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长途大巴上

时间:2022-10-22 02:56:06

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拿印度交通来谓侃的图片,在去印度之前,我对印度交通的印象就是:肮脏、混乱、低效。

第一次在印度乘车是在印度南部喀喀拉邦的首府垂文准,长途汽车站尘土飞扬。所有的车看上去都破破烂烂的,没有玻璃,只有横着的两道铁栏杆,甚至没有门。每逢班车进出站,常可看到人们单手抓车,身体就从那没门的黑洞里伸出来半悬于车外,很像一堆不安分的争先恐后从菜篮子里探头探脑的胡萝卜。

此后在印度南部和中部旅行,我坐的基本都是这样的长途班车,甚至坐过长途夜车。不过,一旦进到车里,你会发现情形并不像你以为的那么糟糕。班车虽然外表破烂,但内部很宽敞,也干净,最让我高兴的是椅子比较高,高到下面的空间足够塞下一个大背囊,椅子与椅子之间的空隙也比国内的大巴大多了,只要不嫌姿式不雅,你完全可以把两腿向前伸直,半瘫在椅子上。在国内坐大巴,我的膝盖经常会被前面的椅背顶得生疼。

南部很热,车速又不太快,所以没有车窗玻璃似乎并不是件不可忍受的事,相反,空气流通更好。印度人极少抽烟,这也是车里空气较好的一个原因。

售票员的权威是另一道风景。有一回。我们中途上车的时候车上已经挤满了人,售票员指挥大家给我们腾出座位来。这不是我们要求的,完全是售票员的自觉行为,大概因为我们是外国人。又可能因为我们是妇女。售票员这么指挥的时候,乘客都很听话,毫无怨言。在印度,乘客不是上帝,上帝是售票员,他经常会发出一些让人不能理解的指令。理解不理解你都得听着。

有一次从垂文准乘车去科摩林角。是起点站,人很少,我们坐在车最前排左边的两人座上,一个白种男人坐在我们后面。“你,坐到后面去。”售票员对白种男人说。“为什么?”“这个位置是给妇女坐的。”后来我留意看过其他长途汽车,同样的位置男女都能坐。

另一次被刁难的是一名美国女孩,那是在从科勒姆去阿拉铺扎的路上,她坐在长途车最后一排靠左的两人座上。售票员说她不能坐在那里。“我愿意出双倍的车钱。”美国女孩激动地说。但是说什么也没用。她最后还是被安排到了一个3人座上,和两名印度妇女挤在一起。我发现她原来坐的那个位置旁边的座位有一个特别的座垫――这是售票员的座位。售票员后来并没有坐在那里,他把座位让给了一名印度男乘客。但是女人不能坐在那里,即使坐旁边的位置也不行。

我也被售票员赶过,一低头,果然发现旁边的位置有个特别的座垫。售票员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能在车最前排,也可能在车最后排,所以你得特别留心。当然,男乘客不会有这种麻烦。

顺便说一下,在南部和中部的印度,乘客通常是男女自觉分坐的,到了北部,这一现象就不明显了。

上一篇:彩色面条炫亮都市 下一篇:在日本遭遇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