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初筛试验中外源性物质影响的探讨

时间:2022-10-22 04:18:36

HIV初筛试验中外源性物质影响的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HIV在我国迅速传播,感染人数成倍增长。HIV感染的初筛试验以HIV抗体检测为金标准,为了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的目的,全国先后建立了大量的HIV抗体初筛实验室。《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于初筛实验室已经有明确的试验技术和试验条件的要求,但是大部分初筛实验室仅能做常规的HIV抗体初筛工作,很少对HIV检测工作中的外源性物质的影响做深层次的研究。根据我们对HIV初筛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探讨HIV初筛试验中外源性物质的影响。

外源性物质常常由于HIV初筛试验中血标本的采集、贮存等不当所致,如标本溶血、标本被细菌污染、标本贮存过久、标本凝集不全和采血管中添加物等影响。

标本溶血:由于各种人为原因引起的标本溶血,均可因红细胞破坏溶解时释放出大量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蛋白,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的HIV初筛试验中,会导致非特异性显色,干扰检测结果。为克服上述干扰作用,标本采集时必须注意避免溶血。

标本受细菌污染:因菌体中可能含有内源性辣根过氧化物酶,因此,被细菌污染的标本同溶血标本一样,亦可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干扰检测结果。

标本保存不当:在冰箱中保存过久的标本,血清中IgG可聚合成多聚体、AFP可形成二聚体,在HIV初筛中检测中会导致本底过深、甚至造成假阳性;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如1天以上),有时抗原或抗体免疫活性减弱,亦可出现假阴性。为克服上述干扰,HIV初筛检测的血清标本宜为新鲜采集;如不能立即检测,5天内检测的血清标本可存放于4℃,1周后检测的血清标本应低温冻存;冻存后融解的标本,蛋白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应充分混合后再检测,但混匀时应轻柔,不可强烈振荡。

标本凝集不全:标本在没有促凝剂和抗凝剂存在的情况下,正常血液采集后0.5~2小时开始凝固,18~24小时完全凝固。在HIV初筛检验工作中,有时为了争取时间快速检测,常在血液还未开始凝固时即强行离心分离血清,此时的血清中仍残留部分纤维蛋白原,在HIV初筛检测过程中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块,易造成假阳性结果;这类情况于次日复查时因血凝已完全,血清中不再有纤维蛋白原存在,故复查结果变为阴性。为避免上述干扰作用,解决的办法最好是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使其充分凝固后再分离血清,或标本采集时用带分离胶的采血管或于采血管中加入适当的促凝剂。

标本管中添加物质:标本管中添加物质的有抗凝剂(如肝素,EDTA)、酶抑制剂(如NaN3可抑制HIV系统中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快速分离血清的分离胶等,均对HIV初筛检测有一定干扰作用。

综上所述,对HIV初筛检测中出现的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在考虑试剂因素和操作因素之外,更多的应从标本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并应采取相应措施排除干扰作用,从而为临床提供正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上一篇:尿液干化学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下一篇:开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