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2 02:19:03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冻干丹参粉针和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1.4%,对照组总有效率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血疳;复方甘草酸苷;冻干丹参粉针

[中图分类号] R75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158-02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是由淋巴细胞介导的红细胞外渗所致,是一种慢性疾病,皮损持续存在,随着时间而扩展,可历经数月至数年,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7年8月~2009年11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2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共5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8例,男性18人,女性10人;年龄18~67岁,平均52.2岁;病程20d~13个月,平均3个月。对照组28例,男性17人,女性11人;年龄20~65岁,平均53.8岁;病程1~10个月,平均3.2个月。所选病例无严重心、肝、肺、肾及系统性疾病,排除正在接受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或治疗前1个月内应用长效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的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凝血常规化验均正常。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中的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有关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1.3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点,每天一次;冻干丹参粉针8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点;葡萄糖酸钙2.0g、维生素C 0.25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点。疗程21d。②对照组:对照组治疗药物除不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外其余与治疗组相同。疗程21d。

1.4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和治疗后皮损消退范围判断疗效。痊愈:无新疹出现,所有皮损均消退;显效:无新皮疹出现,皮损消退70%以上;有效:无新疹出现,皮损消退30%~70%;无效:仍有新皮疹出现,或皮损消退不足30%。总有效率等于治愈率加显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66,P

2.2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属淋巴细胞围管性毛细血管炎,常对称发生于40~60岁男性的胫前区,亦可累及大腿、躯干及上肢。皮损为细小铁锈色苔藓样丘疹,伴紫癜样损害,可融合成境界不清的斑片或斑块,有不同程度瘙痒,病程常持续数月至数年。本病病因不明,发病可能与毛细血管壁病变有关,重力和静脉压升高是重要的局部诱发因素,某些药物(如非那西丁、阿司匹林等)也可引起发病。免疫病理提示本病发生可能存在免疫性机制。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周红细胞外渗,含铁血黄素沉着。治疗效果常不满意,可静滴或口服维生素C、口服抗组胺药和复方芦丁等,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在短期内见效,但减量时或停药后易复发。

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血疳”相似。其病因病机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血疳记载:“此症由风热闭塞腠理,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而见发斑。日久耗血伤阴,肌肤失养则皮肤粗糙作痒”,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故一般多治以清热凉血,活血消斑;日久则佐以养阴补血。遵循此法,中药丹参静点被用于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蔡林[2]曾用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的疗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甘草酸苷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T细胞活化,诱导干扰素产生,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并对补体经典途径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补体活性;甘草酸苷能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使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减轻血管内炎症的作用[3],此外甘草酸苷还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盐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则可以抑制或减轻由于大量长期使用甘草酸苷可能出现的电解质代谢异常所致的假性醛固酮症状。在皮肤科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湿疹、皮肤炎、荨麻疹等的治疗。临床应用发现,复方甘草酸苷与冻干丹参粉针及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联合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冻干丹参粉针与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的组合,总有效率达71.4%,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容易为基层医生所掌握。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应是通过其免疫调节、抗炎抗过敏作用来完成。故笔者认为复方甘草酸苷是治疗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一种较好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第3版.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0.

[2] 蔡林. 复方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治疗色素性紫癜3例报告[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3):144.

[3] 陈建秀,徐建杰.复方甘草甜素的临床应用[J]. 四川医学,2005,26(4):468-469.

(收稿日期:2010-03-2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血浆内皮素的关... 下一篇: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褥疮创面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