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现广播文艺类节目剪辑的新突破

时间:2022-10-22 07:50:34

浅议实现广播文艺类节目剪辑的新突破

摘要:广播文艺类节目是广播电台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广播电台为传播媒介,以其独具特色的听觉魅力,用广播元素传播着多元的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剪辑工作直接影响着文艺类节目的收听率,也是提高电台收听率的重要保障,所以电台工作人员要在选题、制作和后期编辑中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够实现广播文艺类节目剪辑的新突破。

关键词:广播 文艺类节目 剪辑 新突破

据统计,文艺类节目的播出时间占据着整套广播电台节目播出时间的一半左右。因此,如何剪辑制作出优秀的文艺类节目,是电台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也是提高电台收听率的重要保障。

一、做好选题工作是实现节目剪辑突破的前提

任何一档文艺类节目,其选题是制作节目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一档节目的选题不符合社会实际和听众的需求,其立意是庸俗和低级的,那么无论后期的剪辑工作多么的认真和努力,都不会提高节目的收听率。

1.选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广播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性、普及性和时代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接受新鲜事情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如何发挥出广播电台文艺节目的优势,就必须让广播文艺节目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对广播文艺节目进行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的时代特征,适应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变化的精神文化需要。纵观目前各个电台的广播文艺节目,反映时代的主旋律是广播文艺的主题。比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加。如何利用好私家车主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在开车时收听文艺节目,这是一个很有时代特征的话题。很多交通广播电台的文艺节目在选题立意时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群体。车主和主持人互动极大地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

2.选题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任何一档优秀的文艺节目,其选题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听众而言,他能够通过收听节目或获得有用的知识,或得到心情放松,或了解身边的事情。文艺类节目在选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群体的特点和现实的需求。一是根据受众的爱好来选题办节目。在确定节目选题时,要了解节目的受众群体,是老人还是小孩;是工人还是农民;是女士还是男士等。根据受众群体的需要确定选题,从而提高收听率。二是遵循听众的审美观点确定选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听众的审美观点也随之提高。电台工作人员在选题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人们的审美观点,紧紧跟上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升的步伐,积极创办各种形式的广播文艺节目,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选题要具有鲜明的特色

目前,文艺类节目有很多种,要想在众多的文艺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提高节目的收听率,没有鲜明的特点是完不成的。一是要细分文艺类节目。在选题时要明确文艺类节目的特点,是打音乐品牌还是主打小品;是重在心灵沟通还是排忧解难;这些都决定了一档文艺类节目的特点。二是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现在很多地方电台广播文艺题材的选择立足于开掘本土特有的文化资源,比如说利用方言主持节目,这不仅使得电台节目具有特色,让听众易于分辨,更能够拉近主持人和听众的距离。

二、创新文艺节目制作是实现节目剪辑突破的基础

1.主持人要把握情感构造

在电台节目中,播音主持的情感对于传播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主持人的情感构造是否到位,是否让受众易于接受,直接决定了这档节目的收听率。主持人对于情感的构造,一是把握变通性原则。一档节目的总体基调是固定的,但在细微问题的处理上主持人要学会变通,随着环境、氛围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情感。二是把握适度性原则。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既不会因为氛围的轻松而过度兴奋,也不会因为内容的悲哀而过度深沉。

2.录音要精美

声音是广播的灵魂,广播文艺节目对声音的要求是精益求精的。首先,要保证音质的纯净,录音的过程是技术人员操作完成的,对于静态的节目,节目制作人要把握播音者的语气连贯,尽量避免流露唇齿间音,杜绝扑话筒现象。录制专题性文艺节目时,对播音的速度、情感的把握有比较高的要求,纯美的音质才能保证后期合成的完美。另外,多轨录音要清楚分辨声音的层次。对播和群播的节目,一定要有语言的主次,分清声音区域。

三、后期剪辑工作的工作技巧

1.制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素质

一档优秀的文艺类节目的背后必定会有一群优秀的编辑制作人员。一个合格的制作人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先进的思想素质、扎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职业素质。在我国,文艺节目的制作要遵循党性原则,在剪辑制作过程中,要把握好政治性的方向;从业人员具有先进的思想,才能站得高、望的远,更好的把我文艺类节目的思想脉搏;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每个从业人员必备的,既要做到知识广博,又要做到博中有专;良好的职业素质体现在从业人员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把文艺节目做好。

2.要根据节目的基调确定剪辑风格

要选择哪一种剪辑风格,不是由后期剪辑人员决定的,而是由文艺类节目的基调决定的。后期剪辑工作的实质就是通过镜头、声音的组合,表达出节目的整体基调。每个剪辑师的风格是不一样的,在后期剪辑之前,剪辑师要先熟悉该档节目的整体基调,是怀旧金曲还是劲爆音乐,是小品相声还是话剧戏曲,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等来确定剪辑的风格。

3.整体性要求剪辑工作注重团队配合

每一期文艺节目的制作都是团体配合的结果。后期剪辑要把各种镜头、各种声音更好的剪辑,最后合成一期合格的文艺节目。在这个过程中,编辑人员必须要和编导进行交流,了解节目的主题,整体思路和整体结构,确保剪辑工作不偏题、跑题;要和播音员进行交流,了解播音员的主持风格,在后期剪辑中把主持人的风格融合到节目当中,让主持人整体把握文艺节目。

结束语

广播文艺类节目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电台工作人员在选题、制作和后期编辑中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能够实现广播文艺类节目剪辑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李萍.文艺类节目在广播中的地位[J].新闻前哨,2010,(05).

[2]宋兆民.浅谈广播文艺类剪辑节目如何发展[J].科技风,2010,(03).

[3]王燕.喧嚣中的心灵港湾——广播录播文艺节目的魅力[J].新闻世界,2010,(11).

上一篇: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下一篇:聆听品味酝酿鉴赏感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