基线真方位角作差。此差值即为经校正所得出的电罗经运行误差与安装误差之联合误差。

电罗经的校正方法,实质上,是由参考基线真方位角之测定方式决定的。海洋工程中比较实用的校正方法为测定天文方位角法。

2.1 天文方位角的测定原理

测站与地面目标点间连线之天文方位角A,就是测站的子午圈和通过地面目标点的垂直圈之间的水平夹角,由真北方向顺时针量取。由此可以看出:测站至地面某一目标点的天文方位角与真方位角是同等的。这亦使得用测定天文方位角法校正电罗经成为可能。

在天球上,由测站的上子午圈、天体的子午圈(时圈)和天体的地平经圈(垂直圈)相交而构成的球面三角形,称为天文三角形,又称定位三角形。定位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为:天顶、天极和天体。其三条边分别为天体之天顶距、天体赤纬之余角和测站纬度之余角。

3 结束语

利用太阳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校正电罗经,实质上是天文测量在海洋工程中的低等级应用。而在其他工程等领域,天文测量的作用依然极为重要。鉴于此,开发更为严密、功能更为强大的天文测量应用软件,或仍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民.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董挹英,刘彩璋,徐德宝.实用天文大地测量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3]R.鲁罗佛斯.实用天文测量学[M].北京:北京测绘出版社,1959.

作者简介

夏嘉辉(1973-),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工程测量、海洋测量及天文大地测量

工作。

上一篇:发电机定子线圈损坏事故处理、分析与预防 下一篇:超市ERP系统跨平台迁移方案研究和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