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初探

时间:2022-10-22 04:57:04

小学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习作提出的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但笔者在日常作文训练中,发现很大部分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素材雷同、内容空洞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没有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积累沉淀少,对所经历的事回想起来印象模糊,无话可说。如何打好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让学生赢在作文起跑线上,成了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为此,我通过各种途径,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积极钻研教材,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对三年级习作起步教学进行了探究,现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笔者所在班的学生观察习惯比较差,有时班里书柜上的花因没人浇水快要干枯了,学生都没有发现。针对这种现象,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每天一发现”活动,每天早上课前10分钟让学生说说每天观察到的新发现。学生积极性特别高,有的发现春天来了,学校里的木棉树上长了很多小花苞,有的发现校园里的草坪被修剪过了……再在班里评选出当天最细心的“火眼金睛”。这样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利用口语交际以说促写

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说”是“写”的前奏。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说”的优劣给予评判,给他们一个反馈,使其对自己作文的内容心里有底。“说”也是教师发现学生“写”的优缺点的捷径,根据“说”的实况,教师可随时调整角度,在指导“写”时,做到有的放矢,促进了“写”的能力的提高。

在人教课标版教材中,每一单元的语文园地都编排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而交流的内容又为每个单元的习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如教学《我们能做点什么》时,我先让学生尽情畅谈自己在家乡环境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接着提出建议: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兴致很浓。老师及时地反馈评价,鼓励说得好的同学,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再指导按一定的顺序说,用上适当的词语,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这样很自然地在接下来的习作中,学生写的兴趣也上来了。因此通过先“说”后“写”,学生的作文就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了。

三、发挥仿写的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在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三年级下册《翠鸟》是一篇很好的写小动物的范文,我在指导学生认识作者从翠鸟的外形、叫声、动作三个方面进行写作的基础上,让学生也模仿着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生一下子灵感就来了,写出了《可爱的大黄狗》《胆小的乌龟》等优秀习作。

四、选材、命题与生活相结合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离开生活这潭“活水”,根本无从说起。三年级学生生活阅历浅,往往认为无事可写。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导他们写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这样才会使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表达“真情实感”,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如写家乡的景物,刚开始时有些学生写了很久没见过的家乡景物,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于是我带着全班学生一起去本镇新修建的公园里观察,经过我的指点,学生按一定的地点顺序仔细观察了公园内的小桥流水、幽幽长廊等景物,回到班里后,不用多说,学生就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景色作文。

五、讲评以激励为主

三年级学生写习作就像科学家搞创造发明一样,完成每篇文章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所以总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和赞许。如果在学生印象还很深的短时间内,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除学生自检之外,让学生互相修改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很好途径。在互相修改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找出作文中有哪些明显错误的词句,并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同学们在互检中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在教师进行讲评时,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