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音监护仪在临床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2 06:40:31

胎心音监护仪在临床中的运用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450-02

【摘要】目的 探讨胎心音监护仪在临床中的运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待产的孕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传统听诊器和胎心音监护仪两种方式监测胎心音。对比两种监测方式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的差异。结果 与传统听诊器比较,胎心音监护仪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明显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胎心音监护仪;胎儿宫内窘迫;漏诊率

胎儿宫内窘迫是产科临床常见急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胎儿处于低氧环境中,可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有利。胎心监护是在产前或产时连续观察,并记录胎心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从而指导临床采取一系列的有效处理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1]。我院对比了传统听诊器和胎心音监护仪在胎儿宫内窘迫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待产的孕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43±5.24)岁;体重65~79kg,平均体重(70.25±4.37)kg;孕周37.5~41周,平均孕周(39.74±0.63)周;其中初产妇84例,经产妇36例;单胎妊娠115例、双胎妊娠5例。

1.2 监测方法

所有孕产妇均分别接受传统听诊器和胎心音监护仪两种方式监测胎心音。接受胎心音监护仪监测胎心音前不使用任何药物,嘱产妇排空膀胱,避免饥饿状态。经腹壁对胎心率和宫缩进行监测,在腹部胎心音最清楚的部位固定胎心音探头,子宫底部固定宫缩探头,接受胎心、胎动、宫缩信号。监护时间为20min,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延长或进行持续监护[2]。

对比传统听诊器和胎心音监护仪两种方式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的差异。

1.3 评价指标

传统听诊器以羊水出现Ⅱ~Ⅲ度污染;胎心率>160次/min或

胎心监护仪监护结果出现晚期减速、频发性变异减速、NST基线率出现异常、变异性减少甚至消失,达到其中的任一项者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4]。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与传统听诊器比较,胎心音监护仪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

3.讨论

胎儿宫内窘迫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缺氧或者酸中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一般发生于妊娠晚期和分娩期。胎儿宫内窘迫是引起新生儿窒息、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引起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远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常见原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脐带受压、脐带绕颈。如何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改善围产儿结局的关键。

胎心音监护仪是通过记录胎心率曲线和宫缩压力波形,以供临床分析,是目前临床用于评价胎儿在子宫内状况的主要检测手段。在进行胎心音监测前应嘱产妇排空膀胱,以防充盈的膀胱影响胎心音的传导,增加产妇的不适感。在放置传感器前采用触诊手法判断胎方位,选择信号最清楚的位置。耦合剂均匀,环行转动传感器,以确保涂层接触良好,监测过程中适时补加耦合剂。如胎心曲线描记发生断断续续时,说明超声传感器位置不正确,及时调整。压力传感器放置于宫底下2横指处。在压力传感器或传感器接触区域不可使用超声耦合剂。传感器探头用腹带正确固定,避免过松或过紧[5]。

心动过速是胎儿宫内窘迫早期的常见反应,心动过缓在排除胎儿先天心脏疾病和母体因素外,也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征象。胎心率基线呈跳跃型,且长时间不改善者表示脐带受压。基线变平表示心动节律调节能力受到抑制。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及时处理,给予间断面罩吸氧以缓解缺氧症状。嘱孕产妇取左侧卧位,以缓解下腔静脉受子宫的压迫,10min后转变成右侧卧位。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以增强胎儿对缺氧状态的耐受性。在监测指标改善后,选择适当的方式终止妊娠。如在对症处理30min后胎心音情况仍未见好转,应立即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

本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传统听诊器和胎心音监护仪两种方式监测胎心音。传统听诊器检查后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10例,确诊率为8.33%;胎心音监护仪检查后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19例,确诊率为15.83%。胎心音监护仪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明显高于传统听诊器。胎心监护仪的敏感性较高,对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异常的胎心率图并不完全代表胎儿宫内窘迫,也存在着假阳性的可能。虽然本研究中并未发现假阳性诊断结果,但在临床诊断时还是应当结合羊水粪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本研究结果表明:胎心音监护仪在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中有更准确的检出率,可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丽.电子胎心监护仪预测分娩结局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9):1042~1043.

[2] 鲁益萍,侯英英,陈本芳.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6):755~756.

[3] 梁勇,李伟容,杨贵容.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评价[J].当代医学,2013,19(7):29~30.

[4] 崔红霞.探讨胎心监护仪监测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463~464.

[5] 张春清,温春丽,孟春艳,等.胎心监护在胎儿宫内窘迫诊断及分娩方式选择中的作用研究[J].吉林医学,2009,30(12):1192.

上一篇:吸收放散试验检测Rh血型D抗原方法 下一篇: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