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的B2B2C移动新闻观

时间:2022-10-22 09:07:10

搜狐的B2B2C移动新闻观

“你们好吗?”张朝阳在年会现场以一贯明星范儿的方式和台下同仁、合作伙伴、媒体人等打着招呼。

刚刚过去的2012年12月27日,搜狐公司在北京举办移动互联网媒体伙伴年会,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面对台下的观众说道,“在移动互联网真正井喷式爆发的当下,搜狐要义无反顾的拥抱,考虑到搜狐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作为中国互联网重要媒体的历史地位,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切入点是媒体。”

他称,搜狐旗下包括搜狐新闻客户端、手机搜狐等围绕移动媒体领域布局的产品目前已经积累上亿用户。搜狐希望借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被抛弃。

坚守媒体属性

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2 年 6 月底,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达到 3.92 亿,较 2011 年底增长了 2545 万人,半年增长率为 6.9%;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 73.0%。

网络新闻是网民的基础应用之一,不管是在PC还是在移动互联网上,手机的主流应用不外乎交流沟通类与信息获取两类。相对来说,微博和微信更多地偏重于社交类应用,而搜狐则将战略重点铆在了“媒体”定位上。

“整个搜狐集团2012年业务规模超过10亿美元,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时候,搜狐能做什么?当然是义无反顾地拥抱互联网。拥抱的方式肯定要考虑核心竞争力,搜狐作为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媒体之一,切入点肯定首先是媒体,这是我们的发力点。”张朝阳表示,搜狐现在要从媒体切入,大力发展搜狐新闻客户端和手机搜狐两个产品。

事实上,搜狐从2010年就开始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摸索。2010年4月,搜狐新闻客户端的前身还叫做搜狐快递,推送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搜狐早晚报和几条新闻。搜狐移动新媒体中心总经理岳建雄还清楚地记得,他去谈合作的时候,对方都会开玩笑,“搜狐还做快递吗”?

于是,还没有想清楚怎么做的搜狐快递于2011年6月改名为搜狐新闻,搜狐新闻客户端全新亮相。

转折点在2011年年底。一位电信公司的领导用了搜狐新闻客户端的早晚报后感觉不错,于是推荐中国电信N79定制手机内置。这次预装让搜狐无线部门意识到,智能手机浪潮即将爆发,而搜狐新闻客户端也在业内首次将运营商和手机厂商预装作为重点突破口。搜狐的做法是联手手机厂商和安卓应用商店,将搜狐新闻客户端“送”到用户面前。

数据显示,目前搜狐新闻客户端25%装机量来自于厂商合作,其中三星、华为、苹果三大品牌智能手机分别占据21%、21%、17%的用户份额。

张朝阳认为,以搜狐的媒体平台,应该做更大的产品。因此搜狐无线团队迅速招兵买马,在2012年5月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客户端产品――搜狐新闻3.0版。此后,搜狐新闻客户端开始井喷式成长。

搜狐新闻客户端的快速崛起令张朝阳有了新的打算。随着渠道和技术优势形成行业壁垒,搜狐新闻客户端未来将在平台化策略上进一步推进,通过开放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的方式,吸引传统媒体、出版商进驻,打造全新的“移动媒体平台”,建立多重壁垒,避免竞争对手快速跟进。

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跑马圈地。在张朝阳看来,搜狐如今是一个拥有10亿美元收入的公司,每天有5000万人通过PC观看搜狐视频,4000万人在看搜狐门户,还有1亿多人在使用搜狗浏览器、玩搜狗和畅游游戏,1000多万人看搜狐的新闻和视频。接下来,整个搜狐系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合纵连横,将成为关键。

据搜狐副总裁方刚透露,从整个搜狐架构来说,搜狐的移动入口战略将“三条腿”走路:搜狐门户主打新闻客户端,由传统的搜狐门户和搜狐视频完成媒体布局;旗下游戏公司畅游会主打移动游戏平台;搜狗承接搜狐的整个用户平台以及工具、搜索任务。

B2B2C模式

搜狐正在打造的手机新媒体发行渠道平台,试图成为很多平面媒体向手机渠道转型的主要渠道――搜狐的平台允许媒体将广告移植到新的平台上。

而事实上,搜狐还将在新闻客户端中引入UGC模式,开放的博客、自媒体以及来自微博的热点话题等,涵盖新浪微博、搜狐微博和腾讯微博。

自媒体云科技创办人程苓峰将搜狐的这一模式称作B2B2C模式,他认为,门户时代是B2C,打包各家B的新闻放到网站上给用户看,他们都是门户的读者。而搜狐现在想做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就是B2B2C,搜狐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持,挑选的高质量的B入驻平台,但入驻媒体们自己去拉广告,靠自己的魅力去让读者付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搜狐副总裁方刚表示,这是一次破坏性建设,即打破以前的发行渠道,重新建立媒体的广告体系。

“搜狐新闻客户端刊物数超过130家,即将上线刊物超过200家。”搜狐相关负责人介绍,渠道和技术优势已经开始形成行业壁垒,未来新闻客户端未来将在平台化策略上进一步推进,通过开放API的方式,吸引传统媒体、出版商进驻,打造全新的“移动媒体平台”。

张朝阳也对于未来想得很清楚,除了吸引更多传统媒体出版商进驻,还希望众多媒体合作伙伴能在搜狐平台上获得千万、百万级的用户,同时探索新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包括开放广告CMS(网站内容管理)系统,让进驻的媒体可以分享到广告的权益,以及吸收会员做增值服务的权益,还包括品牌宣传权益、流量的权益。

事实上,基于客户端的新闻平台,国内还没有非常清晰的道路。张朝阳认为,首先收费内容的订阅跟传统的PC不一样,传统PC由于固定特点,收费只有广告模式,而手机等移动设备让订阅模式成为可能;其次是广告模式,客户端的广告更偏向于品牌广告,品牌类企业和产品和用户的互动非常方便,可以根据手机用户地理位置等做精细化的广告运营。

“我们有专门的部门在做,大数据部有从国际大公司挖来的团队,已经开始运行了。”方刚表示,2012年上半年成立的大数据部门未来承担着搜狐精准广告营销的职责。

“尽管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尚在探索过程中,但美国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移动互联网上的新闻有可能走收费的模式。此外,传统的广告也有很大的空间。移动互联网可以根据手机用户的特点根据地理位置进行精细化的广告投放和运营。关于精准广告,搜狐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大数据部门在运行了。”

方钢认为,搜狐尝试的另一个模式是“类亚马逊”的媒体电商模式,即通过新闻客户端巨大的流量与一些以时尚产品为主的媒体、电子商务品牌合作,通过流量导入用户并最终销售产品来实现商业模式的探索。不过,由于目前用户规模还不够大,收入尚不多。

去年,搜狐已经向新闻客户端投入过亿元的费用。对于赚钱,张朝阳并不着急,“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证明了一点:只要拥有足够规模的用户,赚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上一篇:定期型寿险助你“以小博大” 下一篇:浅谈学困生物理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