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不是抽象的,得跟孩子具体说说

时间:2022-10-22 02:43:32

规矩不是抽象的,得跟孩子具体说说

说个真事儿。相声演员郭德纲跟师哥聊天时,师哥一个劲儿地夸奖郭的儿子懂事儿。郭不解。师哥说,孩子每次见面都知道站起来打招呼。郭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但师哥感慨:唉,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这是老辈人感慨世风日下。

再说个真事儿,现在很多当爹当妈的也很头疼孩子没规矩,尤其在公众场合,管吧,孩子哭,不管吧,自己哭,别人的一个眼神就是一把匕首。

说起来,我爹我妈也为此难过过,他们很担心我一个人闯社会时被人笑掉大牙,或许仅仅因为吃酒席时坐错了位置。但在他们教我各种规矩的时候,我也难过了很长时间。他们是怎么教的呢?长大了,跟很多同龄人吐槽,经历竟然惊人相似。

比如说,我们那里有个规矩,给客人倒茶水后,放茶壶时,壶嘴必须向外。起初,我是看过大人是怎么给人端茶倒水的,感觉很好玩,每次来了客人就从爹妈手里夺过茶壶,然后屁颠屁颠去给客人倒水。你可以想象那种小大人的感觉,很萌很可爱。可惜,这种卖萌优待到了七八岁时就给免掉了。某天,家里来了客人,爹妈要长点儿脸,让我去给客人沏茶。倒上茶水后我想回屋去写作业,可就见老爸阴着脸说:“你做得对么?”不对么?我有些懵。茶碗没刷?单手敬茶?敬茶时放屁了?都没可能啊。老爹让我再想想。我还是想不出。老爹终于给我上了敬茶培训班的第一课:“给客人倒完茶水,茶壶是这么放的吗?谁教给你的?!”我还是不懂。客人等急了,友善地把朝外的茶壶屁股转到里面去,说:“按说是这么放的,小孩子嘛,不懂的。”我那个哭啊,直接告诉我怎么做不就得了!可惜悲情牌在老爹这里没起作用,反而让他感到更没面子,于是让我一遍一遍地练习,彼时,我已泪眼婆娑。直到现在,我每次给人沏茶,都还感到老爹在后面怒目而视。

成人后,我知道了这一规矩的意义所在,壶嘴冲外,表示迎客,对客人表达敬意,屁股朝外,表示不待见客人。MY GOD!早说!

有些规矩,必须得跟孩子说清楚该怎么做,而不是呵斥说“你不对,你错了”。怎么说,我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原则,还是互相尊重。

方法是:首先,如果孩子不懂一个规矩,可以在私下里教给孩子,保持和颜悦色,这是一件尊重别人,也会获得别人尊重的事儿,不是很愉快吗?别搞得苦大仇深。如果周围有人,而且必须在这时候说说这种场合的规矩,那就跟孩子说悄悄话吧。当着外人的面儿教育孩子,一般都会适得其反,孩子首先要照顾的是自己的脸面,而不是家长给说的规则。

然后,每说一条规矩,都要告诉孩子规矩深藏的内涵,让孩子换位思考,这样效果最好。

最后,孩子做对了,表扬。做错了,或者忘了做了,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

郭德纲那次被夸之后,有些小得意,总结了一点儿平时要守的规矩,摘过来跟大伙儿分享一下:

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不能端着碗到处跑。不许用筷子敲盘敲碗。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嚼。夹菜只许夹面前的,不许过河。许骑马夹,不许抬轿夹。骑马指的的是夹浮头菜,抬轿是抄底。吃烙饼不许从中间吃,咬一洞像纸钱,老人不开心。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吃饭时,手要扶碗,绝不许一只手在桌下。家有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客人回碗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必须问:给您再添点儿?

最后唠叨一句,规矩的作用是:让别人方便,自己就会得到尊重,就会自信,自信的孩子就会快乐!

上一篇:不要对青春期的孩子放狠话 下一篇:感谢命运让我们生活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