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22 11:35:12

浅议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

摘 要:班级管理在技工院校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本文主要从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必要性和要求进行论述,以求切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班级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技工教育 班主任 班级管理

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班级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组织,如何把学生积极引导到参与班级管理的工作中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班级管理在学校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班级管理的成效主要看能否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学生创设一个舒心、轻松、安逸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管理、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夯实管理方面的心理基础。

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需求并不存在利益对抗,利益的统一性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优化班级内部学生资源提供了可能性。技工院校招收的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上进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个别学生的思想素质较差,自卑心理严重,不愿为大家服务,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基本思想信息不能及时地与班主任传递和沟通。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信息传递及时畅通,避免学生消极的思想动态蔓延和生长。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平等平和地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及需求,并在交流中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性格、思想和世界观,为其参与班级管理打好基础。

二、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应着重于解决学生在班级中分工与协作之间的矛盾,实现协作与沟通,提高班级管理绩效的最优化。因此,应着力构建对班级管理的系统化,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模式。

1.班主任的正确引导

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首先做好以下两点。

一是确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班主任要在平时多留心观察,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确立班级的组织结构,使班级的基本管理形态形成。一方面,应注意制度的产生方式。只有当一个人自己做出选择,才可能真正对这个选择负责。学生最了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也最有发言权和针对性。另一方面,还应注意管理关系的产生途径。班规制定出来后,在班级中一定要建立执行机构,班主任应因势利导,发动学生毛遂自荐,竞争上岗。

二是明确管理目标。通过目标管理,努力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奋发上进的班级。依据全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制订出切合全班实际的管理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出与各自情况相符合,又与班级目标相配套的个人目标。班主任可根据目标的内容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措施,引导同学们实现班级和个人的双重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1)要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这是班级整体优化的关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一批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让他们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调动一批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同学分工负责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使一部分学生在班级目标和学校制度的约束下努力工作,增加其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设置各种竞争的氛围与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

(2)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这是实现班级工作整体优化的保证。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充分利用实习课多练勤练。对于个别思想素质较差或心理自卑感较强的学生,班主任、班干部就要多交流沟通,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上技校一样成才的思想,扭转他们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三、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评优树先、就业安置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考虑,才能保证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只有根据班级实际状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激励保障措施,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认真负责的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来,才能更好地保证班级管理工作一步一个台阶。

学生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班级这块土壤,班级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因此,只有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规划每一个人的行为,美化每一个人的心灵,从而提升每一个人的品质,同时张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和群体的和谐发展,并最终促进技工教育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邹城市技工学校)

上一篇:如何提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效性 下一篇:提高源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