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言行对认识实习效果的促进作用

时间:2022-10-22 10:38:24

论教师言行对认识实习效果的促进作用

摘要:针对认识实习中学生出现的消极情绪,分析了现场的艰苦条件和平时优越生活之间的差距对认识实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论述了教师在实习过程中乐观、求实、积极的态度对实习效果的正面影响,证明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的积极性。

关键词:认识实习;师生关系;授课效果;再教育

1引言

认识实习是工科专业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通过认识实习,可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激发学习兴趣,以更加理性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之中.[1]。因此,该环节教学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对认识实习与整体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来重视学生的认识实习,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支持认识实习的教学活动。2012年,电气工程系的6位教师,带领电气自动化专业6个班级共计183名学生,由青岛远赴东营,指导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电气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在这六天的时间内,首先参观钻井平台、集输站、注水站、胜华炼油厂、工业训练中心、胜利油田展览馆等地,感性地掌握采油、注水、集输、炼制等石油加工的流程,加深对油田历史的认识,体会代代传承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胸怀全局、勇于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石大精神”;然后参观了校内变电所、某110kV变电站、变压器厂、某风力发电厂以及恒源电气公司,使学生对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过程以及电力行业特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缩短毕业后的适应期;通过对几年内风力发电从“定桨距风力机+三相异步发电机+恒速恒频技术”发展到“变桨距风力机+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变速恒频”的变化,从2009年主流风机容量1.5MW到2012年即有5MW的产品问世,让学生体验到我国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树立为国立志的豪情与信心。

可以说,在一周的时间内,安排的实习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却发现学生中有一些负面情绪在蔓延。通过及时与他们沟通和探讨,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不少问题。

2教师态度严谨认真,学生才能积极上进

大多数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挫败感。实习的地方多为工作的现场,很多本来追求上进的同学,因为灰尘、震动、噪声等恶劣环境以及个别不遵守纪律同学的影响,在实习中遇到听不清讲解、对工作环境的深度失望以及为了“义气”或者“面子”等勉强迁就玩闹的同学而丧失实习的热情。这时候老师如果具有积极的态度,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以胜华炼油厂的参观为例,因为站内震动和噪声较大,很多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当工作人员一边讲解一边带领大家往前走时,很多学生选择远远地跟着。因为现场中,即使使用了扩音器,工作人员的话音也只能传送1.5m的距离,再远就听不到了。因为老师已经带过4次实习,对炼油的过程比较了解,待大家走到一处较安静又能远观炼制平台的时候,把后面的十几个学生召集过来,又给他们讲解一遍。后来又围过来很多虽然跟着走,但是没有听清的学生。这样,老师大致讲解一下炼制过程,具体的问题再由师傅讲解,学生说效果好多了。参观别的地方的时候,虽然仍旧有学生落在后面,老师总是坚持把他们“赶到队伍里面去”,并制止谈笑的学生,渐渐地,学生的秩序好了很多。下午参观其他地方的时候,拿着纸笔做笔记的同学明显增多了。而且出现更多的同学拿起手机,拍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3教学生换位思考,进入学习状态

实习第一天结束,有同学向老师提出,认为工作人员的态度很不热情。老师思考后,在第二天学生们整队出发之前,先做了一次有关“换位思考”的思想动员。举的例子,就是每年中国石油大学开学新生报到时,例行的学长带他们参观校园的事情。

老师说,如果有一天,让我们中的某一个人带新生新班参观一下校园,感受一下大学宿舍生活,我觉得大家一定非常自豪,也非常热情,讲解一天后,回到宿舍,感觉一定是超级棒的;第二天,又来通知让你们做昨天的事,热情依然在,可能就没有了第一天的新鲜感;如果第三天还是收到通知,要你介绍校园,可能就会抱怨:为什么又是我?!我还有好多作业没有做完!!(此时有学生微笑)然后又是第四天……可能几天后就新鲜感全无,只想啥时候讲完赶快回去休息。而当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宿舍睡觉时,发现有很多新生在你的宿舍里,床上,凳子上坐得满满的,看你来了也不知道让座,而是带着一副天真的表情看着你的时候(学生大笑),我想大家谁也不会觉得这些学弟学妹他们有多可爱吧?而我们现在就像那些小学生一样,现在师傅要把我们分成12组,也就是每一个相同的问题一天之内讲解12遍;累得要命回集控室却发现凳子被咱们占了,而且没有人让座(有同学开始吐舌头),而且讲解完后还要去完成落下的活——因为他本身还有必须完成的事情……如果咱们是讲解员,介绍时激情洋溢却没有人反应,心里会痛快么?自己说良心话,今天我们的表现,师傅能热情起来么(很多同学摇头)?

见他们开始理解一些事情,老师继续说,我们开玩笑说实习是“打酱油”,能不能学到东西还要看我们自己的内心。等你毕业后工作,有人好奇问你有关石油的事情,你可以说:“不是我的专业,我实习就是打酱油了”,也可以微笑着对他说:“其实石油也不算无本生意,我也是进了大学才知道采出来的石油90%以上都是海水,处理也很麻烦的”,来吸引一下他们的注意力。所谓的隔行如隔山,你的一点实习小收获,可能为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快乐,也许会因此找到很好的朋友或者生意伙伴。

讲话过后,学生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参观钻井平台的时候,围着工作人员问了很多问题。每一次讲解完毕后,大家都很热情地鼓掌。老师的天职,不仅仅在于授课。现在的学生,生活的环境相对复杂得多。就业的压力和太多一夜暴富的新闻,使他们浮躁,也使他们困惑。也许我们不能像心理学家做得那么好,但是可以抱上积极一点的心态,去激励、鼓舞我们的学生,让他们的心里充满阳光和上进心,带着健康的心态走上社会。

4鼓励学生正视工作环境,避免“辞职潮”的尴尬

第一天实习结束,发现很多学生有些沮丧,问则答曰:“对环境有点失望”。可以理解,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实习需要早起晚归,热天也要长衣长裤,一天到晚不停地走动。当很多工科学生抱着“象牙塔”式的理想参加认识实习的时候,可以理解他们心中的落差有多大.[2]。更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对单位不满意,因而选择辞职考研。这种大规模的考研给国家、社会、家庭都带来了无法回避的问题,怎么去避免.[3]?因此作为带队老师首先要做的是鼓舞目前的士气,于是笑着说:“大家注意,我们即将要去参观一个炼厂最整洁、最清新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电气专业所在的炼厂变电所”。然后趁机给他们讲解了变电所的重要性,以及工作室很凉爽、很整洁的原因。学生们果然又打起精神,继续前行。

总有学生忍不住问:“老师,我们以后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么?高压电又那么不安全!”老师会将所知的工科行业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如实相告,鼓励他们:“其实电气专业的工作环境是很好的。而且只要按照安规办事,是非常安全的”。之后举了“220kV安全带电作业更换绝缘子”和被35kV“看错工作票,合闸电死人”的例子,两例对比让他们明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要靠自己的认真和负责来保证的道理。

笔者希望学生们能比我们成熟,早一点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克服那些恐惧感。所以当休息的时候,也给他们讲当年老师找工作时的困惑,包括某本科学历同学经过打拼后,目前正带着由硕士和博士组成的团队在外企工作的励志故事,以及周围好友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所面临的压力,等等。笔者也真心希望他们能明白,无论社会发展的多么好,科技多发达,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胜利和败北。无论工作和学习,谁都会经历失败的辛酸,生活总会给我们留下痛苦伤心的回忆,只有坚强地面对逆境,才能真正独当一面,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盲目的抱怨、跳槽或者寄一切希望于考研都是懦弱的表现。无论如何都不要逃避逆境,一定要闯过必须闯的难关。

5结语

实习6天中,感触良多。这一级学生内心丰富,思维活跃,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烈。比起学生时代的我们,有着特有的心理优势。无论哪一个学生,尽管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可是他们的内心都是渴望知识、渴望成长的。在实习的过程中,老师与他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是消除代沟和隔阂,理解他们,正确引导他们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放下架子,与他们走在一起。以学生的健康,顺利成长为己任,激发他们向上的热情,努力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让他们能够避免我们学生时代走过的误区,接受我们年轻时成功的宝贵经验,努力抓住我们曾错过的大好的机会,使它们成为一代能够超越我们的人,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更多、更强的有生力量。

参考文献:

[1] 肖键.认识实习分解进行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9):139,147.

[2] 熊贵彬,夏微.大学毕业生等待性失业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86~89,108.

[3] 云鹏.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与辞职接受再教育决策研究——基于对已工作人员辞职攻读研究生的调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3):35~38

上一篇:紫檀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下一篇: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总DNA提取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