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亿买不到幸福

时间:2022-10-22 07:00:30

土豪 tuhao,大妈 dama已经被西方媒体作为专有名词直接引用,而光棍节网购这个中国生造出来的一个行为,迟早注定也会成为一个世人皆知的专有名词。

55秒交易额突破 1亿元, 6分零 7秒交易额达到 10亿元, 1个小时交易额超过 67亿元 ……

“双 11”本来是中国人“发明 ”的光棍节,但在电子商务企业的集中式营销和数亿人通过点击“购买 ”进行互动的共同烘托下,网购狂欢节的名头远远盖过了 4个 “1”此前被赋予的意义。

350亿 ――当阿里巴巴一天的“票房 ”最终定格在这一数字的时候,韩国的《首尔经济》都忍不住惊呼这是“中国版创造经济的一个典范 ”。

“天猫 1小时卖出 160万件文胸,叠放起来相当于 3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纽约时报》网站用这个比喻强调销售的火爆。韩国《亚洲经济》则称, 300亿元可不是小数字,这相当于著名的北京王府井百货今年 1至 3季度销售额的 2倍多,相当于沃尔玛超市中国店面去年一年销售额的一半。

美国媒体还给中国“双 11”找到了参照物 ――美国的“网购星期一 ”以及“超级星期五 ”。美国 CNBC新闻网以“中国光棍节购物远超美国网购星期一 ”为题称,今年光棍节在线销售额预计达 50亿美元,而美国去年“网购星期一 ”销售额是 15亿美元,今年预计为 23亿美元。报道援引一名研究人士的话说:“光棍节成了零售商的重大日子。从千禧年一代到 40岁的消费者都在讨论光棍节购物。除了春节之外,这成了商家推出促销的最重要日子之一。不仅是光棍,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重大折扣日。中国年轻人因为房价上涨而感到气馁,因此他们希望通过消费购物来让自己开心。 ”

“对比遥不可及的房价,不如借光棍节网购重大折扣日,放肆地花点钱,买一大堆东西,让自己开心一点。 ”这个分析深得物质狂的欢心。

刚刚出版的詹姆斯 ・A・罗伯茨著,田科武翻译的《幸福为什么买不到》无疑是最适合在光棍节阅读的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把购物行为分为地位性消费和强迫性购物。

“我们可能不认识我们的邻居,但是,我们强烈地感到必须确保他们知道我们是有价值的人。作为人类,我们会依靠物质财富等视觉暗示向他人传递我们居于什么地位,确认陌生人是什么地位。个体通过那些能向自己及其周围人表明其地位的炫耀性消费,来努力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过程就是地位性消费。 ”在物质狂看来,奢侈品消费无疑就是典型的地位性消费。“这些进行地位性消费的人有多个名字,比如试图挤入上流社会者、地位寻求者。他们买东西就是努力让自己满身都是他们声称自己拥有,或者渴求的优越地位的可视证据。 ”

“那些光棍节在网上疯狂购物的人,显然不是地位消费的人。 ”物质狂在想,“那他们为什么大把地花钱呢? ”

“在《幸福为什么买不到》一书中,把这种消费定义为强迫性购买。并且认为,强迫性购物者过分看重金钱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和一种非常重要的比较手段。和地位性消费一样,强迫性购物者购买东西,是为了使他们的身份与各种产品展现出来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差距达到平衡。换言之,强迫性购买有助于他们表现出一种社会赞许的特别外表。其主要目标是情绪修复。 ”物质狂还真觉得有点道理,“强迫性购买者总体对自己及其生活抱有负面情绪,他们的购买行为多是企图逃避对这些负面情绪的感知 ”。

所以瞬间物质狂明白了,幸福是买不到的! 350亿的数字不是代表我们花钱买了多大的幸福,而是我们逃避了多少不幸。

上一篇:这个春天有点冷 下一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