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22 08:34:18

解析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策略

【摘 要】电解质问题频繁出现于高考试题中,常考常错,令老师和同学们深感头疼。其实,仔细观察,其考查不外乎两方面:概念;离子。对于基本概念的考查,没有窍门可供选择,只需要牢记和深入理解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各种概念的考查题型都会迎刃而解。关键是第二板块内容,离子问题,对于离子问题的考查,题型千变万化,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考查离子反应,主要表现为: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判断;离子除杂和鉴别;离子推断和相关计算。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电解质 解析策略

由于电解质问题和当前的社会生活、工业发展、科学技术密切相连,而成为高考的常考知识点。从命题形式上来看,它涉及选择、填空、判断、推断、计算等各种题型。从知识点方面来看,命题主要涉及到:(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如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盐类物质的水解;(3)离子共存;(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当然,在命题过程中,虽然题目千变万化,牵涉极广,但由于电解质知识与社会生活、人体健康、生物酸碱等紧密相连,且在一些题目的解析中需要用数学思维(极值法)来解决,所以在将来的高考中仍将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推断思维,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

一、电解质中的概念辨析

学习电解质,首先必须明确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是指:凡是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而进行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分别向两极移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导电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它不同于一般导体的导电过程。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其他一些离子化合物也是电解质,如活泼金属氧化物、氢化物以及一些离子型碳化物等,当然很多的共价化合物也是电解质,它们的辨析我们只需要严格从概念入手即可。

非电解质的概念与电解质不同,重点突出“和”,就是说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在学习这几个概念时,我们要指导学生注意区分几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3)一些电解质在熔化和水溶液中电离时,离子方程式不同。(4)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溶于水的不一定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5)溶于水之后溶液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6)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只与溶液中离子的溶度有关。

二、高考中常见的题型

高考是高校面向社会选拔人才的大型考试,其命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以近年高考命题内容为指导,对一些常见的题型与学生们进行详尽地分析,我们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概念辩析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金属的导电性。

2.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问题,其考察的主要侧重点是学生审题的能力,能否挖掘隐含条件直接决定这类题目的得分与否。(1)有些题目要求能共存的,有些要求不能共存的;(2)有些题目要求不能共存,但是同时提出不能共存的因素: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环境的酸碱性(pH值、酸碱指示剂、加入金属冒出气泡等)、溶液的颜色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正误判定

(1)书写。要让学生们严格按照:写、拆、删、查几步的路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写,以免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把一些常见的方程式掌握,然后抓住酸式盐的几个典型题例,把过量问题彻底解决;(2)判定正误。首先要看是否符合反应原理,然后检查“质量、电荷是否守恒”,再检查一些必要的符号、条件等。

4.离子推断、除杂和检验

离子反应的运用,做这类题目需要把握反应机理、认真审题。

三、电解质问题解析策略

解析离子问题,关键是认真审题。比如,离子共存问题中,外在条件以及隐含条件的挖掘都离不开审题;再比如,离子除杂问题,一定要注意是逐一除去还是无限制地除去。其次,在解析离子问题时,要注意认清反应实质,在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定上,都应紧抓住离子反应的实质,只要能发生离子反应的离子,一定不能共存;凡是能供大量共存的,一定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在此基础上,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定方法,所有问题自会容易解决。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定问题,是多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对离子方程式进行判定,我们可以首先检查方程式两次是否符合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然后对一些物质的拆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过量物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并对给出的习题精挑细选,让每一道题都是精品,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慢慢总结解题方法,使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从教学目的出发,在把握学生共同心理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 下一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