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分之一回应

时间:2022-10-22 02:50:30

老杨是我们银行里的首席分析师。在总经理做重大决定以前,老杨一定要给总经理做一个相当透彻的分析。

分析永远在于这个决定的得和失。所谓得,当然是可能的得;所谓失,当然也是可能的失。老杨在分析的时候,会用很多数据,可是他在作报告的时候,却不会强调数据,而用非常直观的方法来解释他的分析。

为什么他的分析一直受到重视,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数据非常正确而完整。如果我们要在某个地点设立分行,老杨一定会知道这个地区居民的收入、职业等等。我们有时会奇怪,老杨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得到数据?据他说,他其实是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据我所知,他的统计学学得非常好,这使得他的数据比较准确完整。

因为老杨常常要收集资料,他养成了随时随地观察的习惯。有一次,我们在一家百货公司一楼的咖啡馆喝咖啡,一个小时下来,他告诉我这家百货公司情况不妙,因为提袋率太低了。不久,这家百货公司果真传出了财务危机的消息。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到国外出差,他又露了一手。他猜那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是多少,事后查证,他的确猜得很准。据他说,他是看街上汽车的牌号以后估算出来的。

老杨一直是一个很快乐的人。这也很自然。他的工作得心应手,薪水非常高,他从来没有感到什么压力,因为他仅仅负责分析而已,最后决定总是别人做的,何况他的分析向来非常有用。

前一阵子,老杨忽然显得有点心情不好。他过去很喜欢讲笑话,现在比较少讲了。有人和他聊天,他也会发呆,好像没有听到你在讲什么。有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去找他,谈完公事以后,忽然发现他的墙上挂了一个镜框,框内只有一张白纸,纸上写了阿拉伯数字68,这个数字代表什么呢?

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老杨看出了我的困惑,他叫我不要离开,随即解释缘由。他说,前些日子,他到印度出差,住在一家旅馆里。他住的房间有落地玻璃窗,可以看到街景,他注意到对街有一个小乞丐,来来回回地向行人求乞。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开始计算这个小乞丐在平均经过多少次求乞以后,可以得到一次反应,因为绝大多数路人是不理会他的。一个小时以后,他得到了答案,这个小乞丐平均要乞讨68次,才有一次成功。

老杨得到了这个答案,心中难过至极。因为他可以完完全全地了解做乞丐的滋味了。他想,如果自己每次求职,要写68封求职信,才会有一封响应,一定非常沮丧,这个小乞丐却终其一生,都要在街上向人乞讨。

老杨说,这种生活,他一天都受不了,如果要过几十年如此没有尊严的生活,他是无法想象的。老杨当天晚上睡不着觉,他想起有人用数羊来使自己入眠,因此他就数起羊来,可是他每次数到67,就数不下去了。68忽然变成了一个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他从头再来,依然到不了68,所以老杨在床上躺了好久才入睡。

老杨的经验使他觉得,人人都应当在平时就假设自己是一个小乞丐,唯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乞丐没有尊严的痛苦。他的儿子才参加“饥饿三十”回来,老杨却告诉他,他应该虚拟现实,假设自己是一个乞丐。他的儿子试了一次,发现做乞丐的痛苦,并不在于感到饥饿,而是感到个人毫无尊严可言。

老杨已经不能去豪华饭店吃饭了。对于任何奢侈的东西,他都失去了兴趣。他常常去一家专门照顾穷苦老人的单位做义工,有人曾经看到过他做义工的情形。有一位同事说,他从未看到过这种态度的义工,我问他是怎么一种态度,他想了半天,最后结结巴巴地说,老杨不是普通地在做义工服务,他是在侍奉。

我懂得,这是因为老杨知道穷人最需要的不是面包,而是尊严。老杨当义工时的态度,无非是要使穷人感到有尊严。自从老杨开始侍奉穷人以后,他自掏腰包改善了很多设备。老人吃饭的碗换成了比较好看的瓷碗,是淡蓝色的,茶具也换了。最使老人感到高兴的是新的床单和被套。

我们通常会说我们应该同情穷人,要对穷人有慈悲心。老杨显然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敬穷人,因为他们最缺乏的就是别人对他们的尊敬。这种想法,来自一个数字:68。老杨常常强调数据的重要性,他是对的。

上一篇:藏住买卖心 下一篇:反正我长大了还会喜欢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