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品种的品比试验

时间:2022-10-22 07:08:59

菜用大豆品种的品比试验

摘要:对8个菜豆品种生育期、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慈溪地区推广种植的春季菜用大豆新品种。结果表明,浙农0912、奎鲜2号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菜用大豆;新品种;筛选

菜用大豆是我国的大宗蔬菜,由于地域、气候和消费习惯等差异,各地的菜豆栽培品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1-2]。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承接浙江省菜用大豆区试多年基础上,进行春季菜豆新品系大田生产试验,以期为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参试材料有:1.浙农0912;2.奎鲜1号;3.奎鲜2号;4.辽00128;5.浙98002;6.浙H0526;7.浙98012;8.台湾75,作为对照品种。

试验在浙江省慈溪市科技创新园区内进行,前茬空闲,冬季用四轮拖拉机耕翻,春季移栽前用工农型手扶拖拉机耙细耙平。移栽穴沟内667 m2施入三元复合肥35 kg。3月25日育苗移栽,畦连沟2.3 m,每畦种植5行,株距24.5 cm,每穴2株。小区面积为13 m2,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同大田常规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生育期比较

从表1可知,品种2、3、5、7生育期均比对照长;品种1、4生育期最短,为95 d;品种6与对照相当。可见品种2、3、5、7为迟熟种;品种1、4为早熟种;品种6为中晚熟种。

2.2 不同品种抗逆性比较

从表2可知,只有品种8在鼓粒期有轻度的花叶病毒病发生,其余品种均未发生病害和倒伏,说明其抗病抗逆性强。

2.3 不同品种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3可知,品种1植株高度中等,单株有效结荚率较高,鼓粒饱满。品种2植株中等高度,分枝数多,单株结荚数最高,鼓粒较饱满。品种3植株较高,单株有效结荚率较高,分枝数较多。品种4植株最矮,单株有效结荚率偏低。品种5植株最高,单株有效结荚率最少,但鼓粒充实度好。品种6植株中等,单株有效结荚率较高,荚鼓实度不好。品种7植株较高,单株有效结荚偏少。品种8(CK)植株较高,单株有效荚较少,鼓粒饱满。

2.4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由表4可知,浙农0912品种667 m2实收产量698.02 kg,比对照台湾75增产34.4%,居参试品种第1位。奎鲜1号品种667 m2实收产量682.38 kg,比对照增产31.4%。奎鲜2号品种667 m2实收产量688.43 kg,比对照增产32.5%。辽00128品种667 m2实收产量595.13 kg,较对照增产14.6%。浙98002品种667 m2实收产量600.17 kg,比台湾75增产15.5%。浙H0526品种667 m2实收产量549.74 kg,比对照增产5.8%。浙98012品种667 m2实收523.01 kg,较对照略高。

3 小结

根据本地的栽培和消费习惯,经引种筛选,认为品种1(浙农0912)和品种3(奎鲜2号)是理想的春季菜用大豆品种,其植株较高,单株有效荚较多,667 m2产量分别为698.02 kg和688.43 kg,分别比对照增产34.4%和32.5%,且抗病性较好,适合当地春季栽培。其余品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者不适合当地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 俞立达,陈先知,娄建英,等.特色长豇豆品比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0(5):959-960.

[2] 周永香,崔永恒.京郊鲜食大豆品种筛选试验[J].蔬菜,2013(6):12-13.

[2] 刘承德,武明安, 钟建明,等.钙佳美在菜豆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蔬菜,2012(1):52-55.

上一篇:设施番茄长季节丰产栽培密度试验 下一篇:文洛式智能温室彩椒新品种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