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管理

时间:2022-10-22 07:00:09

试析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管理

摘要:生态环境的维护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努力,园林绿化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止污染等功能。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本文就新时期下园林绿化管理的思路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时期;园林绿化;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人员预想绿化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产品。但这还远远不够,如果种植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设计者的意图和园林景观更无从谈起。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垒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

二、园林景观工程规划

1.园林规划目的

在适应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对园林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在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休憩、生产、服务等功能的同时,满足园林景观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2.园林规划的步骤

确定园林的类别、性质。了解园林绿化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服务范围;深入调查研究群众的要求;着手规划工作,力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爱好的各类人群的需求。

3.园林规划的内容

平面包括出入口、园路(主次导游路线)布置、景区划分、园林建筑分布、园林植物配置;竖向包括地形、地貌和水体改造、园景塑造;预留发展用地;建园顺序等。

三、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管理

园林绿化是面积一般在几万平方米以上,供人们参观展览,增长知识,参加各种游乐活动,交流交往,活跃文化生活,它的生态效益也是非常明显的。每个园林都是城市的“肺”,在园林里生物种类比较繁多,放出大量氧气,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作用明显。综合性园林的活动内容,分区规划与园林规模有一定的联系,如确保园林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园林规模不宜小于1000m2。按近期公共绿化指标每人3~5m2,园林面积大小要根据周围环境、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分、植被)、园林的性质、活动内容、设施安全等进行规划。

1.优先选择本土植物

依据每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特征,在园林建设中运用地被植物时,应优先选取本地的地被植物。本地地被植物对当地的土壤、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从深山中搬到城市里种植,它的适应性也优于从外地引进来的植物。本地地被植物的种植,也可表现出本地特色,避免与其它地区园林雷同。另外本地地被植物大量选用,可以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本土野生地被植物拥有各异的生态位,它能满足园林景观的各种要求。本地野生地被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可减少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于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地方的资源特色。

2.实行生态配置

利用地被植物造景时,必须了解该地的环境因子,然后选择能够与之相适应的地被植物,根据选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态习生、生长速度与长成后可达到的覆盖面积与乔、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构成和谐、稳定、能长期共存的植物群落,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常绿树(香樟、桂花、广玉兰等)因为郁闭度高,树下面常常形成秃斑或空地,这些地方可以选择种植山麦冬、八角金盘、沿阶草等地被植物,这些植物比草坪易成活。在林分密度不大的树林中,这些地方光线较好,可选择开花的地被植物种植,例如常绿地被植物――― 佛甲草,春季茎叶碧绿,对落叶树林起了补充作用。在岩石上可配置虎耳草、络石、蕨类植物等岩生地被植物。台阶、石隙问种植石蒜类、阔叶山麦冬等。

3.植物间高度搭配要合理

地被植物一般都配置在植物群落的最下层,对乔灌木起衬托作用,它应与上层的乔灌木形成错落有致的组合。上层树木的分支点较低时,可选择一些贴地生长的地被植物;上层乔灌木分支点高的,可选择植株较高的地被植物;种植地开阔的地方,上层乔灌木稀疏,可配置较高的地被植物;种植地窄的地域,可配置较矮的地被植物。

四、园林景观工程的绿化养护

1.树木的养护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丛生大枝均衡生长,使植株保持内高外低,自然丰满的圆球形,错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应有计划地分批疏除老枝,培养新枝。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圆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让树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理残花废果,以免消耗养分。

2.草地的养护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在一般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4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1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工作重点是,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3d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稀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3.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篙的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要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剪后必施 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4.盆栽花卉的养护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2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2个阶段培育而成,第1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1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绿化景点中,以点缀美化生活。另外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如不修剪会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千万不能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五、结语

园林是与城市人类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因子,其生态原则作为解决人居环境要遵循的五项原则之首,在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力度的同时,积极贯彻生态理念,提高生态管养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养护管理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园林植物健康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麦浩宇;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0(2)

[2] 易红;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1(5)

上一篇: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案探析 下一篇:智能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