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与一体化管理

时间:2022-10-22 07:12:42

资源整合与一体化管理

本文重点讲述VINCA服务网格中基于业务服务的资源整合,并介绍了VINCA服务社区如何对网格中的各类资源进行一体化的管理。

IT资源整合的重点在于信息和业务的整合,如何打破已有系统的封闭性,使业务系统之间能够互操作和协同工作,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分布资源的接入,能够接入来自不同地域和提供者的资源; 2.为使用者屏蔽资源的异构带来的使用方式和理解上的复杂性,语法异构表现为资源的形式和使用接口不一致,而语义异构指的是对资源的理解不一致; 3.支持应用的快速构造,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以应对多变的业务需求; 4.海量资源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VINCA服务网格提出了基于业务服务的资源整合方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业务服务型的资源整合

基于业务服务的资源整合的基本思想如下: 首先,各类IT资源以Web服务的方式进行封装并接入网格平台中,由于Web服务能跨平台进行远程调用,并且具有良好定义和基于标准的接口,很好地解决了资源分布和平台引起的异构问题; 其次,建立相关语义基础设施,对网格中的资源加以语义说明,从而使资源具有清晰的语义; 再次,将业务活动抽象成业务服务,并与接入的服务建立映射,方便业务人员的使用; 然后,通过基于业务服务快速构造应用以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业务需求; 最后,引入服务社区对资源进行逻辑组织和统一管理,方便资源的使用和维护。

业务服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功能的实现最终分解为一个或多个Web服务来完成,如何找到和组装这些Web服务是其中的关键。VINCA服务网格通过业务服务支撑框架支持业务服务的定义以及保障业务服务到软件层面的Web服务的落实。

业务服务支撑框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分为三部分: 语义基础设施、业务服务规范和服务虚拟化机制,中间的矩形虚线框部分组成了业务服务支撑框架。业务服务支撑框架将服务网格中的用户划分为三类: 最终用户、领域专家和资源提供者,他们共同组成了业务服务生态系统,领域专家负责构造业务服务,资源提供者提供Web服务完成业务服务的功能,而最终用户则使用业务服务。

语义基础设施

语义基础设施是指通过领域分析所得到的具有共识性的应用领域概念的基本知识体系。领域概念又可细化为动作概念和实体概念。动作概念是对领域中一个动作的描述,如查询、搜索等。而实体概念则是对领域中某一个实体进行描述,如赛事、餐馆、食品等等。这些概念相互交织、相互联系,可为业务服务提供业务语义支撑,而且容易被业务人员所理解。

业务服务规范

业务服务规范是指通过领域分析所得到的业务服务集合。业务服务代表了领域内一个业务活动或一个业务流程。业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直接使用业务服务,或者选取适当的业务服务,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配置,然后以拖拽的方式将其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更为复杂的业务功能。业务服务支撑框架采用多视图机制来刻画业务服务,使用领域概念进行描述,不同用户只需操纵其关心的视图。具体分为四个视图:

功能概况视图: 该视图描述了业务服务的业务功能基本信息。功能概况视图以“动作+客体”方式分别描述服务涉及的动作及动作作用对象,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对业务服务进行简单抽象,例如: 查询赛事、提交订单等。

业务特征视图: 该视图描述了业务服务的具体业务特征信息。业务特征信息是功能概况视图中的动作和客体概念的细化,如查询订单业务服务中,业务特征信息包括订单的种类、组成元素等,用户可以进行配置从而表达更为细致的业务需求。

能力视图: 该视图描述了业务服务详细的功能信息。该视图使用业务特征视图中定义的概念,用于描述业务服务的输入输出接口、非功能要求和前提效果等信息。

实现视图: 该视图主要描述业务服务执行时所需的信息。业务服务最终需要映射到软件服务,实现视图定义了映射的具体过程。

服务虚拟化机制

服务虚拟化机制的目标是将业务服务平滑映射为软件层面的具体实现,即通过一个或多个合适的Web服务完成业务服务的功能。基本原理是: 首先对业务服务和Web服务都进行语义描述,然后通过聚类、组合、转换等操作以及服务匹配技术将具体Web服务关联到业务服务,并支持业务服务在运行时动态绑定到最优的Web服务去执行。建立业务服务与Web服务的关联主要依赖下面三个核心技术:

1. 服务聚类: 根据服务输入输出参数关联的领域概念的相似程度对Web服务进行分组,从而抽象出聚类服务。

2. 服务匹配和绑定: 将Web服务输入输出接口与业务服务能力视图提供的输入输出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表明该Web服务很有可能实现业务服务所描述的业务功能,在领域专家确认后与业务服务进行绑定。

3. 组合和转换操作: 当服务匹配不成功时,领域专家可借助于组合和转换操作来进行Web服务与业务服务的关联。

VINCA服务网格采用基于业务服务的资源整合方式具有以下好处。

1. 在具有领域共识的语义基础实施之上对网格资源进行语义标准,一方面有利于用户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自动发现和处理。

2. 业务服务降低了应用构造门槛,业务人员可以参与进行应用的快速构造,增强了系统的业务应变能力。

3. 业务服务规范是领域专家进行深入领域分析得出的领域的应用规范,具有更好的复用性。

基于服务社区的资源管理

在VINCA服务网格中,服务社区是服务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容器,它具有明确的语义边界,负责对服务的语法、语义、业务功能及其关系进行统一的管理。服务社区采用基于业务规范、服务提供者、资源类型等多种方式组织。这里的服务资源包括Web服务和业务服务两种形式,通过对服务资源进行逻辑组织和管理,为最终用户提供可视的业务资源视图。VINCA服务社区是一个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其实现架构如图2所示,主要有以下模块:

语义基础设施管理模块

语义基础设施管理模块提供领域分类和概念的浏览、创建、编辑、删除,概念相似度计算,概念知识库的导入导出,以及概念的变更管理等功能。采用基于Web的图形化交互界面,用户可以使用浏览器方便的管理领域概念。

业务服务规范管理模块

业务服务规范管理模块提供业务服务的构建、浏览等管理功能。领域专家通过领域分析得出领域内的基本业务活动或流程,通过业务服务规范管理模块抽象为业务服务,使用领域概念描述业务服务各侧面的信息。业务服务最终呈现在用户的个性化资源视图,用户可以浏览业务服务的功能概况视图、业务特征视图和能力视图,而不必关心实现视图。

Web服务资源管理

Web服务资源管理包括Web服务的注册、语义标注等基本的管理功能,对外提供服务发现接口。服务社区提供了类似于UDDI的Web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进行服务注册时需要提供服务访问的信息如WSDL地址等,同时对服务的输入输出消息进行语义标注,系统提供可视化的语义标注界面。

服务虚拟化管理模块

服务虚拟化管理模块主要提供: 服务聚类、服务转换、服务匹配与绑定功能。服务聚类程序作为系统的后台程序运行,对新注册的服务进行聚类,领域专家可以通过服务社区监控服务聚类状态或调整聚类参数。Web服务与业务服务的匹配和绑定也是由系统的后台程序自动进行的,领域专家可以登录服务社区查看匹配和绑定结果,并进行确认。对于服务转换,网格中心定义了一种服务虚拟化转换语言,领域专家可以尝试使用虚拟化转换语言对Web服务进行处理。

用户与权限管理模块

服务社区集成了用户与权限管理模块,用户对业务资源的访问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访问控制策略,不同角色的用户只能操作该角色被允许的资源,而且可以对操作进行级别限制。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CNGI建设 下一篇:四川地震考验我国信息应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