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翅膀上青天

时间:2022-10-22 12:02:38

舞动翅膀上青天

【注意事项】

一、忌进入为想象而想象、虚构无目的之误区

有些同学在虚构的时候,常常会进入重虚而忘实、虚构无目的之误区。没有目标的想象是缺少生命力和说服力的,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能突出中心。其实,任何好的虚构情节,无论看起来多荒诞,它都是紧紧围绕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而设的。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是够荒诞了吧,但作者这样虚构的目的是为了借孙悟空表达一种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忌进入局限于原材料、想象失去灵性之误区

有些同学在原作的基础上写想象作文时,局限于一些有形无形的藩篱,让想象受到限制,缺少个性,失去灵性,根本没有独立、创新、大胆的想象。

三、忌进入胡编乱造、荒诞不经之误区

构思时完全脱离现实,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缺少适当的限制,“虚构”成了“虚假”。其实,虚构要合情合理,符合事物的真实情况,至少要符合艺术的真实,与实际生活和客观事物既貌合又神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尽可能多地占有生活素材。巴尔扎克说:“想象是双脚站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这句话非常精辟,我们在作文实践中,用好这把想象的标尺,“胡编乱造”便会成为奇思妙想了。

四、忌进入处理不好单一性与综合性关系之误区

单一性的想象作文限定只采用某一种表现手法,综合性的想象作文可以采用两种以上的表现手法。有些同学写单一性的想象作文时,也采用了其他的表现手法,这也并非绝对不允许。但喧宾夺主,失去了重点,其他表现手法超过总文字的三分之二,这当然离真正的想象作文的要求还差得远。

【片段示例】

我是一只蜗牛。在我生命的弯道中,我要爬去北方寻找我的梦想,我的生命注定一路向北。……我穿过沙漠,炙热的阳光,灼热的沙砾,干燥的空气,我身体中的水分一点一滴地散失,我生命中的岁月一分一秒地消逝。尽管身后是绿洲,但我不会回头,因为我知道前方就是北方。我默默地忍受着,尽己所能地前行着,尽管在别人的眼中,精疲力竭的我就是那最迟缓的蜗牛。我要飞奔,不仅要奔出这无尽的沙漠,更要奔向我生命的北方……

――韩润棋《生命的弯道,一路向北》

技法点读

这里有“实”的描写,譬如“炙热的阳光,灼热的沙砾,干燥的空气”等,也有“虚”的刻画,譬如爬行中的心理感受。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描写细腻,有浓郁的抒情氛围,有较强的感染力。

在那“缺月挂疏桐”之时,“漏断人初静”之刻,浅嘬小酒,任如水的秋风打碎那无尽的思绪,苏子――东坡先生的低吟高唱,像无数美丽的流萤绕耳畔,一贬再贬的落魄和亡妻的伤痛,尽管植入骨髓,但迸发出的却是“大江东去”的豪迈与“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悲壮,任凭那秋风的枯涩,任凭那人生似浮萍,夜已凉,“拣尽寒枝不肯栖”,再叹又是一年秋风起。

――王悦《又是一年风起时》

技法点读

这段文字围绕坡的诗句展开想象,生动地虚构了坡的故事,凝聚着秋的萧瑟与悲苦,让人为之感叹。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腹,也能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迁客骚人成其千古文章。

――王尹《选择永恒》

技法点读

这段文字运用了推测想象,纵横时空,情思悠扬,足见作者的文化素养深厚。运用排比手法,列举文化名人,并没有累赘之感,而是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在“选择”的话题之内,紧扣主题,贴近话题,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佳作展示】

“修养丹”

杨朱宇

这天,玉帝正闷得慌,于是召来太上老君,问道:“汝近来何忙?”

太上老君不敢怠慢,曰:“老臣正在研制一种可以治愈百病的仙药,名曰‘顶天立地修养丹’。”

“哦,为何起此怪名,说来听听。”玉帝顿时来了兴致。

“根据科学家们的最新发现,人只要有一定的修养,虽苦陷于狂风暴雨之中,但他眼中并不是苦涩的泪水;虽受困于悬崖峭壁之上,但他心中没有对粉身碎骨的畏惧;虽独行于漫天风沙的大漠里,但他的视野中只有通向绿洲的路标;那么他的寿命就会延长,他的事业定会成功。老臣这……”

“此话当真?”

“当真,当真,如假包退,童叟无欺。”

“就骗得玉帝?”

“啊,不不不。陛下若不信,可以做个实验。”

“咋个说法?”

“如此……”

“好主意!”玉帝拍手称好,“就这么办。”

于是,玉帝与太上老君一起来到了老君刚建立的“四维空间创造室”。

老君一下子就调出了四个人,并快速分类:一是不懂修养;二是懂修养,但不想付诸实践;三是“选择性”地有修养;四是真正的有修养者。屏幕上出现一条“听从主人”指令。

于是,玉帝对四个人同时发出指令,要求回答:为人处世最需要什么?

经过分析,四人几乎同时说出答案:道德修养。

之后第一个人立即跳楼身亡。

第二个人很快在忧郁中死亡――怎样才能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又服从命令呢?

第三个人奉行“修养只为利己”,身败名裂,被社会大众所不齿。

第四个人将修养用以利众,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陛下,这下您知道这‘修养丹’的厉害了吧!”老君关上创造室的电源,接着说道:“老臣这丹就是提炼那些正确对待修养的人的想法而研制成的。真正的修养是一泓清泉,给每一位急欲喝水的人解渴;是一盆火,能融化结冰的心;是一杯酒,能温暖陌生的人;是一阵春风,能吹绿人生的枯叶;是一道阳光,能照亮前进的路。服用这‘修养丹’也有原则与标准――弃燕雀之小修养,扬鸿鹄之高翔。”老君终于把刚才没来得及说的话全部倒了出来。

“哦,那,那你还不赶快扩大再生产,还呆在这儿干吗?快去,快去!”

“这……”太上老君只好x开,但又颇有些担心:不真正拥有此修养,吃了这“修养丹”会有副作用的。

点评

习作构思新颖,想象奇特。作者采用了神话传说中虚幻想象的手法,将所要阐述的话题“修养”虚构为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臆造的事物――太上老君炼成的“修养丹”。通过玉帝与太上老君的对话描写,写出了四类人围绕“修养”表明的态度及不同结局,从而委婉地揭示出修养的真正内涵。借助于神话传说来谈“修养”,生动形象地将“修养”的内涵准确、全面地表现出来,从而收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独自闲行》 下一篇:巧妙取舍展才情 恰当组织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