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原因和治疗

时间:2022-10-22 05:29:05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76-02

呃逆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膈肌及咽喉肌的同步性性爆发性收缩的一种临床症状,伴有特殊的声音及不适感。其病因可以是内、外科功能性病变,亦可为器质性病变,多数是功能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呃逆不容忽视,有时病程中出现呃逆提示病情危重(如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呃逆使病人非常不舒服,严重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睡眠。是临床常见而治疗比较棘手的问题,主要是对症处理。

1 呃逆反射的解剖学基础 

呃逆是一种内脏—躯体反射性活动,其反射中枢位于3~5颈髓节段,传入神经主要为为迷走神经,当胃肠道等部位受到刺激时,兴奋由迷走神经传人至脑干的孤束核并经网状脊髓束传导至膈神经,从而使膈肌产生强烈节律性收缩同时出现呼吸暂停。另外第6~12胸神经的内脏传入性纤维膈神经的感觉支,也可直接或者通过中间神经元兴奋膈神经使膈肌收缩,从而发生呃逆。所以发生在反射弧任何部位上的刺激都可以引起呃逆的发生[1,2]。

2 常见病因

①中枢性病因:刺激延髓孤束核的疾病,见于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膜炎、脑干肿瘤、颅脑损伤、败血症、尿毒症。②周围性病因:迷走、膈神经受刺激的疾病,均为反射地引起顽固性呃逆,膈上病变有纵膈肿瘤、胸膜炎、急性心肌梗死、降主动脉瘤、肺和支气管疾患;膈下病变有胆囊疾患、幽门梗阻胃痉挛、胃麻痹、胃肿瘤致胃扩张、应激性溃疡致胃出血、肠梗阻、弥漫性腹膜炎等。胃肠道术后顽固性呃逆常提示吻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漏。过饱、吞咽气体过多引起胃扩张所致。③药物副作用,全麻药及其诱导剂,亦有干扰素可引起呃逆。④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出现顽固性呃逆预示横断性脊髓炎。⑤精神性呃逆,见于癔病等精神病病人,因大量吞咽空气而引起,其声音响亮、检查不出任何阳性体征。

3 治疗方法

3.1 首先是治疗原发病 有原发病的要首先治疗原发病。

3.2 物理方法。①压迫眶上缘法,主要适用于腹部手术后早期(术后24小时内)发生的,可采用压迫眼球或颈动脉窦,但要慎用后者,有一定危险。②转移注意力法,突然惊吓,突然改变(卧位改为坐位)等。③刺激鼻咽腔法,如碘伏涂抹咽喉壁,效果较好但不持久。④短时间吸入5%二氧化碳法,如果没有现成二氧化碳,神志清醒者也可重复吸入塑料袋中空气法,或者深吸气后屏气,常可缓解。⑤抽吸胃内积气、积液法,主要是用于胃扩张所致呃逆。⑥屏气法患者取坐位,闭口深吸气后迅速憋气数十秒,然后缓缓呼气,此法适用于正常人因精神刺激或进食过快引的暂时性或持续性呃逆,也用于上腹部手术后引起的呃逆。⑦压迫耳屏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背后,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双侧耳屏尖部。⑧指压膈神经法患者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均可,医者把大拇指放于胸锁乳突肌外缘中点外1cm处,向内后方按压。⑨按压足三里、内关穴法,患者卧位,术者用手指按压上述穴位。

3.3 药物方法。①氯丙嗪:据Ives等[3]报道最为有效,氯丙嗪以25mg,口服或肌肉注射。②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以50~10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1次,需注意禁忌症及低血压反应。③胃复安:胃复安以10mg,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上述三者其机理均为最终抑制兴奋性增高的膈神经。④东莨菪碱:对脑血管病病因疗效好,以0.3~0.6mg,肌肉注射,亦可654-2,10mg,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⑤利他林:20mg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一次。⑥丙戊酸钠、氯硝基安定:以15mg/kg,口服疗效确切,多用于顽固性呃逆。⑦华蟾素:有报道[3]25例肝癌伴顽固性呃逆者以2~4ml/次,肌肉注射,3次/日,安全效果显著。⑧萘普生:以250mg/次,2次/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顽固性呃逆,其为非甾体抗炎药,可使非细菌性炎症消退从而止呃。⑨氯苯氧丁酸5mg/次,3次/日,用于肾衰尿毒症性呃逆。⑩羟嗪:100mg/次,静注;阿米替林30mg/日;丙咪嗪25毫克/次;麻黄素10~20mg,静注。氟哌啶醇0.5mg肌注,硝本地平10mg舌下含化,必要时10分钟后可再含化一次。中药:柿蒂汤,清开灵,补气益中汤,降逆汤。

3.4 针灸及穴位注射法。

针灸人中、合谷、耳穴膈等。氯丙嗪,利多卡因足三里注射,654-2,10mg,掌门、足三里穴封闭。纳洛酮穴位治疗治疗。

3.5 手术治疗。

对于一般治疗无效者、或者顽固性呃逆可在颈部作膈神经封闭。治疗方法有多种,要根据原发病和合理应用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药物的适用症和禁止症和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琨,何振芬,苏红军.急性脑卒中后继发顽固性呃逆与低血钙、低镁血症关系忉.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359—360

[2] 张蓉,李文莉,闻勒生,等.呃逆对食管功能损伤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 3(2):43~45

[3] 赵明哲,华蟾素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20例临床疗效观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8(3):159

上一篇:静脉注射硫酸镁在急性腹泻中的应用 下一篇: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