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22 07:59:50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居住区作为城市居民使用最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其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介绍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和原则,分析了目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及城市建设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发展的速度更是突飞猛进, 而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一部分的城市居住区绿化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如何创造一个生态优美、舒适宜人、富有品味的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要,作为小区环境评价的标准之一小区园林绿化更是重中之重,提高绿地率的同时,提高小区绿化景观的设计能力,建立小区内园林生态平衡对提高小区内自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

虽然植物的观赏特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植物在景观中并非只是装饰物。在景观中,植物的功能作用很多,主要表现为构成室外空间,遮挡不利景观的物体,护坡等。

植物能够表达自然景观的地域性,也是反映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之一。植物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日常使用的功能,具有美学欣赏价值,并且能够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为园林景观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强调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植物景观设计,使得植物景观设计具有了复杂性和独特性。植物景观设计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二、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1、发挥植物的综合作用

在进行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按照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进行配置。植物配置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不同土壤性质的城市和地区选择不同的树木种类,体现不同的园林功能。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已驯化的外来树种。例如,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在植物配置时应先充分考虑树木的防护和净化功能。而在一些以旅游为主的城市,树木的美化绿化功能就应放在首位。此外,住宅绿地与街头绿地,城市广场绿地和校园绿地,等等,根据不同的绿地形式选择不同的植物造景方式。只有通过如此,才能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的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2、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处理好种间关系

自然界的植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所以,在进行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多种植物合理搭配,使植物群落富于变化。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脱离不了环境,同样,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对于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园林植物栽植前对其生态环境的预测及种间搭配直接关系到树木的成活与否。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必须掌握好各种树木的生态习性,根据其生长习惯进行合理配置。

3、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配置整体与局部间的关系,使其显得协调统一,且富于变化。同时,由于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设计要素,随着时间的变化,植物体量和形态都会产生变化,所以在权衡园林景观的及时呈现和远期发展时,要注意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合理搭配。此外,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想要充分展现植物景观设计后所形成的艺术效果,除考虑整体美学构图的原则意外,必须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草相结合,增强景观的快速形成和植物群落的演替更新。

4、 植物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原则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根据美学要求,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园林形式确立不同的立意方式。例如,烈士陵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该以庄严、肃穆为基调,植物色彩以冷色调为主;节日广场、街头绿地应营造出欢快、喜庆的氛围,色彩上以暖色调为主。植物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兼顾到每个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色,考虑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观赏者在观赏和游玩时能产生美的体验。

三、目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植物景观不符合当地气候环境

目前,一些开发商为了创造卖点,盲目追求新奇高档,在居住区中营造“欧陆风情”、“热带风情”等各式风格,导致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出现两个极端:①大草坪泛滥,虽然大量种植草坪能够使园林小区在短期内尽快见绿,提高视觉效果,但这样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修剪、浇水、除草、打药,既费工又浪费了资金,造成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浪费。②乔木、灌木、草坪模式的滥用,虽然这是一种生态效益得以最大限度发挥的模式,然而一味滥用,往往会造成城市园林建设的绿量与环境建设中景观质量的不成比例。

2、缺少植物多样性与群落层次

城市环境的多样性需要以植物的多样性为基础。目前,国内居住区绿化中植物种类普遍偏低,一般为100种左右,仅个别小区超过500种。

3、植物垂直结构不合理,硬质景观比例较高

现实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过度考虑理想状况下的植物生长情况,使得居住区实际情况中,大多数树木的生长体积、生长率都低于同等条件下自然界中的植物,致使其造景效果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四、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

1、合理应用地被植物

地被植物的合理应用既可覆盖地表,增加小区植物多样性,又是实现春景秋色的坚强后盾。居住区地被植物的应用也可采用花坛、花境、林下地被、缀花草坪等多种形式,做到“以人为本、返朴归真”的自然美化效果。

2、适地适树

首先,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配置,要根据气候分布、土壤地貌、周围环境等自然状态,结合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进行适宜的选择。其次,应根据居住区绿地人群的年龄需求合理选择树种。注意选择无絮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少花粉、抗污染力强、耐干旱瘠薄的绿化树种,尤以各地乡土树种为主。4.2丰富植物种类,科学配比树种

3、丰富配置模式,增加小区绿量

居住区绿化设计要充分考虑季相变化和生态作用,通过不同树种间的科学配比与乔、灌、草、藤和地被植物的复层混交立体绿化配置,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居住区双向绿地系统(即以宅间绿地和组团绿地为“点”、以沿区内主要道路绿化带为“线”、以小区游园和居住区公园为“面”相结合的水平绿地系统。

4、突出“人性化”、“生态化”

现代居住区绿化设计应该贯穿“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要求,增加区绿量,满足使用功能的综合要求。植物景观设计要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在植物配置时要重视季相变化,并结合城市的主导风向进行设计,以有效地阻挡冬季风和引人夏季风,减弱气候不利因素对小区环境造成的影响,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植物造景宜多采用生态型配置(即以常绿树为基调树种,以乔木为骨干树种,以片植、丛植、群植为主,并注意地被植物及草坪的覆盖,创造生态型植物景观),努力实现“生态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小区内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做到园地制宜、因需选种、因势赋形。在城市小区园林植物配制时,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

参考文献

[1] 冷御寒.景观设计的艺术和技术[J].工业建筑,2004(12).

[2] 易军.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研究与景观优化构建[D].南京林业大学,2005.

[3] 冀凤全,张耀胜,张敦兰.利用园林植物资源进行园林绿地建设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上一篇:锚喷支护技术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地铁车站结构渗漏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