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布拉斯加》:给人生来张假奖券

时间:2022-10-22 12:03:49

《内布拉斯加》(导演: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2013年出品)是一部黑白片,和《弗兰西丝・哈》一样,这部片子的格调也比较慢,但讲述的内容却完全不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父子之间的故事。

无奈之下开始的旅程

伍迪・葛兰特最近倔上了天,一次又一次地徒步前往林肯市,虽然当地好警察并没有因此把他送进收容所,但伍迪的二儿子戴维却得一次又一次前往警局去接他。老伍迪显然不想轻易放过所有人,儿子前脚才离开,老伍迪后脚又走出了家门。

伍迪如此倔强的要去内布拉斯加的林肯市,是因为他中了一百万美元。虽然看过那张兑奖通知的人都知道那是个骗局,可是伍迪却始终坚信自己中了奖,要去领奖。戴维不堪其扰,最后只得送父亲去领奖。

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因此踏上了一条前往父亲曾经走过的旅程。

当父子俩驶向公路时,我想起了《最后的旅程》(导演葛兰迪・伊文,2008年出品)。同样父子俩的旅行,《最后的旅程》中父亲犯下大罪带着儿子逃亡,儿子在父亲的引领下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而在《内布拉斯加》里,父子的力量彻底被扭转,即将走进坟墓的父亲,无论是体力还是心力都接近衰竭。在儿子的眼里就是一个无用的酒鬼。父亲步履蹒跚、孤独无助的背影,深深刺痛了儿子戴维的心。他因而放下手里的工作,引领着父亲踏上人生的最后之旅。

无论是《最后的旅程》里儿子生命旅程的开始,还是本片中父亲生命旅程的结束,都因为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展开,而让它充满着令人唏嘘的悲怆。

金钱之下人性的扭曲

萧条、没落、衰老充满了整条线路。黑白而宽广的全景镜头,让这种荒凉中凸显出几许颓废。然而,相比令人沮丧的现实,人性在金钱面前的贪婪更加灰暗,更加令人愤慨。

在旅途中,父子俩专程回到一家人曾经生活过的小镇。获得100万奖券的消息,让伍迪成为了小镇名人,让他重新找回了被人尊敬的感觉,也让人性的丑陋暴露无疑。

“苟富贵,勿相忘”的道理在全世界都通用,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资格去分享伍迪的百万奖金。

老友警告要找律师索要莫须有的借款,亲戚直接抢劫奖券索要这些年的补偿……这些直白的要求和作法将老伍迪刚刚找回的亲情、友情无情地一一粉碎。面对着不可能获得的财富,面对着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面对着人性被金钱撕裂的伤口,除了反目别无他择。

所有的纷争竟然是为了一张无法兑现的奖券,让影片充满了无奈的戏谑。

我以为导演会在片尾让亲情友情得到回归,但他没有这样做。或许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想要回归之前的关系已经完全没有可能,如果让亲人朋友再次虚伪的尝试回归到以前的关系,会不会将电影、将人性的丑陋推到更高的层次呢?当然,这是马后炮了。

相比亲情友情的无法回归,父子情的回归成为电影最好的结局。

相伴之下情感的回归

每个人都会经历幼小和衰老,在这一时期都需要父母或者子女的引领和帮助,当然这其中往往伴随着力量悬殊的对抗与妥协,而这些对抗与妥协最终汇成了河流,让彼此的情感得以回归。这或许是所有家庭片难以避开的主线。

这部片子也不例外。父亲一直在儿子心目中形象极差,酗酒无度、一事无成。就连老了还要因为一封假冒的获奖信而连累自己。影片开始时,儿子对父亲的失望、无奈写满了整个屏幕。

但随着和父亲踏上旅程,回到了一家人曾经生活过的小镇,儿子意外的走进了父亲年轻时的岁月。

在与父亲的兄弟、朋友们相处的时间里,儿子慢慢了解了父亲的过去,父亲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飞行战斗英雄,为了家庭不断打拼的丈夫,为了自己的梦想走出农庄的青年……当然还有曾经喜欢父亲的美女记者和他们未能开始的一段恋情。

如所有人所愿,在这段不得已的领奖路上,父子俩的感情重归于好。随着影片进入尾声,相信许多观众和我一样都渴望着父亲能够真正领到那一百万美元,实现他最后的夙愿。

然而青春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老伍迪没有领到一分钱,只换回了一顶帽子。

故事到这儿就可以结束,但是导演给我们留下了些许安慰。片子的最后,儿子帮助父亲实现了领取奖金后的梦想:买一台皮卡,买一台空气压缩机。

当父亲开着皮卡车再次驶过满载着他青春记忆的小镇时,父亲让儿子藏在椅子下面,他一个人驾驶着崭新的皮卡车,向小镇里的每个人秀着自己的百万富翁梦。那一刻,父亲满脸骄傲,他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回到那段受人尊敬、奋发有为的峥嵘岁月。

给人生来张假奖券

一张假奖券让人看清了亲情友情,让儿子重新认识父亲,让父亲重新找回了青春记忆。导演是否在暗示,我们也应该偶尔给自己的人生来张假奖券,好让我们暂时远离现实的困顿与沉闷呢?

另外从技巧的角度来说,《内布拉斯加》是一部非常值得借鉴的影片。可以夸张的说,如何讲述普通人一生的故事,导演亚历山大・佩恩在荒芜中又给我们开辟了一条新路。

按照常规的作法,这部电影应该是年迈的爷爷坐在摇椅里,对旁边充满好奇的孙子缓缓讲述从前,然后黑屏淡入出切到过去那段岁月。

亚历山大却没有这样做,他选择给生活来张假奖券,通过领奖之路让主角回到了过去找回了自己。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法。更为让人惊喜的是,将去领奖这件事情一直贯穿始终,不仅讲述父亲鲜为人知的一生,还将人情冷暖展露无疑。

总之,这是一部可以打到7.9分的片子(扣0.1是因为导演没有让伍迪获得100万美元奖励)。推荐各位观看,不用谢。

【责编/尘沙】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开发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电影《小棉袄》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