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倾的姿态

时间:2022-10-22 07:44:32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面对学生,把学生看做是被动的接受者,很少真正去感受孩子们所期待的是什么,更多的是对孩子们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其实,我们教师更应该降低自己,以前倾的姿态面对学生。

前倾的姿态表面看是平常的,只不过是教师日常工作的极细小的方面,但却是教师良好师德的体现,它体现了优秀教师的一种姿态、一种愿望、一种情怀,即放低自己的姿态,渴望交流的愿望,体恤学生的情怀。

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前也认为老师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把教材内容讲深、讲透,学生能考出好成绩,那就是好老师,就是对学生关心、负责了,但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交流的愿望,缺少了对学生的体恤。我上一届做班主任时带的是一个平行班。开始的时候,我也按照惯常的方法,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要求人人遵守,还把这些制度贴在教室的前后墙上。但一个学期下来,效果很不理想。

第二个学期,我改变了策略,放下架子,和学生们一起讨论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一起记班级日志,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经常和同学们交流思想,学生们也乐于把心中所想告诉我,私下里他们叫我“老石”,我鼓励他们,只要不是在课堂上,都可以叫我“老石”。这样,更让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同学们对我也更加信任,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都得心应手,到后来,班上的事情大多不需要我去过问,班委都能做好。这个班后来在高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当前,新课改的浪潮正在全国涌起,它特别强调师生平等,强调与学生交流、对话,但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更多的是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尊者”,教师的权威不容侵犯,因此,新课改要求的很多东西落不到实处。前倾的姿态是一种期待或者说等待。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马上就有飞跃,不论是品德养成,还是学习成绩,如果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期待,就会有前进的动力。期待,就像一束束鲜花,当学生需要滋润的时候,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这朵鲜花真诚地递上,让他们在品尝愉悦中得到进步。每天一个期待,把不同的期待传递给不同的学生;每周一个期待,把相同的期待传递给不同的同学。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多几分理解,少几分责难;多几分温馨,少几分冷漠。

我现在带的班中有一个学生张某,他一激动就口吃,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同学们就笑话他,越是这样,他越是说不出来,以致于好几个学科老师都不敢让他回答问题了。我想,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也许他今后再也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了。于是在我的语文课上,我常常有意让他回答问题,总是对他说:“别慌,想好后慢慢回答。”然后带着期待的笑容耐心地看着他,不许其他同学插话,让大家都等待他回答。这样,一段时间后,张某回答问题就流利多了。我想,这对他的一生都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实践证明,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有一颗善待学生的心,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人格尊严,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一句话,就是要有“前倾的姿态”。

有了这种前倾的姿态,我们就可以放下自己的架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有了这种前倾的姿态,我们就可以蹲下来,去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

上一篇:中医药学名词(六)全国科学技术 下一篇: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加快推进重庆教育信息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